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3.5億元一張票,馬斯克這個旅游團里只有超級富豪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2-04-12 11:28:35

              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搭載四名乘客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國際空間站迎來了首次“全私人”的太空旅行。

              在飛行21小時后,SpaceX“龍”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上午8時30分,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這個“全私人”宇航團隊,由美國私人航天公司組織。此次太空之旅行,也被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形容為航天飛行商業化的里程碑。

              盡管此次航天飛行標志著人類太空旅行邁出了商業化的重要一步,但其高達5500萬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一個座位的“天價”費用,也再次表明,目前的太空旅行仍只是超級富豪們的游戲。

              四人組團“十日游”

              此次“全私人”太空旅行團,號稱“人類歷史上首次純商業太空旅行團”,包括往返等全程活動,均由美國私人航天公司Axiom Space協調。

              雖說此次“太空四人組”號稱“完全非專業”,但事實上,四人中有一名NASA前宇航員阿萊格里亞。

              盡管阿萊格里亞退役已久,說“業余”也言之成理,但他實際上是Axiom Space的正式雇員,此次“參團”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出差”,擔當著“太空四人組”的飛行指令長兼專職“導游”。

              在NASA工作期間,阿萊格里亞曾3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并訪問過一次國際空間站。而在執行這些任務的過程中,他進行了10次太空行走,是迄今NASA太空行走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有他領隊,這次“全私人”太空之旅就不至于真的“完全非專業”。

              另外三位付費旅客,分別為以色列前戰斗機飛行員斯蒂貝、加拿大商人保蒂和美國俄亥俄州房地產經紀康納,他們各自需要為這次旅行支付5500萬美元的費用。

              此次飛行全程將持續10天,其中在國際空間站上8天,期間據稱將從事“科研、教育及商業活動等”?!霸趪H空間站停留的8天時間內,做大約25個不同的實驗,包括100多小時的研究?!笨导{在4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實驗是這次飛行有別于普通太空游的地方。

              當然,作為旅客,除了“科研、教育及商業活動”,他們也少不了要從空間站看看地球,這才是超級富豪們有別于普通地球人的太空視角。

              并非真正“第一次”

              事實上,此次“太空四人組”也并非真正的私人太空游首飛。

              2021年9月25日,同樣由SpaceX“龍”飛船執行、同樣為“四人組”的“靈感4”團隊就已經在繞地軌道呆了3天時間。

              那一次航天飛行的領隊,系38歲的美國科技企業家艾薩克曼,成員有阿西諾、塞姆布羅斯基和普羅克托。四人都并非宇航員“科班出身”,是第一個上太空的全平民機組。

              “靈感4”團隊雖然打著“民間醫學及生命科學研究”的旗號,卻組建了以康奈爾大學等專門機構專家為主的研究團隊一一盡管其被吐槽“專家都留在地面,上天的全是金主”,且最終也并沒有提交什么“研究成果”。

              當然,那次飛行并未與空間站對接,僅完成了軌道飛行。

              如果不限于軌道飛行,那么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2000年創辦的私人航天公司藍色起源,早在2021年7月20日就把他本人送上了亞軌道。而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布蘭森,比貝索斯還要早9天就完成了此舉。

              雖然貝索斯和布蘭森并未實現真正的繞地軌道飛行,卻均在不到一小時的留空時間里越過了象征地球、大氣層和太空分界線的“卡門線”,也算是“私人太空游”先驅了。

              而今的航天投資越來越大,國際合作又障礙重重,因此即使美、俄等宇航大國也一直琢磨著“無外財不富”。比如,NASA下一代空間站計劃就很可能由商業公司牽頭,而俄羅斯不僅標價沽售,其用于在大氣層內訓練失重科目的專用飛機也早就開始“拉外活”了。

              馬斯克的SpaceX熱衷于此,除了想直接賺“旅游團費”外,也有競爭NASA合同及炒作題材以便融資的考慮。馬斯克的老冤家貝索斯,同樣一箭雙雕:一方面和波音公司合作盯著美國軍方大單,另一方面也不讓馬斯克獨擅勝場。

              從此次最新的“太空四人組”成功入住國際空間站看,馬斯克在與貝索斯的爭斗中,已經暫時領先。

              然而,人類太空探索無止境,NASA所謂的“航天飛行商業化里程碑”,所謂“普通人也能一圓太空夢”,目前來看,甚至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仍不過是富人和金錢的游戲。

              畢竟,即使最便宜的俄羅斯“大氣層失重體驗”也收費不菲,貝索斯和布蘭森的“卡門線飛行”費用也完全超出了普通人的支付能力。至于馬斯克“太空四人組”,“龍”飛船一張票報價就高達3.5億元人民幣,更是常人所不能及。也無怪有人諷刺稱,能“一圓太空夢”的“普通人”,只有一個“普通共性”,那就是都是億萬富翁。

              責任編輯:

              標簽: 國際空間站 阿萊格里亞 超級富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