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旅游業之困:一直維持恐慌心態,不確定性停工隨時到來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2-03-30 11:32:04

              “再這樣下去,我看不到旅游業的任何希望?!?/p>

              一位旅游人近期對環球旅訊無奈地表示,2022開年,旅游業過得并不順利。

              除了疫情蔓延到全國多個城市,單日新增的本土確診病例重回四位數外,新的一年疊加了俄烏戰爭、東航空難等事件,令人痛心的同時,也讓旅游業的復蘇蒙上烏云。

              對此,旅游業內求援聲音不斷:疫情已持續兩年的時間,破產倒閉的數不勝數,能夠活下去的也只是苦苦支撐,盼望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予以幫助,支撐旅游行業渡過難關。

              01

              “旅行社能做的,只能靜靜等待”

              疫情對旅行社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一擊”。

              文旅部市場管理司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21年底,當年全國旅行社共組織國內旅游7857.59萬人次,遠不及2019年超過1.7億人次的規模。

              近期隨著多地疫情暴發,特別是三月以來國內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已達萬例,旅游業仿佛回到了2020年初疫情暴發初期,地方防疫“層層加碼”,用戶出行意愿低下。

              上海春秋旅游總經理吳紅提到,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預計營收1.5-2億元,僅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25%。“而要恢復至2019全年營收30多億元的水平,今年機會不大?!?/p>

              “跨境游做不了,國內旅游業務受疫情及熔斷機制的影響而不斷處于停擺和重啟的反復。”吳紅表示,雖然公司目前仍然在正常運營,但有通過減少線下門店開支、優化人員結構來降低成本。

              根據吳紅提供的數據,上海春秋旅游的員工數已從2019年底的1000人減少至目前的700人,但并未進行集中性裁員,還會為無法上崗工作、無法正常出勤的員工按照法律法規發放工資以及繳納五險一金。“目前人力成本占比最高,約占公司整體成本約75%?!?/p>

              旅行社的困難并非沒有被感知到。在今年的2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就明確提到將予以相關支持。

              吳紅說:“如《若干政策》中規定的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緩交失業保險、工商保險費政策等都有落實到旅行社層面,也感謝有關部門的扶持。但未來希望能從穩定旅游從業人員就業、減免相關稅收以及放寬貸款限制等方面給予旅游業政策支持?!?/p>

              吳紅隨后解釋,例如,雖然疫情暴發后國家稅務總局曾出臺國內游增值稅的免稅政策,但在2021年4月份又恢復了征收。目前疫情反復,旅游企業在盈利不佳的情況下,盼仍能給予一段時間的增值稅免稅政策。

              相比之下,中航之旅總經理張斌對上述鼓勵旅游業復蘇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表示并不樂觀,“我(對這些政策)沒有太多感覺,甚至覺得短期內行業也不會有好轉?!?/p>

              中航之旅主要為客戶提供機票的代理和銷售的業務,也有旅游線路的訂制和推廣業務。但目前所有的業務全部暫停了。

              與其坐等支援,張斌也一直在反思行業弊病:相對于其他企業,旅行社的抗風險能力不夠高,一遇到類似疫情這種危機,現金流斷裂將是大概率事件。

              “旅游業之所以在疫情前能取得如此龐大的發展規模,跟國家發展的紅利密不可分。”張斌表示,目前舉國都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能理解旅游業界同仁希望早日開放的心情,但若以民眾的健康安全為代價,則完全無益于旅游業的復蘇。

              “國情、人口以及醫療設施都和其他國家不同,若是真的不顧一切因素強行躺平,那后果將不堪設想。”說到這里,張斌長嘆了一口氣:“目前旅行社能做的,唯有靜靜等待。”

              02

              “或許酒店停業比開業更好”

              當人們減少了流動,酒店業的生意也必然不容樂觀。

              “2020年,酒店認為咬咬牙關,熬一熬,就能迎來黎明;2021年,疫情局部反復,酒店業對未來仍存有希冀。2022年到今,國內疫情從多點暴發到連接成面,服務行業持續深陷重災區?!?/p>

              總部在長沙的珀林酒店總經理王長春指出,2019年珀林旗下酒店進入正常運營期的門店平均RevPAR在180元以上;2020年7 月份,平均RevPAR恢復到170元左右;2021年即便后半年內疫情頻發,平均RevPAR仍維持達到178元。但2022年開年至今的本土疫情,讓珀林曾為市場復蘇提前做的準備付諸東流。

              作為一家處于上升期的酒管公司,珀林在過去兩年陸續投資了數千萬元用于加快擴張的步伐?!皬默F在的結果來看擴張沒有達到期望值,但所幸投資還是相對理性。”

              “過去兩年部分酒管公司誤判疫情短期內會被控制,為加速擴張與業主簽訂了業績對賭協議,即在業主加盟或翻牌后,酒管公司承諾達不成指定業績指標則向業主做出相應差額補償或賠償?!蓖蹰L春觀察到,“兩年過去了,如此承諾的公司近乎全部倒閉?!?/p>

