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招好學生”轉向“教好學生”!就近入學全覆蓋才能緩解“擇校焦慮”
在全面實行公民同招、就近入學全覆蓋政策基礎上,還要大力轉變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縮小所有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差距。只有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讓每個孩子走出家門口就能公平享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才能讓家長、孩子不再為擇校而“拼娃”“拼爹”,全面消除家長的“擇校焦慮”和社會公眾的“教育公平焦慮”。
4月28日,教育部官方網站回應網友咨詢時表示,《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中的“幼小”,包括民辦小學和幼兒園。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強調,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這些要求適用于公辦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
從去年起,我國各地陸續實行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電腦搖號就近入學政策。實施這一政策,意味著所有公辦小學、初中小學,公辦初中、民辦初中招生都不得進行測試,民辦小學、初中也不能在招生中再看學生簡歷。加之國家明確要求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特長生招生,因此嚴格說來,競賽、考級、考證已不能在“幼升小”“小升初”中派用場了。
然而,還是有不少家長相信,一些競賽、考級成績或證書能夠在孩子“幼升小”“小升初”中發揮重要作用。家長之所以有這種執念,一方面是受某些培訓機構的誤導——培訓機構仍言之鑿鑿地告訴家長,孩子參加培訓、競賽對升入優質小學、初中大有幫助。另一方面,則緣于一些地方沒有嚴格執行公民同招、電腦搖號就近入學政策,包括存在搖號不公開透明、“假搖號”等問題。
針對某些培訓機構誤導家長的現象,要依法依規強化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包括嚴格清理那些以吸粉牟利為目的,肆意扭曲解讀“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刺激、販賣“擇校焦慮”“成功焦慮”的“雞娃號”。針對一些地方執行公民同招、就近入學政策不嚴格、不到位,要加大對中小學違規招生的查處。對家長反映的一些學校還在進行“密考”、收學生簡歷、留下部分名額不進行搖號等問題線索,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追究違規招生學校負責人以及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
國家頒行公民同招、電腦搖號就近入學政策,旨在從源頭上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從供給側推動實現教育公平。所以,實行這項政策不能有“例外”,不能讓政策落實執行存在盲區,所有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都必須公開,實行全透明搖號,包括民辦學校的舉辦者與教職工子女的入學情況,也應當向社會公開。
應當認識到,哪怕只有一兩所小學、初中沒有嚴格做到就近免試搖號入學,都會引發和加劇家長的“擇校焦慮”,會讓更多家長培養“雞娃”熱情高漲。只有所有學校一視同仁,執行統一的招生政策,才能徹底杜絕“幼升小”“小升初”與競賽、考證、考級掛鉤。
從長遠看,與實行新政相對應,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應當把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納入財政預算保障,撥付生均經費,類似于委托民辦學校實施義務教育。如果民辦學校在規定區域招生,實行搖號入學,但沒有政府財政支持,辦學難免受到不小的影響。公民同招、電腦搖號新政實施后,公共財政應當給予民辦學校相應的保障,民辦學校也必須嚴格執行政策規定,走出“掐尖招生”誤區,辦學模式要從“招好學生”轉向“教好學生”。
在全面實行公民同招、就近入學全覆蓋政策基礎上,要進一步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為“學區房熱”“培訓熱”降溫,還需要大力轉變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縮小所有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差距。
只有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讓每個孩子走出家門口就能公平享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才能讓家長不再為擇校而“拼娃”,讓孩子不再為擇校而“拼爹”,才能全面消除家長的“擇校焦慮”和社會公眾的“教育公平焦慮”。
- 從“招好學生”轉向“教好學生”!就近入學全覆蓋才能緩解“擇校焦慮”
- 職業教育要成為主動選擇 九成受訪家長認同要真正提升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
- 誤把毒萱草當“黃花菜”?路邊的野菜你可千萬別亂采
- 就業前景好 89.0%受訪家長關注職業教育
- 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增加跟父母的相處時光是出游最大收獲
- 陪孩子上補習班,陪老人旅游……職業伴寵師等新職業興起
- 北京市發布2021至2022學年中小學寒暑假時間 共6周零6天
- “五一”出行影視取景地大火 部分小眾熱門城市訂單增勢超1000%
- 南鐵五一小長假預計發送旅客780萬人次 推出青山綠水游、海濱城市游等多條特色線路
- 2021上合博覽會落幕!達成采購交易額近3億元,意向采購額20億元
- 延遲退休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嗎?專家:更多取決于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 做好榜樣的力量!孩子間發生沖突時49.5%受訪家長表示會干預
- 生活需要夢想也需要面包!5名快遞小哥圓大學夢“勵志學習天團”是怎樣煉成的?
- 蘭州中小學科技類課程“落地開花” 用興趣帶動科技創新教育
- 國務院對行業協會收費行為進行規范 嚴查嚴懲違規收費
- 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99.2% 提高網絡素養應學校和家庭教育互為補充
- 中央財政下達94.5億元補助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 有效緩解鄉村教師短缺問題
- 從車輪工人到酒店達人,在“孤獨”學習中創業時刻想著探索與改變
- 拉動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公共消費國家為你“買單”
- 寒冬里溫暖的“家” 讓這些“毛孩子”感受溫暖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