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首都航空機上賣貨被吐槽,背后還有航司的輔營收入難題待解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3-04-17 13:01:51

              4月13日,#空姐飛機上推銷商品長達40分鐘#的消息沖上熱搜,該話題在微博閱讀量2億,引發近6千人參與討論。


              (資料圖)

              據極目新聞報道,4月5日,王女士乘坐首都航空的航班,從天津飛往云南麗江,遇上空姐吆喝售賣飛機模型、化妝品、墨鏡等商品,售賣時間長達40分鐘,王女士表示體驗感很不好,仿佛穿越回到八九十年代的綠皮火車,網友更是吐槽“這是在機艙里開了直播間嗎?”。而空姐則表示,在飛機上售賣商品是公司規定的流程。

              4月13日,首都航空客服回應稱,“航班上會有正常經營銷售飛機模型等商品,這屬于公司的正常經營銷售。如果旅客想了解乘坐航班是否有售賣商品的情況,可通過電話咨詢;若在飛機上被售賣行為打擾可以告知空姐?!?/p>

              當被詢問首都航空是否為廉價航空時,該客服稱“我們是差異化服務”。當被詢問這是否就意味著屬于廉價航空,其表示:“你也可以這么理解”。

              業內人士表示,飛機上售賣商品并不違反民航相關規定,是否提供機上售賣服務由航空公司自行決定。

              事實上,航司在飛機上售賣商品不足為奇。很多差異化服務的航司或廉航很早就推出了類似服務,飛機上銷售特許商品,也是歐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普遍做法。

              祥鵬航空、西部航空和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也同樣選擇在飛機艙中售賣商品,此外,中國飛往日韓、東南亞的一些廉航,其機組人員還會事先準備商品雜志,以供消費者參考購買,如有需直接聯系空姐即可。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教授許凌潔在分析此次事件時指出,飛機上的售賣行為要考慮在狹小空間內可能對旅客造成的影響。航司在實施營銷計劃時應在合法基礎上,綜合考量航線性質、主要旅客需求、航班飛行時間以及絕大部分旅客意愿等因素作出合理妥當的安排,可能就實現雙贏。

              在飛機上空姐推著小推車銷售產品,屬于航司輔營收入的一種。而同屬于航司輔營產品的,還有升艙、選座、Wi-Fi等。早前深圳航空就推出過“深航易行”系列產品,為旅客提供預定選座、機場接送、快速安檢、出行秘書、VIP擺渡車、境外上網等13項服務項目。

              民航資源網專家林智杰表示,對于差異化服務航司來說,很多都是4折以下的特價機票,單純賣機票很難保本,因此,機上銷售、行李托運、選座、餐食等增值服務,也成了航司利潤的重要來源。這就是差異化服務航司的盈利模式,“機票不賺錢,靠增值服務賺錢”。

              輔營收入對于外航而言早是一項成熟的業務。根據《2021年航司輔營收入年鑒》數據,2021年全球航司輔營收入達到658億美元,比2020年的581億美元增長了13.25%。其中,輔營收入最高的是美國航空,約為58.96億美元,較2019年少20.5%。威茲航空、邊疆航空和精神航空在2021年全球航司輔營收入占總收入比例最高,分別占比26%、54.9%和54.3%。2021年北美地區各航企平均每客輔營收入超過了50美元,加拿大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則達到了64.9美元和57.5美元。

              此外,全球航司行李費用收入達到209億美元,占全部輔營收入的31.8%,就美國航空來說,行李運輸收入占到輔營收入的17.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旅客消費行為的偏好和經濟結構差異,北美四大航司的輔營收入70%以上來自常旅客項目(主要是將里程出售給銀行,也就是將航空里程轉化為信用卡積分),常旅客計劃的其他收入來源還包括航司直銷給會員和面向酒店、租車服務企業和零售合作伙伴的里程積分。

              不過,要通過提升輔營收入來實現營收的增長,對于國內航司而言還有較大的挑戰。由于航空經營環境、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旅客消費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航司在輔營業務上還存在航司拆分產品化服務能力不夠成熟、營銷和宣傳力度不足,管制政策以及旅客對菜單式自選服務市場認知度不高等方面的問題。

              國航、東航和南航三大航司2021年輔營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2.3%、2.3%和1.7%;在每客輔營收入方面,而國航、東航和南航2021年分別為3.36美元、2.53美元和2.31美元。另外,低成本運營的春秋航空輔營收入占總收入的5.7%,每客輔營收入為4.25美元。

              山東航空營銷委員會電子商務部電商運營經理王德強曾在2017中國航空營銷峰會中表示,“要想發展輔營收入,就要把過去以座位為中心的收益管理理念,轉變到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理念上來。航司提供的產品不只有座位,消費者想要的也不只是座位?!?/p>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