              酒管公司面臨的壓力和酒店加盟商一樣巨大。王長春透露,若旗下所有的酒店都關店,以現有的資金情況珀林僅能運轉3-4個月?!澳壳皶和A松缯校ξ崔D正的部分員工實施優化,以保證資金儲備。但老員工是企業的核心,保存核心團隊的完整性,才能在疫情被控制后實現業務的快速恢復。”

              目前受疫情影響,珀林旗下部分酒店被要求停業。王長春無奈地說,“或許酒店停業比不停業更好,停業后業主能依托事實與房東、政府協商相關租金優惠或政策補貼?!?/p>

              目前來看,租金和員工薪資(包括社保)是壓倒酒店業主的兩大成本。

              有的地方政府推出稅務減免和呼吁租金減免政策,但王長春指出,酒旅行業整體收入大幅度縮水,稅收免減對于企業而言杯水車薪,而酒店房東也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一方,要求業主向房東申請減免租金只是轉移傷害罷了。

              而針對目前的貸款普惠政策,王長春指出,大部分銀行并不愿意將貸款提供給無固定資產且未來收款壓力大的酒旅市場,“這源自銀行內部的風險審核機制?!?/p>

              “銀行傾向于將貸款發放給互聯網等高薪企業,但旅游業等服務行業亦是民生基石中的一環,資金確切落地到服務行業,才算紓困。”王長春直言,“若能同香港政府一樣,通過現金津貼的直接注入來救市,才看會是真正的雪中送炭?!?/p>

              據悉,2月18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防疫抗疫基金”的支援旅游業第七輪資助計劃,包含旅行代理商及其職員、主業為導游及領隊的自由作業持證導游及領隊、以接載旅客為主的旅游服務巴士司機、酒店、郵輪等,向每個符合資格的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現金津貼。

              03

              裁員成為創業公司

              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

              3月24日晚間,麥淘親子創始人謝震發表了《誠懇請求相關政府部門盡快給文旅企業提供合理援助》一文,并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關注。謝震驚訝:“個人公眾號平時不太更新,閱讀量也很少,沒想到這篇文章能引起這么大傳播,可能也是正好反映了行業痛點,激發從業者的共鳴。”

              旅游創投因為這場持續超過兩年的疫情已經跌至冰點,一些旅游創業者甚至與曾經攜手向前的投資人對薄公堂。明星創業者謝震和他的麥淘親子由于有很大比例的本地研學業務,算是這場疫情考驗的優等生,但在如何規劃今年暑假業務上也陷入迷茫。

              麥淘親子僅2021年的全年退款就達到1.4億元,其中大部分發生在7-8月疫情高位波動期,除去預付款、人工損失,僅支付平臺無法退回的支付手續費就達到近百萬元。盡管2021年9月之后業務恢復較快,使其不至于裁員節支,但進入今年3月多地疫情的大面積暴發讓麥淘親子1~2月份本來良好的增長趨勢戛然而止。

              “因為無法預計暑期的疫情變化和政策導向,麥淘親子很難進行接下來的業務發展規劃?!敝x震倍感無奈。

              張偉的公司也進行了全面裁員,如今整個公司僅剩10名員工。張偉在上海重新創業的室內樂園項目,受上海疫情的影響預計3月份連幾萬元的營收都做不到,“最差的一天,整個園地只有一單客人?!?/p>

              張偉坦言,人員成本是其現階段面臨的最大的運營成本,“現階段是勞資關系最為緊張的時刻,停工狀態到底發不發工資?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答復能適應現在的情況?!?/p>

              而裁員似乎成為公司降低運營成本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式,如今張偉已有了結束轉型的想法,預計完全放棄全部原有業務,“企業一直維持著恐慌心態,不確定的被迫停工會隨時到來,公司無法再承擔這類風險,再這么熬下去,還不如直接砍掉。”

              對于大部分旅游創業公司而言,目前已經盡最大努力開源節流。謝震指出,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地方政府推出系列紓困政策,比如2020年上海的社保費用減免政策幫助麥淘親子全年減少了約300萬元開支,極大的保證了企業的發展后勁。

              但隨著疫情時間線持續拉長,企業與疫情相關的政府紓困力度逐漸減小。在金融支持方面,張偉和孟雷均表示,咨詢過、申請過貸款事項,但實際上公司并沒有足夠的資產和現金流作擔保。

              “旅游行業因疫情發生的退款,微信支付目前是相應退出支付手續費的,希望其它的支付平臺也能相應減免?!敝x震表示,如今創業者呼吁政府和有關機構提供援助,并非不努力自救一味賣慘。

              謝震坦言,防疫政策的出臺是希望最小化對經濟的影響,但在實際操作中,會產生很多選擇性和擴大化的執行。

              如3月份開始,上海行程卡便頻繁帶星,即使理論上非中風險地區出行不受影響,但很多地方會將政策擴大化,拒絕接待帶“星”游客,這無疑進一步擴大了旅游企業的損失。

              “觀望”是張偉在采訪中提及最為頻繁的詞語,“五月份后大環境可能會好起來,現在關鍵的就是誰能熬得到”。在這場脆弱且緩慢的復蘇中,旅游業的敦刻爾克時刻還在繼續。

              (因受訪者需要,文中張偉為化名)

              責任編輯:

              標簽: 創業公司 旅游服務 降低成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