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世界動態:方城縣博望鎮:黨員做示范 蹚出共富路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4-06-18 18:35:34

              6月11日,在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沙山村的葡萄產業園里,銀白色的塑料大棚一眼望不到邊。衣著樸素、雙手沾滿泥土的葡萄種植能手陳連奇一字一板地向記者講述著他和葡萄結緣的故事:“六年來,我一直和葡萄打交道,既積累了一整套新經驗,又跟葡萄園生出了感情,誰家的葡萄出了毛病,都會找我開處方……”陳連奇一邊說,一邊輕輕撫摸著身旁的葡萄藤,仿佛在和老朋友交談。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希望自己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能像葡萄藤一樣,延伸到村里的每個角落,用自己掌握的新技術,指導鄉鄰們共同走上致富路。

              方城縣博望鎮:黨員做示范 蹚出共富路

              沙山村因其村北的兩座“沙山”而得名,傳說這兩座“沙山”是王莽攆劉秀至此,跑得汗流浹背的劉秀脫掉鞋子倒出的沙子形成了兩座“沙山”。據專家考證,其實這兩座“沙山”是我國漢代開劈“南水北調”工程時,十萬兵丁修建“襄漢漕渠”的渠首時,用肩挑車拉堆成了兩座山。

              如今,沙山村位于白河東岸,前些年村里農業基礎條件差,既沒有特色產業,又缺少村集體經濟項目,鎮、村兩級都在探索破解辦法。2022年,該村黨支部認真落實鎮黨委戰略決策,以爭創“五星"支部為抓手,以精品月季、張騫葡萄為產業基礎,在黨員中扎實開展“雙帶雙促”(帶頭致富,帶群眾致富;促黨群共富,促鄉村振興。)活動。全村原有陽光玫瑰葡萄200多畝,以高桿月季、藤狀月季、樹樁月季為主的精品月季300多畝。領銜種植的多是“能人黨員”和敢闖敢試的科技能人。黨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村黨支部根據產業發展趨勢,通過入戶調查,摸清“有意向”農戶底子,按照想種葡萄或月季戶的數量,分別協商流轉土地,讓11名“能人黨員”與“有意向”的31家農戶結成7個黨群共富聯合體,在吸收“能人黨員"和“有意向”農戶參加的同時,把科技能人也納入“編制”。在引種葡萄(或月季)過程中,聯合體內部統一引進種子(種苗),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規劃建棚,統一購買物料,統一建設相關設施等,解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提高了引種成功率。

              該村由陳連奇領銜的“聯合體”,當年吸收5戶群眾、2名科技能人參加,發展陽光玫瑰葡萄56畝,搭建水泥立柱、鋼骨架塑料大棚12個,按照大苗移栽方式種植,統一購買化肥農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管理模式,戶戶獲得試種成功,其中4戶當年收回成本。去年,葡萄獲得大豐收,在市場形勢欠佳的情況下,仍獲畝均收入2.8萬元的高效益。

              黨員作示范,蹚出致富路。沙山村以“能人黨員”領銜,組建黨群共富聯合體,幫扶群眾走產業致富道路,只是博望鎮黨員示范蹚富路的一種形式。據該鎮黨委副書記陳東輝介紹,從2022年以來,為推進富民強村,博望鎮黨委把黨員“雙帶雙促”作為爭創“五星”支部的重要一環,主要通過深度挖掘、選出黨員帶頭致富示范戶,打造黨員致富示范基地,興建特色產業園區,并以此為基礎,劃分黨群共富責任區,建立黨群共富聯合體,形成“以人帶群”、以點帶面、以強帶弱效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共同富裕。

              夯實產業基礎,選出黨員帶頭致富示范戶是該鎮走出的一步妙棋。炎炎夏日,熱浪襲人,但在博望鎮東風村王學松的“青年雞養殖場”里,一座座現代化雞舍里的“雞娃”卻十分涼爽。“青年雞就是把雛雞飼養到個體基本成熟后再出售,我的養雞場每年繁育青年雞20萬只左右,大都供應給本鎮或相鄰的縣鎮,2022年,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引導下,我與16戶有規模養雞意愿和條件的群眾結成黨群共富聯合體,我把青年雞賒銷給養殖戶,派出技術員統一規劃建場,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聯系雞蛋銷路,等養雞有收益后再付雞苗錢的辦法,減輕了養殖戶想發展無本錢的難題,眼下,不但這16家實現了做大做強,而且棗園、劉莊等村又靠黨員聯農戶、建立共富聯合體,新發展中小型養殖場(戶)100多個。對于這些養殖戶,我同樣采取先賒雞苗搞養殖、賣(雞)蛋賺錢再付款的辦法,為的是讓左鄰右舍同走養雞致富路。”王學勇接著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幫帶群眾致富是應盡的義務。”

              “一人富不算富,只有發揮率帶作用把鄉鄰們都帶上致富路,才是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在博望鎮產業振興過程中,有許許多多象王學松、陳連奇一樣既有農業技術,又有高尚情操的能人黨員釋放出光和熱。”據陳東輝介紹,目前博望鎮已形成黃金梨、葡萄、月季、溫棚蔬菜四大農業產業,以肉蛋雞為主的養殖業也形成規模。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鎮黨委注重選擇規模較大、發展前景好、產業模式可復制、易推廣,且投資小、見效快的項目作為重點扶持項目。

              蔬菜生產是當地的傳統種植項目,近年來通過引進技術,逐步向保護性栽培、立體化種植發展,灣街、尚莊、小羅莊、博望等村以溫室大棚種植的反季節西紅柿、黃瓜、香瓜等效益可觀,最高畝均年收入達4萬多元。而且投資小、當年投資當年見效。看準發展方向,鎮黨委、政府一方面從項目引進、技術培訓、產銷對接上重點扶持,另一方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支部為堡壘,引導溫棚蔬菜產業上的“能人”黨員伸出友愛之手,與無項目戶結成共富聯合體,以自己的資金、技術、信息、市場等扶助他們扎穩種菜致富之根。

              以該鎮尚莊村為例,就由黨員領銜結成共富聯合體12個。其中,村黨支部書記李玉中與鄰地的8戶農民建立連片塑料大棚14個,覆蓋土地面積57畝,其中2戶建棚時缺資金,李玉中拿出4萬元資助其建成塑料大棚。8個建棚種菜戶年收入都在15萬元以上。

              “黨員與農戶結成共富聯合體,群眾可直接受益。而依托‘能人’黨員的示范帶動效應新上致富項目的例子更是多不勝數。”博望鎮組織委員徐浩說:“鎮黨委、政府每年都會舉辦2到3次產業技術培訓會,還舉辦田頭培訓會,讓‘能人’黨員在培訓會上現身說法、當面傳經,有時還在‘能人’黨員的產業基地里舉行觀摩會,這樣以來,產生的示范引領作用能直接推動群眾新上致富項目的步伐。”

              據悉,僅去年至今,博望鎮就依靠示范帶動效應新建蔬菜溫室大棚107個,新增葡萄種植戶53個,發展黃金梨320畝,發展月季160畝,新增養殖戶19個,戶均年增收3萬元左右。(供稿:張棟察 李善喜)

              責任編輯:

              標簽: 方城縣博望鎮黨員做示范 蹚出共富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