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研學游野蠻生長,中產家庭后悔入坑

              來源:Tech星球 時間:2023-08-30 08:23:30

              今年暑假,氣溫40度的北京街頭,涌現一批批身穿統一襯衫的研學團學生們,他們被大巴拉去一個又一個景點。與名校或者博物館的合照,被發到家長群里,讓遠在千里外的家長們得以安慰。

              研學,今年暑假逃不過的熱詞。疫情三年不便旅行的孩子們,幾乎都出現在今年的研學團里,家長們早在5月就開始操心暑假的研學之旅。

              三年也憋壞了旅游從業者,他們紛紛從傳統旅游行業轉到研學領域,希望分一杯羹。


              【資料圖】

              需求井噴的背后,卻是一地雞毛。熱鬧過后,家長們才從“靠研學改變孩子”的幻想中醒悟過來,“研學只不過是性價比更低的跟團游”。

              01

              研學的爆火

              盡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今年暑假到北京參加研學的人數,還是遠超麥田家旅行創始人徐泊梧的預期。為了錯峰出行,麥田家的北京研學團選在了7月1日至7月6日,但這時的北京已經遍地“研學團”。

              今年,研學團的爆發來得迅猛,而且比業內人預計得更早一些。

              “今年大家的覺醒格外早,5月大家就已經開始預訂,8月研學團的位置就已經全部被訂完”,徐泊梧告訴Tech星球。

              今年是徐泊梧從事研學行業的第五年。麥田家專門針對于8歲到18歲青少年研發研學產品,相比2019年,今年需求的大爆發讓麥田家的業績已經翻了好幾倍。

              “今年光暑假這兩個月,就有300萬的流水,2019年的暑假,只有70多萬”,徐泊梧告訴Tech星球,“這可能也跟公司的發展有關,幾年時間我們也在不斷壯大。”

              麥田家的確是一個縮影。同程旅游發布的《暑期旅行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7月以來,同程旅行平臺“研學”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03%。其他OTA(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顯示,暑期通過平臺預訂游學、研學產品的人次同比增長近1倍。

              在國內,內蒙古、青海、甘肅、北京、四川的產品在其他OTA平臺上銷量排名靠前。而根據OTA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游學、研學產品報名人次相較疫前增長198%。

              “壓根搶不到票”,有旅行社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今年到北京旅游的人暴增,要給研學團所有人都預約搶票難倒了所有人。故宮、國家博物館是北京研學團必打卡的景點,旅行社每天12點要守在電腦前搶票。

              “精品跟團游只需要搶幾個人,研學是需要同時約成功十幾個人,這難度大多了”,有旅行社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

              很多家長和蔣欣一樣,沒時間陪孩子出游成為他們給孩子報名研學的關鍵原因。而過去三年時間,孩子都沒辦法利用暑假外出。“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錯過可以玩的時間”,徐泊梧告訴Tech星球。

              而相比跟團游,研學團在旅游的基礎上疊加了教育的概念,這也牢牢抓住了家長們的心理。去一趟北京,逛一圈名校,樹立遠大理想,成為家長們對研學的期待,因此也甘愿為研學付出高昂的費用。

              有OTA平臺告訴Tech星球,多日游產品人均價格在6000元左右,較2019年暑期有兩成左右漲幅。而徐泊梧也預估過,相比跟團游,產品大致一樣的研學團價格要高出2-3成。

              5-7天的多日跨省研學產品的價格至少在6000元左右,平均一天的預算要在1000元左右。而海外研學的價格至少在15000元。

              蔣欣就給上小學的女兒報名了新加坡的7日研學游,費用在2萬。“研學的價格比自己帶孩子出國玩貴多了,主要是自己沒時間帶孩子出國那么長時間”,蔣欣告訴Tech星球。

              但暑假即將結束,滿懷期待的家長們對研學更多的是失望。

              02

              走馬觀花拍照打卡,

              研學還不如小團游

              “學生幾乎反饋都不怎么樣”,在私立學校任職的老師蔡晶告訴Tech星球。

              她所在的私立學校和北京當地旅行社組織7天的研學活動。而作為老師,她需要帶隊,帶領學生前往北京。

              7天的行程基本囊括了北京所有熱門景點,故宮、國家博物館、長城、清華大學、科技館以及環球影城。在蔡晶看來,這趟研學和北京7日游沒有區別,甚至教學意義還可能不如小團游。

              在北京7天,旅行社給超80位初中生只配備了兩名導游,他們要負責所有景點的講解。在故宮,一名導游要負責超40位學生,這無法保證導游能對每位學生負責。并且在氣溫直逼40度的北京,學生們對講解的關注度只能維持幾十分鐘。

