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旅游喚醒工業遺產,多個城市將工業遺產活化利用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2-04-11 12:31:20

              近年來,脫胎于工業遺產的文旅項目在全國多地走紅,工業遺產游加快發展。旅游喚醒了工業遺產,但要成為真正的旅游熱點,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活化利用水平,尋求模式多樣的發展。

              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由工業管廊改造而成的首鋼園高空步道首次對游客開放,許多人登上步道俯瞰園區春光,也能換個角度看滑雪大跳臺“雪飛天”。乘著冬奧會的“東風”,“工業迪士尼”首鋼園已成為目前國內工業遺產游的熱門景區之一。

              北京798藝術區、首鋼園、重慶鵝嶺貳廠文創公園、四川東郊記憶景區……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脫胎于工業遺產的文旅項目在全國多地走紅,工業遺產游正在加快發展。

              年代感變身“工業風”

              “看著這座工廠回來了,還增加了這么多‘耍事’,我覺得很高興?!苯?,在重慶“九街有個單位”文創街區,一位長安機器制造廠的退休職工對記者說。

              “九街有個單位”去年底開街后,迅速成為重慶又一個新的旅游“打卡地”。該街區在長安機器制造廠的舊址上改造而成,在充分保留原有廠房結構的基礎上融入了新潮元素,規劃成頗具煙火氣的廠區夜市一條街。

              穿過具有年代感的廠門進入街區,記者看到滿墻的標語和手繪宣傳畫,車間、閱覽室、工人俱樂部等陳設被重現,讓人仿佛置身于往昔某個國有工廠中。一轉身,充滿現代風格的設計元素又撲面而來,林立的后備箱集市、咖啡廳、手工藝人作坊等,讓這里產生另一種美感。

              將工業舊址與現代藝術設計結合改造成文創街區、打造工業遺址公園,近年來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北京798藝術區、首鋼園、重慶鵝嶺貳廠文創公園、四川東郊記憶景區……一大批工業遺產通過保護和再利用,被改造成為具有觀光、休閑和旅游功能的新場景,受到很多游客的歡迎。

              業內人士表示,工業遺產游迎合了不同群體的需求,年長者的記憶在這些場景中被喚醒,更有“撫今追昔”的懷舊感;年輕人可以在這里學習歷史,感受新舊事物碰撞帶來的新奇,老舊的年代感在他們眼里變身成了時髦的“工業風”。

              旅游喚醒工業遺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很多曾在過去發揮重要作用的工業廠房關停,逐漸廢棄。借助旅游這張牌,很多工業遺產被喚醒,“活”了過來。

              旅游達人“野生”是一名工業遺產游愛好者,記者在他手機里看到遍布全國各地的工業遺產照片?!肮I遺產是風景也是文化,既滄桑也時尚,這種多樣性非常吸引我?!彼f。

              在不同地方,對工業遺產的文旅改造路徑各不相同。廣東中山岐江公園,是在粵中造船廠舊址上改建而成,設計者將自然元素與工業元素結合,將老工廠打造成了一處富有美感的生活休閑空間。上海楊樹浦工業區,將上海最大的工業碼頭區設計成“濱江親水游覽帶”,配有高檔休閑餐飲、咖啡館、酒吧和美食文化街等,很適合休閑度假和購物的游客。

              全國工業旅游聯盟相關負責人談到,工業遺產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通常具有地域獨特性,要在充分保護的前提下去因地制宜地重塑、再造。

              國家層面一直在積極支持工業旅游發展和工業遺產保護工作。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持續開展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發布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目前,已公布五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不僅“活”起來,還要火下去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工業遺產改造的主要模式有:將工業遺產改造成為創意產業園、現代藝術區,建立工業主題博物館,打造成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場所。

              “模式多樣才能讓工業遺產游持續火下去。”中國旅游研究院區域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觀功能比較基礎,只能解決工業遺產“活”起來的問題。還要深度融合參與性業態設計、文化創意產業植入、高科技技術利用、節事活動策劃等元素,才能使工業遺產真正成為旅游熱點。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說,比如北京的798藝術區,被稱為國內工業遺產轉型的成功樣本,很多城市就照搬其模式,都朝著將工業遺產改造成文創園方向去發展,前期吸引了一波流量,后續卻可能出現經營乏力的問題。

              《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結合地方資源特色和歷史傳承,將工業遺產融入城市發展格局,保持功能協調、風格統一。鼓勵利用工業遺產和老舊廠房資源,建設工業遺址公園、工業博物館,打造工業文化產業園區、特色街區、創新創業基地、文旅消費場所,培育工業旅游、工業設計、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高活化利用水平。

              去年下半年,作為老工業城市的重慶,出臺了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改造的方案,提出將“工業銹帶”打造成“生活秀帶”。重慶將建立140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名錄、設立14座工業遺產相關博物館、建成8個工業休閑體驗街區和17座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8個工業遺產公園和12個工業旅游景區、形成7條工業遺產精品游線路、培育17個工業遺產品牌,爭創工業遺址保護重要示范區。

              責任編輯:

              標簽: 實施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