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元年你獲益了嗎?直到歲末還在沖刺
一個人做什么都是有定數的。前半年休息太多,后半年就一定會加倍工作,找補回來。2月到4月無所事事。這種狀態讓人慌亂,只能在家健身,消耗過剩的精力,累到筋疲力盡,便不會胡思亂想。而差不多從5月開始,事情就逐漸開始多了起來,一直到年末還在沖刺,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睡個好覺,從晚10點睡到第二天早10點。
雖然這一年新冠肆虐,卻是我個人歷史上生病最少的一年。感冒發燒幾乎沒有,困擾多年的鼻炎居然不治而愈。本以為這是加強鍛煉的結果,現在想來,還是和戴口罩有莫大關系。深圳的盛夏,酷熱難當,臨近40攝氏度的高溫,打工人照樣穿得整整齊齊,有模有樣,戴著口罩擠地鐵,手里還提著各式各樣的便當。擠進早晚高峰的車廂,口罩里精濕一片,時間久了會透不過氣。出了地鐵口,不得不再換一個。今年深圳年輕女性的穿衣時尚是露臍裝,視覺上給人以清涼感,悶熱的車廂里出現一片生機。由此可見,穿衣服也是有定數的,臉上多出來的布,就從腰上省下來。
熬過整整一個夏天,當天氣開始變涼的時候,口罩已經成了身體的一部分,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感覺。新養成的習慣偶爾也會遭遇挑戰。上個月出差哈爾濱,天太冷,口罩里的水汽迅速霧化在眼鏡上,幾乎瞬間失明。到底是摘掉眼鏡,在冰天雪地里慢慢挪,還是摘下口罩,讓寒風與呼吸道直接接觸?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哈爾濱瞬間模糊了起來,一公里路挪了半個小時。等我的人很有耐心,對我的遲到表示理解,“誰讓今年情況這么特殊呢?”
確實特殊。后半年至今,一共來了兩次哈爾濱。第一次趕上刮臺風——哈爾濱刮臺風,可類比深圳刮沙塵暴。但我也很幸運,航班剛一落地,機場就緊急關閉了。第二次是暴風雪。飛機還在天上,機場就開始控制流量,降落得有驚無險,而我也在工作日結束那一刻,順利去到指定的地點,完成了要辦的事情。
“李律師大老遠從深圳來了,請人家吃個飯唄。”辦完各種手續,法官交代原告。東北人的熱情真是領教了。但是,作為被告的代理,實在不想和原告坐在一張桌子上夜宵,還是人家請客——尷尬,婉言拒絕了。再說,還得趕緊找個賓館復習功課呢。
原來預期今年事情少,就在年初申請了個香港的碩士項目,也算不浪費時間。只能說世事難料,沒承想比往年還要忙一些。因為疫情,香港暫時去不了,只能上網課,但壓力一點都不小。每堂課之前要讀一大堆英語資料,課上冷不丁的提問,同高中時一樣膽戰心驚,課后還有論文、考試。老師可不知道你年紀幾何,成家與否。在課堂上一時不慎,說自己有兩個女兒,耳機里聽到香港課堂的同學們一片驚呼聲,就很后悔,暴露了真實年齡,估計很難有討論小組肯收留我了。跌跌撞撞應付了半個學期,我已經同自己和解,學業上對自身的要求,從一開始的優秀降低到了能過就好。也就衛生習慣,攀登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能過就好——很多人對這一年的期望。貌似原地躺平,不思上進,實則等待進取的時機。很佩服我的小同學們,雖然他們沒有家累,也不用上班,但表現出的學習態度與熱情還是感染到了我。瞧瞧人家做的筆記,還有英語水平,真是羨慕得緊,衛生習慣也很講究——視頻課都戴口罩。開始琢磨,要不要附和一下以應景,畢竟口罩元年。“這位同學,能把口罩摘掉嗎?聽不清你在說什么。”老師善意地提示。“不好意思,我忘了。”一邊說,他一邊就摘下了口罩??粗鴮Ψ嚼铣傻拿嫦?,我一下寬慰了很多,這么大年紀還愿意出來讀書,還真是吾道不孤。
相關推薦:
-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濫用問題引關注 這些傳言你相信了嗎?
- 新時代呼喚“非標準人才”!數智時代人才標準如何更精準
- 每天加班太累?勇敢一點,讓我們治愈“不想上班”
- 新的一年你充電了嗎?新的一年早點睡,能減脂增肌、皮膚變好、頭發變多……
- 學生每人會一種樂器 這所大山里的“搖滾學?!敝挥?08個學生
- 過去四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逾251萬 學成回國者達201.3萬人占比近八成
- 掃碼點單 疲憊不堪!什么時候吃個飯花樣這么多了?
- 手機被陌生人操作轉發微信朋友群?積分兌換“獎勵”下誰“綁架”了你的微信
- 告別走過場學會真本事! 體美勞成了硬杠杠欲媲美主科
- 北京小客車指標:“棄號”十年內不得參與指標配置 明年或將獲得新能源車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