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環球訊息:節假日熱門景點“天價餐、天價酒店”,合理嗎?

              來源:魯網 時間:2023-01-31 09:14:45

              春節期間,游客質疑自己“被宰”的消息頻頻見諸熱搜。廣東潮州古城一酒店由180元的平日價漲至1300元;有游客質疑在廣西北海被司機帶客至餐廳“被坑”,4個菜收費1500余元。

              超出預期的高價,令人意難平,有人痛心疾首“春節餐飲亂象為何屢禁不止”。而熱搜曝光后收到的回應,同樣讓有些人較預期感到有落差。

              據潮州楓溪區市場監督管理所回應,經檢查該酒店明碼標價符合法規,系其總部根據市場行情調價;而北海市市場監管局調查結果顯示,經與當地多家同檔次餐廳價格比對,該店在春節期間的定價在合理區間。而針對店家存在的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問題,相關部門對雙方分別進行了處理。


              (相關資料圖)

              春節期間,一些熱門景點的餐飲住宿,出現比平時高出數倍的情況,這些定價到底合不合規、合不合理?這大概是一個“市場是如何定價”的理論追問。但最簡單的市場邏輯,無非是物以稀為貴,“稀”是相對概念,人多貨少,價漲,人少貨多,價跌,市場自有定律,這也早成共識。

              在云南大理,多個酒店房價在大年二十九翻倍,大年三十漲到了之前的三倍。一名民宿老板介紹,最近房價漲的同行們自己都覺得害怕。該民宿老板說,自己別墅有9個房間,之前一間定價二三百元不等,如今從大年三十就整租出去了,5500元一天,一共7天。而同行散租,除夕時單間漲到1000元,初一初二還要漲。因為“很多人之前沒有假,只有趕在節假日出游,疫情之前也一樣,節假日都要漲價”。

              大理一出租車司機回憶,疫情之前,過年的時候人多,打不到車,游客在約車平臺上不斷加價,有的加到兩三倍?!坝写卫藗€客人,加了三倍價,又有個客人非要上來拼車,他說他給同樣的費用,就一起拉了,一次掙到平時六倍的車費?!?/p>

              今年春節,全國出游3.08億人次,各個熱門景點的人擠人視頻在網絡平臺隨處可見,景區景點的熱度居高不下,限流、門票售罄的通知接二連三。西安大唐不夜城大年初一各類演出因擔心安全事故臨時取消,上海迪士尼樂園內的熱門項目“飛越地平線”等候時間長達4小時,在各地通往熱門景點的路上,車輛“道阻且長”。據某民宿預定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民宿預訂量達2022年春節的6倍。景區人流大增,吃住行的資源變得緊俏,價格水漲船高,這與疫情之前節假日的景點消費漲價情況并無二致。

              但經營者漲價操作的過程和價格標識應規范,諸如明碼標價、對于已按原價預定的消費者不能隨意漲價。而消費者在消費之前對商品質量和價格進行了解,既是權力,也是對自己負責。酒店房型在入住前可以要求實地查看,就餐先行確認好價格,質量不滿意、價格離譜的,可以用腳投票。畢竟餐廳有定價自由,食客有進出自由。

              對于旅游熱門地,旅游業作為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撐之一,地方監管部門對消費者投訴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并對消費者反饋問題迅速跟進,詳細地公布調查過程和結果,使公告具有說服力。北海市市場監管局經逐一稱斤并復原烹飪菜品,查出部分海鮮經烹飪后分量略少,責令商家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并立案處罰;西安對“6根面條20元”、“58元燴菜沒有肉”的餐廳督促整改,也收獲了一批點贊。

              無論是就查出的問題做出處罰,還是經市場比價,認定酒店、餐廳價格合理,市場監管部門表現得既重視游客反饋,也尊重市場,不因熱搜的壓力而粗暴處罰,敢于正言。只要結果公正,即使最后的結論“定價合理”與人們的預判不同,也能獲消費者信服。這樣的態度,對輿論不輕視的同時,不畏懼、不諂媚,樹立嚴格監管、公正執法的形象,讓游客今后更能賞得舒心、玩得安心?!?/p>

              話說回來,市場中的經營個體,在市場波動中并不只是享受紅利,疫情期間整個旅游業所承受的壓力,也是眾所周知。從監管方到游客到圍觀客,各方都應理性看待、公正應對,才能助力旅游業乃至整個市場經濟,恢復信心,再現紅火。

              而這其中的核心角色——經營者,應錘煉基本的商業素養,不因商品緊俏而傲慢,不因客流超量而應付,做好與消費者的溝通,保證商品質量物有所值。網絡化時代,消費者的體驗和反饋,讓“口碑”不再局限于一時一地,成也“口碑”,敗也“口碑”,只有敬畏市場、尊重市場,才是正道。

              責任編輯:

              標簽: 大年三十 商品質量 出租車司機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