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剎住濫建“山寨文物”之風?不該誤導公眾歷史文化認知
為維護文物真實性和歷史文化遺產尊嚴,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堅決遏制濫建山寨文物之風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文物、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守土盡責,發現問題敢于發聲,推動相關部門加強源頭管理,及時叫??赡茉斐沙蠡惢奈锏捻椖?,堅決遏制濫建山寨文物之風。(4月12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山寨文物成為一些地方吸引眼球、招攬游客的方式。比如去年9月,某景區一段“山寨長城”視頻走紅網絡,引發熱議,盡管景區稱之為“觀光長廊”,但從網傳視頻來看,這個所謂的“觀光長廊”,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外觀極為相似,明顯就是“山寨長城”。在我國,被山寨的又何止長城哉?山寨天安門、山寨兵馬俑、山寨埃及金字塔……可謂是不勝枚舉。
以山寨文物吸引眼球、招攬游客,無非是為發展地方旅游業,拉動經濟增長。然而從絕大多數山寨文物的實際經營狀況來看,其熱度基本只是曇花一現,由于造價高昂,反而帶來巨大的浪費,而且破壞當地原有的自然與文化風貌。從文物角度來說,有形無魂的假文物,傳播的是失真信息,甚至涉嫌丑化、異化真文物,訛傳歷史文化,干擾歷史文化傳播,誤導公眾的歷史文化認知,損害歷史文化遺產的尊嚴,甚至影響國家文化和旅游形象。
正基于此,早有聲音提出質疑:在嚴打假冒偽劣商品的語境之下,山寨文物也是程度不同的假冒偽劣商品,卻在高調地出現與生存,這是很奇怪的事情,應該好好管一管了。2011年1月27日,國家文物局發布《文物復制拓印管理辦法》指出,復制、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未依法區分等級的文物不得復制、拓印。但據報道,目前出現的山寨文物大都回避對文物的“復制”“復建”,而以影視城、旅游項目,甚至辦公樓、防火工程等名目仿制仿建。
可見,剎住濫建山寨文物之風,需多部門協作。此番是文旅部和國家文物局聯手發通知,要求各地文物、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守土盡責,堅決遏制濫建山寨文物之風。這是開展部門協作、完善相關制度的舉措,如果實施到位,盲目對文物予以“復制”“復建”,或以影視城、旅游項目名義建山寨文物,就會受到一定制約。當然,這一行動如果能囊括更多部門,把以辦公樓、防火工程等名目仿制仿建文物的行為也予以攔截,就更為理想了。
這些年,山寨文物之所以頻現,主要原因之一正在于我國法律未對此劃出清晰紅線,形成有效約束,讓一些地方的山寨文物在“是否違法”“是否侵權”的爭議中壯大成勢。要讓剎住濫建山寨文物之風更有力,亟待完善文物保護法、知識產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規定,明確把建設山寨文物納入法律規制的范圍,明確文物復建仿建的主體、范圍、種類、標準、形式和程序等,從而為相關部門執法、被侵權的文物保護機構維權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據。
相關推薦:
- 七成受訪“Z世代”對新興職業興趣濃厚 既要理性對待也要勇敢嘗試
- 重視存款,消費有度!盤點2020受訪青年最滿意身體健康和家庭關系
- 養成良好作息!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 超六成受訪者在意和年齡相關的標簽 “小哥哥”“小姐姐”最流行
- 做好榜樣的力量!孩子間發生沖突時49.5%受訪家長表示會干預
- 生活需要夢想也需要面包!5名快遞小哥圓大學夢“勵志學習天團”是怎樣煉成的?
- 蘭州中小學科技類課程“落地開花” 用興趣帶動科技創新教育
- 國務院對行業協會收費行為進行規范 嚴查嚴懲違規收費
- 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99.2% 提高網絡素養應學校和家庭教育互為補充
- 中央財政下達94.5億元補助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 有效緩解鄉村教師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