<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俄烏沖突致多國領空互關,民航業雪上加霜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2-03-10 17:04:56

              自2月底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多數國家與俄羅斯互關領空,美國也隨后宣布禁止俄羅斯飛機進入美國領空,全球航空業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3月7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報告指出,由于領空關閉,航班不得不改道或取消,亞洲往返歐洲和北美地區的航線受影響最嚴重。2021年,亞洲往返北美和歐洲的航空客運收入分別占國際航空客運收入的3%和4.5%。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這里所提到的亞洲往返歐洲航線,主要是由歐洲航空公司承運的亞歐航線。整體而言,中國航空公司的航班受影響相對較小,航班量環比下降5.7%,中美航班量未受明顯影響。

              大量航班繞飛,耗時增加一半

              Great Circle Mapper軌跡圖顯示,歐洲和亞洲之間許多大型環形航線都要經過俄羅斯領空,包括法蘭克福到首爾、東京到巴黎、倫敦到新加坡、曼谷到哥本哈根等等。

              俄羅斯與歐洲國家關閉領空后,這些航線均受到影響。

              例如,澳航達爾文直飛倫敦大環線,以往飛經俄羅斯領空,航路改線后,需要飛越中東、南歐,飛行時間增加約1小時。

              芬蘭航空是受影響最嚴重的航空公司之一。3月初,芬蘭航空宣布暫停飛往首爾、大阪、東京、上海和廣州等亞洲城市的多條航線,這些航線原本利潤相當豐厚。

              在關閉領空之前,芬蘭航空平均每天有10多個航班飛越俄羅斯領空,有的航班原本只需大約8.5小時,現在繞飛后要多花4.5小時左右,飛行燃油量也隨之增大。

              航空數據分析公司睿思譽(Cirium)3月8日分析指出,俄烏沖突極有可能破壞歐洲航空公司的復蘇。

              去年,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導致航空需求復蘇一度出現波動。航空公司原本將希望寄托在今年夏季旺季期間,Ascend by Cirium的情景預測顯示,歐洲地區的客運量將在仲夏前接近2019年水平的80%,現在不知道這一預測是否因當前的沖突從根本上受到威脅。

              中國航空公司受影響相對較小

              與上述航空公司相比,中國航空公司目前為止受影響較小。

              航班管家向界面新聞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月27日俄歐領空互關至今,中國至歐洲國家航班量66架次,環比減少33架次;美國3月1日對俄關閉領空至今,中美航班量未受明顯影響。中國航空公司的整體航班量環比下降5.7%。

              之所以中國航司受影響較小,首先是航權問題。民航業內專家李瀚明表示,假如一國對另一國家關閉領空,意味著暫停了第一航權,在第一航權被暫停的情況下,載客等一系列航權自然也就暫停了。

              目前,歐盟和美國等國家和俄羅斯關閉領空,是禁止在這些國家實體注冊、包租、使用的飛機,使用本國領空。這一決定并不限制第三國飛機在使用完俄羅斯領空之后,再使用歐盟領空,或者在歐盟機場降落。

              換言之,歐盟和俄羅斯互相關閉領空,中國飛往歐盟的飛機仍然可以經過俄羅斯。

              中美航班方面,據《第一財經》報道,中美之間的航班,需要飛越俄羅斯領空的,主要是中國往返紐約等美國東海岸城市的航班,這些航班一般會走傳統的“極地航線”。一旦俄羅斯對美國航司關閉領空,上述航線將受到較大影響,但還是可以繞飛其他國家領空,就是需要重新申請航路,并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燃油。

              此外,我國民航局“五個一”及航班熔斷政策下,中國至歐洲、美國等國航班量本身偏少。民航局官網顯示,3月1日至3月9日期間,已陸續向15個左右國際航班發出熔斷指令。

              油價飆升,股價重挫

              盡管俄羅斯與歐美等國家關閉領空,對中國航空公司航班影響有限,但俄烏沖突下油價飆升,仍然給國內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成本負擔,航空機場板塊近日持續呈下跌趨勢。

              俄羅斯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生產國,俄羅斯能源出口受限,造成國際原油市場大幅震蕩。

              3月7日上午10點左右,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價格振幅超過10%。其中,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一度接近140美元/桶,WTI原油5月期貨一度接近130美元/桶,均創下14年以來新高。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7日當天,航空機場板塊重挫,中國國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等下跌幅度接近10%。3月9日收盤數據顯示,航空機場板塊依然在下跌,其中華夏航空、春秋航空跌幅分別為4.01%、3.42%。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燃油成本的上升對航司的生存發展,以及對票價水平提高會有很大的影響。原先油價在五六十元時,燃油成本約占航司總成本的1/3;如今油價飆漲至100多元,燃油成本將占到總成本近一半。

              IATA報告稱,所有未對燃油需求進行對沖的航空公司都將受到直接影響,航空公司可能會通過提高機票價格,將燃油成本轉嫁給乘客。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更高的機票價格可能會抑制航空客運需求。

              面對航油成本負擔,航空公司可選擇簽訂航油遠期合約,以固定交易價格采購航油,沖抵航油成本。

              東航半年報提到,2021年上半年,公司將航油遠期合約進行平倉,沖抵航油成本人民幣5.80億元。華夏航空2021年也開展原油套期保值業務,以規避原油、航油價格波動風險,保證經營成本的相對穩定。

              除此之外,當國際油價觸及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起征點時,航空公司還可以通過征收燃油附加費,對沖一部分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今年3月5日起,國內航空公司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由10-20元增加至20-40元,費用翻倍。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分析,燃油附加費調整后,平均單客收入將上升約14元。此外,各航空公司的航線距離長短不一,長距離航線的占比略高,會一定程度上減輕航油燃油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責任編輯:

              標簽: 航空公司 關閉領空 中國航空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