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環球微動態丨廣交會觀察:中國承運人為國際航班做好準備了嗎?

              來源:李瀚明一李及李 時間:2023-04-14 10:00:53

              即使是在廣交會這樣的需求旺季,內地國際市場的恢復也不如一河之隔的香港。國際線供給和需求的缺位帶來的國內線供給過剩,勢必將為航司的盈利帶來巨大的壓力。

              時隔三年六屆之后,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在這個星期六恢復正常規模的線下展會。作為中國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線下會展活動,廣交會既是珠三角國內國際航線的傳統旺季,也對各航空公司的航班供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資料圖片)

              但如今看來,即使是在國際航班商旅需求極高的廣交會期間,中國國際航班(尤其是對廣體客機利用率至關重要的遠程洲際航班)的恢復情況仍然不盡人意。如果今年保持這樣的利用率,中國民航恐將陷入又一年的苦戰。

              中國國際線的整體恢復情況

              就中國(在本文的情景下包括毗鄰內地,且內地旅客可憑《中國護照》轉機的香港和澳門兩特別行政區,但不包括大陸旅客無法憑《中國護照》轉機的臺灣地區)而言,香港一般比例在22%左右。

              2023年總共每周3342對往返中,香港以48.5%的恢復率占到約32%的份額,急升10.1%。

              中國國際線長途航班的恢復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航班按照航程又可以分為可以用窄體客機執行的區域性國際航班(就中國的例子而言是東亞四國及東南亞十國)。在剔除這十四個國家后的長途航班市場上,香港則從2019年的周均716班(占總航班數約2545班的28%)變化為2023年4月的周均278班(占總航班數約769班的36%),份額升8.0%。

              本地航空公司國際線的恢復情況

              我們有必要留意的是,以機場為口徑統計的恢復情況并不必然和中國各航空公司的恢復情況相關——外國承運人也可以在中國執行國際航班。

              因此,在考慮恢復情況時,有必要將航線按照航空公司的國籍分類。就國際航班總體而言,香港和廣州(以及上海的中國籍航空公司)的表現好于整體恢復情況。

              長途航線的情況更甚。除了香港的中方航空公司可以保持在份額上以外,北京、上海和廣州的中方航空公司的洲際航線恢復情況都不如行業平均值。單就廣交會的主戰場廣州市場而言,外國承運人明顯表現出更為進取的姿態,而本地承運人則在香港和外國承運人的夾擊下陷于守勢。

              我們的評論

              目前來看,國際航線的情況屬于供給不足和需求不足的疊加——在一部分航線上,航空公司仍然需要時間逐步恢復供給(這受到航權、時刻、保障等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制約);而在另一部分航線上,航空公司則會苦于低迷的出境需求。

              長途洲際航班的供給和需求雙不足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航空公司的廣體客機機隊的利用率普遍下降。如今看來,航空公司普遍面臨一個兩難的困境——將這些廣體客機投入國內線市場,勢必會帶來國內線市場供給過剩的結果;而如果將廣體客機閑置儲存,其維護成本也會拖累利潤。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