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40天開銷五六萬,家長的暑期“燒錢”大戰還沒結束

              來源:時代周報 時間:2023-08-16 11:17:08

              7月份信用卡還款當天,徐靈突然發現手頭資金告急,這讓她決定盤點一下暑期花了多少錢。

              仔細把一筆筆錢加在一起后,徐靈嚇了一跳?!凹兯愫⒆拥幕ㄙM,已經超過了5萬元?!?/p>


              【資料圖】

              以“暑假賬單”為關鍵詞在小紅書上搜索,會發現不少家長曬出一家三口5天國內旅行花費的萬元賬單,如果將時間拉長,或者選擇出國游,花費將會達到3至5萬。

              然而,旅游僅是很多家庭暑期花費中的一部分。

              “我身邊的朋友中,有的給孩子報名了‘研學游’,不到一周就是五六千元,其余的大部分都給孩子報名了興趣班,每節課至少二三百元,幾門加起來近萬元。”一位家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一位家長向時代周報記者分享自己家孩子的暑期開銷 圖源:受訪者提供

              “現在就希望娃趕緊開學,不然我的錢包是真的遭不住了?!痹诤⒆託g聲笑語的假期生活背后,社交媒體上很多家長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旅游與興趣班占支出大頭

              徐靈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今年45歲,家住北京,小女兒剛上小學,大女兒初三,處于升學的重要階段。

              徐靈分析了一下暑期花費的構成,“大額支出是帶孩子旅游?!?/p>

              由于好幾年沒有帶孩子去遠途旅行,今年暑假徐靈帶著孩子去了云南“撒歡兒”。

              “我們總共是兩家人一起去的,三個大人和四個孩子一共花了近4萬,其中往返機票2萬,住宿4千,當地租車、燃油等四千五左右。”

              補課費也是一項占比很大的開銷。

              因為大女兒即將考高中,徐靈給她安排了一對一的學科補課,“物理是800元一節,上16次,就是一萬兩千八,數學回老家補是200元一節,十節課就是兩千元”。

              除此之外,徐靈還給兩個孩子安排了一些興趣類的課程,像是鋼琴、舞蹈和英語口語,“這些課程加起來差不多有小一萬?!?/p>

              河北劉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她說自己算是佛系的家長,暑期給孩子安排的都是興趣類的課程。

              劉女士給時代周報記者算了一筆帳,“兩周的編程課五千多,兩周的乒乓球七千多,線上英語暑期班兩千四,目前還剩兩周沒有安排,如果單純托管的話,預算至少要四千多,再加上之前領孩子出去旅游了一次,總共花銷大概在四萬左右?!?/p>

              這份開銷給了劉女士不小的經濟壓力。她直言自己家是雙職工家庭,而且雙方父母身體不好,不能幫忙帶孩子,只能無奈花錢報名興趣托管班,“真的是娃放暑假,我放血”,劉女士感嘆道。

              這不是個體案例,近期溫州一家媒體,針對家庭群體發起了一項關于暑期花銷的調查。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暑期花銷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間的家庭最多,占比35.27%,緊隨其后的分別是花銷在2000-5000元和10000-30000元兩個區間的家庭,比例為30.62%和23.64%,僅這三個選項占比就達到了近九成。

              此外,調查發現,旅游和興趣班是暑假支出的大頭,占比分別為26.34和24.5%。另外,學科學習和暑期托管也以15.1%和13.26%排在第三、第四位。

              暑期花銷各項占比 圖源:網絡

              研學游看起來很好,但下次我們不報了

              高鐵站內,身著統一服裝的學生們圍在一起,“老師”拿著小旗子穿梭在人群中,清點人數;清華大學北門,中學生們穿著學位服擺好姿勢,等待家長按下快門。

              這樣的情景在今年暑假屢見不鮮。

              六月開始,研學游、夏令營等文化旅游產品人氣飆升。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暑期研學旅游產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30倍,7月環比前兩個月增長280%。

              同程旅行發布的《暑期旅游趨勢報告》數據顯示,親子研學是暑期國內最熱門的出游主題,2023年7月以來,同程旅行平臺“研學”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03%,超過親子游大盤漲幅。驢媽媽平臺研學游產品預訂數據已超過2019年同期。

              熱度之下,關于研學游的吐槽和質疑也隨之而來。在社交媒體上,有些網友認為這類產品的本質是用販賣焦慮來“割韭菜”,也有的家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分析研學游的利與弊。

              研學熱催生了大量討論 圖源:網絡

              今年5月,江蘇的王珊花了五千元給孩子報名了一個5天的北京研學團?!爱敃r覺得研學可以在旅游之外,讓孩子學到一些知識,而且也仔細看了介紹和別人的評價,感覺不錯。”王珊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在正式出游時,由于不放心孩子的安全,王珊跟隨研學團一起前往北京。在行程中,王珊發現,研學游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優質。

              “首先是管理上的問題,3個老師管20多個十多歲的孩子,人員配置不夠,很多孩子晚上會跑出酒店去超市購物,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據王珊介紹,研學團預定的酒店在南五環開外,距離北京市中心較遠,每天很早就要出發,而且研學團的行程安排比較滿,導致孩子們都非常辛苦。

              除此之外,研學團的“干貨”也沒有王珊想象的多。“團里的老師講解水平比較一般,還沒有景點的講解員說得詳細,沒有體現出研學的特色?!?/p>

              在社交媒體上,也有很多網友從旁觀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對研學團的看法。

              有一名在公園從事檢票工作的網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看到的一些研學團的老師和教官都是大學生兼職的,教學水平并不高,真正負責任的也比較少。“而且研學團的行程就是去景點、博物館或者大學門口打卡拍照,家長完全可以自己領著孩子到這些地方玩,沒必要花高價讓孩子體驗‘魔鬼行程’?!?/p>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以國內團為例,5到6天行程的研學團價格大多在5至6千元左右,平均一天一千元左右,而一些目的地為北京或者云南的“精品”研學團,價格達到了近萬元,平均一天的花費達到兩千元。

              這樣的價格比正常的旅游團幾乎貴了一倍。以五天的北京游為例,時代周報記者在線上平臺看到某旅行社報出的價格是1680元,比研學團的價格低了三分之二。

              “雖然家長們都舍得在孩子的培養上花錢,但是也不會盲目花錢”,在廣東二娃家長馮羽看來,量力而行,在可承受的范圍內,把錢花在刀刃上,才是“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想法,仍在一代一代地延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