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展示共建“一帶一路”的信心 當前最新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3-09-19 14:17:33


              (相關資料圖)

              香港特區政府及貿發局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盛況空前,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0名政府官員、商界領袖、企業家和初創企業負責人,以及100多個海外和內地代表團參加論壇,現場簽署了21份合作備忘錄。論壇規模、合作成果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屆,有力證明了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的信心。

              信心源于對“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認同。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豐碩的建設成果證明,這是一個惠及全球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合作平臺。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使參與經濟體的貿易額增加4.1%,吸引外資增加5%,使低收入國家的GDP增加3.4%。“一帶一路”建設所秉承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實踐中彰顯,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加入進來共襄盛舉。本次論壇上首次設立了“中東專場”,來自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阿曼、卡塔爾的政要和工商界人士在論壇上推介投資項目。這些國家并不缺乏資金,他們認同“一帶一路”建設的理念,愿意尋求在基礎設施、城市設計、綠色金融、人文教育等多領域的合作。

              信心源于對香港城市多元優勢的倚重。10年來,香港一直是“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者。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香港為“一帶一路”提供了豐富的融資機會。今年5月香港發行了約4億美元額度的基建貸款抵押證券,涉及亞太、中東和南美洲的25個項目。香港是綠色金融的先行者,去年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占亞洲市場超過三分之一。多家香港綠色科技公司選擇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設點運營,幫助相關國家和地區綠色轉型。香港在地鐵、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方面的設計、興建和管理經驗豐富,也能夠幫助相關國家高水平建設運行基礎設施。

              信心源于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從交通基建到新能源汽車制造,從金融合作到旅游市場開拓,與會嘉賓們對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話題眾多。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他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保持樂觀,希望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增強本國經濟增長動力,汲取經濟轉型升級的經驗。許多國家在香港設立了辦事機構推介本國投資機會,招引中資企業。一些率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已經開始規劃更高一層的目標——成為所在地區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合作橋梁”。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十年的實踐證明,“一帶一路”是造福世界的“發展帶”和惠及人類的“幸福路”,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高能級節點。伴隨著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到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香港更多方面優勢也將得到充分發揮。

              責任編輯:

              標簽: 一帶一路 香港 國家 合作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