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辛巴辛選事件:公共事件已成為網絡暴力的狂歡場
辛巴系快手頭部網紅帶貨主播,原名辛有志,黑龍江人,與李佳琦、薇婭一同被譽為直播帶貨界的三巨頭。但在近一個月來,辛巴帶貨燕窩一事卻持續發酵。
辛巴本人大概沒想到,僅因為一款燕窩產品,自己陷入了網絡暴力中。在所售燕窩產品被舉報后,于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發表聲明承認帶貨的燕窩產品實為一款燕窩風味飲品,不應當作燕窩制品進行推廣。同時因品牌方回避,決定積極回應以解決問題,愿意主動先行退賠,啟動“退一賠三”計劃,賠償金額總計6000余萬。
在退補如火如荼進行的過程中,一篇“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巴辛有志及辛選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的文章在互聯網流傳。此消息一經傳出,網絡上瞬間沸騰了起來,引起多方媒體以及吃瓜網友的轉載和揣測。近日,標題為《辛巴被立案調查,由于涉案金額過大,或面臨15年有期徒刑》和《辛巴案或面臨15年徒刑,相關股份跌停》等等關于辛巴辛有志因燕窩事件被“獲刑”的新聞或自媒體文章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
所謂三人成虎,積毀銷骨,當大家都在跟風蹭熱度的時候,事實的真相也就越來越模糊。但在12月10日,新華社發布一篇報道:稱廣州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只是說在調查之中,沒有說立案調查,最新的進展會再向社會公布。對比前方各種“被判刑”、“坐牢”的報道,新華社的這篇報道用事實給了跟風的大家“一記耳光”。
與此同時,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對辛巴進行審查只是監管部門的正常流程,主要是調查直播是否夸大宣傳,并非產品的問題。而且行政流程不等同于公安機關的辦案,更不是審判,要理性看待事件本身,在結果未出之前,也請勿危言聳聽,以謠傳謠、傳謠信謠。
其實小編認為,無論是辛巴在帶貨過程中是否存在夸大宣傳,還是燕窩品牌方是否嚴格遵守了各項生產規定,這都需要相關部門調查認定。即便真有責任,也不能以“正義”為借口,進而大貼標簽攻擊謾罵?;ヂ摼W賦予個體的“麥克風”與“隱身衣”,已經被一些人大加濫用,用以宣泄情緒的同時、也傷害了他人,卻殊不知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
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輿論大可鞭撻丑惡、聲援善良,但不能踐踏法律紅線,讓公共事件成為網絡暴力的狂歡。對“辛巴事件”的網暴聲浪過去后,輿論場上的理性聲音、反思聲音漸漸地多了起來:“辛巴請不要被打倒,無論是病毒還是網暴!”這說明,頭腦清醒冷靜的人還是大多數。如果說觸網之初,人們對個體隱私、言語暴力的觀感尚且淡漠,那么隨著圍觀一次次公共事件,也隨著相關法律的日益健全,更多人已認識到網暴的可怕之處,也意識到網絡發言的邊界之所在。
正所謂‘三人成虎,積毀銷骨’,更何況,網絡暴力和謠言還容易造成‘次生災害’。網絡暴力和謠言的治理需要多方參與,但作為個人,公眾也需要樹立強烈、自發的責任感,抵制謠言的傳播。依法發聲、“鍵”下留情,守好對別人的言行邊界,也是為自己筑起安全空間。
來源 慧聰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