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新一輪ETF布局開啟 中小公募加入“頭部游戲”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2023-09-08 11:04:02

              繼8月底監管層提出“放寬指數基金注冊條件,提升指數基金開發效率”后,基金公司開啟了新一輪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布局。

              從最新上報的產品情況來看,公募ETF布局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跟蹤細分行業的主題ETF越來越多;二是中小公募紛紛入局,ETF不再只是“頭部游戲”。

              業內人士表示,聚焦細分指數打造差異化優勢,的確是未來ETF的發展趨勢,這種策略可能會給中小基金公司帶來更多彎道超車機會,但由于布局成本和細分行業容量等因素,基金公司依然要面對收益和成本問題,以及同質化下的產品策略創新問題。

              13只細分行業

              ETF接連上報

              數據顯示,9月以來一共有10家公募上報了13只ETF申請。華夏基金上報了3只,易方達基金上報了2只,其余8家公募分別各上報1只。從產品類型來看,最新上報的ETF已不是此前常見的主流大類指數ETF,更多是跟蹤某行業下面細分行業的主題ETF。

              比如,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均上報的汽車零部件ETF,跟蹤的是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指數。中證指數公司官網顯示,該指數是從滬深市場中選取100只業務涉及汽車系統部件、汽車內飾與外飾、汽車電子、輪胎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汽車零部件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100只樣本股票目前流通市值約為8180.40億元,最大樣本流通市值為640多億元。

              此外,永贏基金和華夏基金上報的滬深港黃金ETF,跟蹤的是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指數。該指數46只樣本股自由流通市值約為7577.45億元。鵬華基金上報的核能ETF,跟蹤的中證核能核電指數,50只樣本股流通市值為5567.32億元。此外,景順長城基金上報了機器人產業ETF。若把時間拉到下半年以來,還有基金公司上報過航空出行主題ETF、氫能主題ETF等產品。

              鵬華基金副總裁、首席市場官劉嵚表示,從ETF發展趨勢而言,聚焦細分指數ETF方向打造差異化優勢,不失為另辟蹊徑的方式。通過新能源、金融、消費、科技、醫藥、碳中和等多種行業指數集群,來打造跨市場指數平臺,可以滿足投資者多元指數投資需求。

              發展勢頭迅猛

              放眼全市場存量ETF,以滬深300ETF為代表的傳統規模指數ETF占據著規模優勢,但行業主題指數ETF有著明顯的數量優勢。在細分主題ETF競爭上,近年來中小公募陸續入局,開始與頭部公募同臺競技。

              根據數據,截至9月6日,全市場830只ETF總規模為1.83萬億元,其中667只股票型ETF總規模為1.27萬億元,占比為69.05%。股票型ETF分為規模指數ETF和主題指數ETF,前者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等超大規模的ETF,目前172只產品的總規模達6063.51億元;后者包括鵬華中證中藥ETF、銀華光伏ETF等細分行業指數ETF,目前總規模雖然只有4100.60億元,但數量卻達到了383只。

              進一步看,在這些細分行業布局中,出現了不少中小公募的身影。根據數據,截至目前,布局ETF的中小公募約有20家,既有西藏東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弘毅遠方基金等小型公募,也有永贏基金、民生加銀基金、中金基金、海富通基金、前海開源基金、鵬揚基金等偏中型公募。比如,除了上述海富通基金上報汽車零部件ETF和永贏基金上報滬深港黃金ETF外,西藏東財基金還在今年4月和去年8月分別成立了西藏東財中證滬港深創新藥產業ETF和西藏東財中證新能源汽車ETF。

              “ETF近年發展勢頭迅猛,2023年依然是大年,但各家公司的布局策略有所差別。”某中小公募相關人士對

              記者表示,相比其他種類產品,公募ETF依然有很大增量市場空間,會給中小基金公司帶來更多彎道超車的機會。很早就入場的大公司遵循的是“全產品”策略,主流寬基與細分主題ETF都會布局。后期入局的中小基金公司,更多是遵循細分賽道化策略,盡可能在某個小的細分領域搶占先機,比如中藥和半導體。從這幾年情況來看,這類細分行業ETF在行情配合情況下,往往能很快實現規模增長。

              成公募必爭之地

              雖然細分行業ETF是各大公募必爭之地,但由于布局成本和賽道容量等因素,中小基金公司依然要面對收益與成本問題,還有同質化下的產品策略創新問題。

              南方某公募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中小公募在ETF上難以形成優勢:一是ETF產品本來費率就低,加上系統開發迭代等成本,會給中小公司帶來經營壓力。二是ETF費率比主動權益基金低,基金公司主要是靠規模來薄利多銷,規模小的ETF很難實現盈利或者盈利周期較長。

              另外,銀華基金ETF業務總監王帥表示,目前A股主要的ETF覆蓋已較全面,大規模布局已基本結束。未來可能會有新標的或產品出現,但可能只是零星的、隨行情變化而產生的新主題或新方向。王帥認為,未來A股以外的,包括海外資產、另類資產會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特殊結構的主動ETF、增強ETF、含有衍生品結構的ETF可能成為引領ETF的創新方向。除產品外,ETF另一發展方向是組合化和策略化,在ETF布局區域完備情況下,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產品成為新話題。

              不過,目前已入局的中小公募依然表達了樂觀預期。某家近年剛開始布局ETF的公募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國內ETF的規模相比較發達市場還有較大差距,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但發展ETF是要提前“占坑”的,尤其是細分行業或主題ETF,布局時間晚的話,先發優勢就被占領了,所以ETF發展的先發優勢很重要。

              該人士還表示,ETF的投資者本身有著較好的投資基礎,對他們來說,ETF是“大股票”般的存在,他們的主要目的不僅僅為了取得超越比較基準的相對收益,更多是通過這種工具性產品做好大類資產配置,實現他們的交易需求,“近些年隨著資本市場擴容和投資者專業化程度提升,和追隨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去買基金相比,更多成熟的投資者越來越青睞于通過自主選擇工具型產品來做投資交易”。

              責任編輯:

              標簽: ETF 公募 海富通基金 景順長城基金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