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銀行理財首季降溫 行業“大考”下中低風險產品仍表現穩健

              來源:金融投資報 時間:2022-04-24 11:28:53

              隨著銀行理財進入全面凈值化時代,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也被備受投資者關注。一季度以來,受股債兩市持續低迷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凈值回撤或破凈現象。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23家理財公司存續產品中,1631只產品凈值階段性下跌,占比41.09%。

              分析人士認為,理財公司需總結經驗,未來在權益類投資方面更加謹慎,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提供適合的理財產品。

              中低風險產品表現仍穩健

              受股債兩市持續低迷影響,今年以來,銀行理財遭遇“大考”,不少凈值型理財產品出現凈值回撤,甚至跌破初始凈值。

              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數據,截至2022年3月31日,23家理財公司共8791只產品處于存續狀態,其中2021年12月末和2022年3月末均披露累計凈值的產品3969只,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29%,平均期間年化收益率為-1.12%(未扣除浮動管理費,下同),環比下降527BP。其中,1631只產品凈值階段性下跌,占比41.09%;408只產品跌破初始凈值1,占比10.28%。

              值得留意的是,不同投資類型產品表現有所不同。具體來看,一季度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31%,混合類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42%,權益類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1.5%。

              同時,從不同風險等級產品來看,一季度一級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81%,二級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65%,三級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39%,四級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9.61%,五級理財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3.55%。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亦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固收類產品僅有5.6%正經歷“破凈”,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發生破凈的比例較高,均超過了40%。從風險等級分布來看,四級和五級高風險等級產品的破凈比例較高。“產品類型和風險等級兩個維度的數據均表明了中低風險的產品的表現仍然穩健,凈值大幅波動主要集中在中高風險產品。”

              值得留意的是,4月以來,銀行理財迎來短暫的喘息,破凈情況有所好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破凈”數量回落至兩千只以下,且實現了多日“零新增”。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已短暫企穩,但距離大面積走出“破凈”陣痛仍需時以待。

              理性看待市場波動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銀行理財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普遍不高,對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接受度也不高,產品凈值階段性下跌會對投資者情緒造成負面影響。

              “理財產品迎來‘破凈潮’后,理財公司需要從中總結經驗,未來在權益類投資方面更加謹慎,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提供適合的理財產品。”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認為,此外,理財公司應繼續加強投資者教育,通過圖文、短視頻等方式普及凈值型理財產品知識,盡量減少因產品凈值階段性下跌與投資者之間產生的摩擦。

              當前市場情況下,對于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理財?對此,普益標準認為,普通投資者需要轉變“保本投資”的思維,打破剛性兌付的固有印象,客觀看待理財產品的凈值回撤或破凈現象。在選擇理財產品前,應當正確審視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明晰自身的風險偏好,定期參與投資者風險測評和金融機構組織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財富管理素養,嚴格按照個人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產品。

              除此之外,投資者可增強自身理財專業知識,了解理財產品最基本的分類方法和相應特征,提高產品辨別能力;同時也可以更深入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投資風險和投資結構等要素,學會識別風險,進一步理解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投資原則。

              “投資者需要理性地看待市場波動,短期的市場表現不代表長期趨勢,投資者應堅持科學的投資規劃,避免因情緒激動而導致盲目贖回,造成最終投資的虧損。”普益標準指出。(記者 吉雪嬌)

              責任編輯:

              標簽: 銀行理財季 凈值波動 存續產品 固定收益理財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