              “講解非??磳в伪救耍袀€導游講得很好,學生聽得更專注些,而另一位專業度一般,跟著他的學生壓根聽不進去”,蔡晶告訴Tech星球。3個小時,在炎熱的北京,對于注意力本就無法特別專注的學生而言,這場故宮研學之旅只是走馬觀花。

              相比跟團游,實際上研學團還需要配備研學老師、隨隊醫、教官、班主任等師資資源,以保證學生安全以及研學的質量。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研學都無法保證充足的師資配比。

              有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很多研學團的人員和學生的配比都在1 : 10左右。而由于需求暴漲,很多旅游社甚至找沒有導游證的大學生兼職來帶隊研學團。

              徐泊梧告訴Tech星球,研學機構沒有類似“研學資格證”的官方認證,市面上的研學產品都不一樣,所以家長們的試錯成本很高。

              而現在研學行業吸引了各路人,傳統旅行社、教育機構、教培組織等等都想在研學領域分一杯羹。

              柳江給小孩報的研學團就是孩子所在的舞蹈學校組織的,研學更多是為了能在人民大會堂表演。“舞蹈學校的墻上有以前他們去表演的照片,想讓小朋友也體驗下,北京她也沒有去過,就當旅行了”,柳江表示。

              4天3晚,不含來回路費,小朋友收費在5499元,家長收費2899元,“其實知道這個價格不如報旅游團,但為了能參加組織方聲稱的在人民大會堂表演”,柳江表示。

              柳江告訴Tech星球,舞蹈學校隨意改變行程,導致自己定好的行程只有被迫取消。而無論在住宿還是餐飲上都很差,“真不敢想如果是娃娃自己單獨跟團會變成啥樣。”

              最關鍵的是,在臨走前,舞蹈學校才通知表演場地不在人民大會堂,在中央歌劇院。作為補償,學校可以退1000元的團費。最后,柳江收獲的不是孩子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的高光時刻,而是一肚子怨氣。

              而即使是旅行社組織的研學也依然有著意想不到的坑。在北京研學中,家長最看重的便是“清北游”,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借此機會和清華北大名校學姐、學長對話。

              而有行業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今年暑假有至少八成的研學團沒有真正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只是在校門口拍照打卡。

              “學校一天只開放幾百個參觀名額,你要想保證全員進入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用一些特殊方法”,徐泊梧告訴Tech星球。

              “孩子坐幾個小時大巴,就為了在學校門口拍個照或者去清華美術館轉轉”,徐泊梧告訴Tech星球,“研學更多是旅行社給家長演的一場戲?!?/p>

              03

              行業野蠻生長,

              研學口碑崩了

              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已經被納入全國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而研學概念真正被大家廣泛認知是在2018年。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統計,2019年我國研學旅行增長至480萬人次,2021年達494萬人次,2022年研學旅行人數突破600萬人次。

              需求在增長,市場也在不斷擴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統計,2021年研學機構已突破三萬家。但這些所謂的研學機構大多是旅行社、教育機構轉型而來,更多是為了分得研學的紅利。

              在徐泊梧看來,研學和旅游的本質區別在于,研學并不是在服務于孩子,是陪伴孩子成長。更多的在做旁觀者,而不是做主導者。

              但事實上,市場上并沒有對研學產品有明確的規定。研學的產品更多是傳統旅游項目再加上一兩項所謂的教學講座。“真正到了市場里,從業者都在制造所謂的噱頭來滿足了家長的功利心,讓他們把旅行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有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

              在Tech星球訪談過程中,無論是學校、旅行社組織的研學最后都與跟團游無太大差異,對于孩子們而言,研學只是一場旅行。

              柳江未來不會再給孩子報名遠距離的研學游,除非是本市的一日游。而讓孩子去了一趟新加坡的蔣欣,明年也不打算讓孩子再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團。在她看來,研學除了讓孩子和同學一塊出游外,沒有任何收獲。“孩子跟小伙伴吃住在一塊當然開心,但研學本身真的很不值,明年打算自己帶孩子出國玩。”

              在社交平臺上,不止有一位家長在吐槽研學團。對研學滿懷期待的他們,卻讓孩子收獲了不如跟團游的體驗。需求井噴的背后,是行業野蠻生長,一地雞毛。

              這也是徐泊梧不想看到的結果,他不希望一個暑假就讓研學的口碑崩盤?!笆袌鲞€是急需準入標準的”,他告訴Tech星球,“現在行業還在非常粗放發展的階段。”

              目前,研學市場最需要解決的就是明確研學與旅游之間的區別,研學的重點在于“學”。實際上,從產品設計到路線規劃都與旅游不同。真正設計出一個合格的研學產品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資源,而在落地過程中,組織者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員。

              即使研學行業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業者也依然看好這一行業。每個領域的起步階段都是機遇和挑戰并存。但明年暑假,家長們還會不會為今年這樣的研學產品買單?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