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創發布《銀行數字化轉型白皮書》 解讀新機遇下的銀行應對之策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進下,各家銀行在未來發展路徑的選擇上,正主動或者被動地要求自己的戰略思維作出改變。近日,百融云創行業研究中心聯合《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經濟ke發布了《智能化進入下半場——銀行數字化轉型白皮書》,對我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途徑、成果與風險挑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白皮書顯示,一方面,從外部因素來看,銀行壓力驟顯;數字經濟的迅速滲透;金融科技的突飛猛進;客戶需求的調整與升級;互聯網金融等五大挑戰。另一方面,從內部因素來看,對標國際,我國銀行的科技含量仍待提高;不良率高企,銀行需尋求風控的科學方法;利率市場化,盈利能力面臨挑戰;行業變革,探索開放生態的現實需求等都對銀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出了要求。
加強金融科技投入,或者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升科技含量,是銀行業積極尋求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選擇。以防控線上信貸風險為例,去年突發的疫情讓各家銀行倍感壓力,尤其是中小機構感受明顯。
據《白皮書》對銀行業欺詐風險指標分析結果顯示:從高風險團伙欺詐占比(百融團伙欺詐等級指數,等級大于等于 8 級為高風險團伙欺詐)指標來看,在后疫情時代,民營銀行和城商行欺詐風險水平處于一直上升的態勢。而股份制銀行受到疫情的影響要大于其他銀行類機構,且 2020 年的風險波動水平要大于2019 年;國有大行風險指標變動最為穩定;其他中小銀行反而 2020 年的風險水平要低于 2019 年。
面對千變萬化的欺詐手段,百融云創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貫穿反欺詐全業務鏈條,在貸前環節提供豐富全面的身份核查與核實技術方案,配合規則反欺詐、設備反欺詐、關系圖譜、反欺詐評分等產品,有效幫助金融機構化被動為主動,提前攔截欺詐發生。
其中,諦聽設備反欺詐是基于百融云創自有專利設備標識,可以通過識別設備端的環境風險、行為畫像、群體風險、應用風險、預警名單來預防群控、撞庫、盜號等欺詐風險,為金融行業線上渠道的欺詐識別提供“利器”,自上線以來得到了合作客戶的廣泛好評。
以國內股份制銀行卡中心的合作為例,該行使用百融設備反欺詐已有3年多的時間,使用了百融設備環境風險、設備群體風險、設備特殊名單等多個產品,還使用百融云創的設備風控云平臺進行設備風險的實時監控,反饋效果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
- 百融云創發布《銀行數字化轉型白皮書》 解讀新機遇下的銀行應對之策
- 中華保險啟動江蘇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投資地圖
- 7歲男童去補習班中途迷路 幸得執勤交警幫助安全回到家人身邊
- 消防員與“死神”賽跑:肩扛、手抬、臂舉施展渾身解數為六旬老人搶回一命
- 守護你的笑容是我的責任!民警連夜驅車百公里將迷路老人送回老家
- “我會游泳,我下去救人!”給輔警孫增華點個贊!
- 廣州七成受訪女性對婦女發展狀況滿意,期盼加強“養老服務”“托幼服務”等支持
- 深圳一名小學生獨自坐公交回家沒想到錯了方向,幸遇好心司機聯系家長平安送回
- 中國女性更愛當民宿房東?去年新增民宿中59%為女房東 合計獲得超6億美元收入
- 雨+降溫!佛山今年首場強對流來了!局部還有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