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袁隆平為偶像! 金華一家三口共讀一所大學
每個步履不停的人,都是勇敢的追夢人。
最近,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迎來了一批新生——他們是今年學校社會擴招的學生。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63歲,50歲以上的學生就有17人。有女兒在學校當老師,爸爸當學生的,也有兒子考上了這里,父母一起來就讀的……
這些看似特殊的“超齡”學生,都有一個大學夢,但曾因各種原因留下遺憾。如今,機會來了,他們說:有什么理由不去抓住?
43年前和叔叔一起高考
今年和兒子一起上大學
11月15日一大早,57歲的金華人鄧衛東和46歲的妻子王旭萍,登上了前往溫州的高鐵。當天,夫妻倆和溫州科技職業學院今年錄取的其他690多位擴招學生,作為新生到學校報到。
沒想到有一天,加起來年齡超過100歲的夫妻倆能成為大學校友。更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兒子鄧翔,也在這所學校上學,和鄧衛東同專業。所以,來自金華的這一家三口成了同學。對于鄧衛東來說,這不是噱頭,而是圓了一個43年的夢。
鄧衛東出生于1963年,1970年上小學,因為成績好跳了一級,1974年上初中,1976年上高中。
特殊時代,鄧衛東的求學之路并不順利。1977年高考恢復后,才上了兩年高中的他,和其他考生一起進入考場。
“基礎薄弱,和老三屆沒法比。”鄧衛東第一次參加高考,競爭對手有500多萬,錄取率低于5%。作為年紀最小的考生,鄧衛東連考兩年均落榜,只能把夢想深埋。
如今,再過3年,鄧衛東就到了拿退休工資的年紀,可他心里那顆想上大學的火種并沒有熄滅。
今年7月,兒子鄧翔考上了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被畜牧獸醫專業錄取。鄧衛東一有空,就瀏覽教育網站。9月份,他在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看到了一則高職院校擴招的信息,發現自己符合報考要求。
也猶豫過,想想年齡比較大,記憶力不如年輕人,擔心考不上,但鄧衛東堅信,人要有點精神,尤其是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兒子大了,夫妻倆經營豆制品生意紅火,追夢時機到了。鄧衛東不僅自己報名了畜牧獸醫專業,還鼓勵妻子一起去考試。
夫妻倆最終邁出了這一步,鄧衛東和兒子同專業,妻子選擇了和本職工作相關的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
說起來,畜牧獸醫專業和鄧衛東目前從事的領域并不相關,在他看來,選擇這個專業,一方面是因為兒子就讀于這個專業,另一方面,早在1957年,鄧衛東的父親也曾在金華農校畜牧獸醫專業學習。
父母兒子共大學,祖孫三代同專業,讓鄧衛東覺得非常有意義。
10月25日,鄧衛東和妻子一起參加擴招考試。有一瞬間,他甚至有些恍惚,時光仿佛回到了43年前。考場里,考生年齡參差不齊,只是自己已從年齡最小的考生,變成了年齡最大的那一批。
把袁隆平視為偶像
63歲的他還有大大的夢想
在今年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擴招的學生中,和鄧衛東一樣圓了大學夢的還有很多,63歲的黃國強是年齡最大的一個。他的女兒黃彬婷,則是這所學校的老師。
“爸爸是學生,女兒是老師。”看著有趣,背后有一個退休老人追逐的夢想。
黃國強的大學夢,已經在心底埋藏了半個世紀。1974年,黃國強高中畢業,三年后才參加高考,“沒考上大學”成了留在他心里的遺憾。
在退休前,黃國強從事建筑行業,靠著自學努力,他已是一名建筑管理專業的工程師。退休后,女兒黃彬婷了解爸爸,學校社會擴招,她把招生信息轉發給了爸爸。
因為女兒在校任職,黃國強對于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很了解,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在農業科學研究院基礎上創辦的高職院校。另外,國家還給了像他這樣的社會擴招生不少紅利。
“好幾個涉農專業都是不需要學費的,我就想要報名考試,要去學習。”黃國強自己也沒想到,他會是今年擴招生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但對學習、考試,他充滿信心。
黃國強的偶像是袁隆平。“袁老90歲了,還在不斷摸索學習突破,這種精神一直鼓舞著我。我才63歲,一切都還不晚。”黃國強的大學夢圓了,而他選擇園藝技術專業,是因為心里藏著一個更大的夢想。
“園藝和建筑相關,新專業和我的老本行可以關聯起來,更好地應用到工作中。”上周日,黃國強已經到校園里上了第一堂課,網課暫時不會操作,他想找女兒幫忙。退休3年后,他仍想著通過學習,讓自己進入一個全新領域。
相關推薦:
-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濫用問題引關注 這些傳言你相信了嗎?
- 新時代呼喚“非標準人才”!數智時代人才標準如何更精準
- 每天加班太累?勇敢一點,讓我們治愈“不想上班”
- 新的一年你充電了嗎?新的一年早點睡,能減脂增肌、皮膚變好、頭發變多……
- 學生每人會一種樂器 這所大山里的“搖滾學校”只有108個學生
- 過去四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逾251萬 學成回國者達201.3萬人占比近八成
- 掃碼點單 疲憊不堪!什么時候吃個飯花樣這么多了?
- 手機被陌生人操作轉發微信朋友群?積分兌換“獎勵”下誰“綁架”了你的微信
- 告別走過場學會真本事! 體美勞成了硬杠杠欲媲美主科
- 北京小客車指標:“棄號”十年內不得參與指標配置 明年或將獲得新能源車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