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傳統行業開張 新業態頻出 中國消費加速回暖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0-07-22 09:50:21

              隨著疫情的好轉,各地電影院開始有序開放、跨省團隊旅游恢復,電影票、機票、出游需求大增……“錢包”已按捺不住,滿腦子只有倆字:消費。

              線下業務開張!“煙火氣”越燒越旺

              16日12時09分,隨著一條“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恢復營業”的新聞推送,作為一家電影院合伙人,在家正吃飯的小熊(化名)站了起來,大喊一聲“耶”,飯也不吃了,匆匆出門,去找其他合伙人商量重新開業事宜。他對中新網記者稱,“等這一天等了半年。”

              從業人員眾多的出行、旅游市場也快速復蘇。“苦熬了四五個月,看到跨省旅游開放,我都激動哭了。”上海人民廣場攜程旅游門店邢先生說,“自從7月14日得到跨省旅游開放通知,我座機、手機、微信幾乎就沒有停過。”

              電影院開張、跨省旅游恢復,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隨著熟悉的“龍標”聲響起,不少網友表示,“已親眼見證了影院的重啟”。“早已訂好機票,就等十一放飛游玩。”攜程平臺數據顯示,14日當天國內跟團游、自由行瞬時搜索量相比開放前暴漲500%,酒店、民航預定量飆升。

              電影院看電影、跨省旅游,算是晚到的線下消費。“線下消費的恢復,我的感受就是熟悉的地攤又出來了,街上小門臉又多了起來,人氣也旺了。”一位居住在北京的消費者對記者表示,“我原來還想今年應該沒人再入手飯館了吧,沒想到我家附近又新開一家安徽板面。”

              新開的有小門臉,也有大店面。17日,蘋果在中國的首家零售店Apple在北京三里屯全新開幕,店面面積是原來的兩倍。作為北京夜經濟的標志性商圈,三里屯正在恢復昔日的熱鬧繁華,這種現象也已在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各地城市上演。

              “6月份以來,全國600多萬線下小店的夜間收入超過去年同期,人們夜間出行也逐漸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阿里給中新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夜間消費的主要商品奶茶餐車、麻辣燙餐車、地攤布等銷售增長均超過100%。

              “中國消費回暖的態勢明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下降3.9%,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個月降幅收窄。

              “數據顯示,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且新的消費增長點帶動居民消費回補,比如健康消費勢頭強勁”,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稱,上半年,人均購買洗滌及衛生用品支出增長19.9%,人均購買健身器材支出增長13.7%。

              新業態頻出!線上消費“亮”麗

              線下開張,線上更“秀”。疫情期間,在北京工作的崔沫(化名)開始了彈性工作,更多的時間是在家辦公,吃喝、生活用品全靠網購。“我快遞包裝盒都堆滿了半間屋子;美團外賣、家樂福塑料袋攢了一堆用來當作垃圾袋。有和我一樣的嗎?”

              “人在家中宅,吃喝送進來”。

              國家統計局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51501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3481億元,增長14.3%,比一季度加快8.4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2%,比一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你每消費10元,其中有2.5元是花在了網上購買的實物商品。

              而且,線上消費無疲態,24小時不打烊,前有“6·18”,接著是暑期。樂信調研數據顯示,作為“后浪”考試結束的獎勵,近來平臺上手機、智能手表、電競耳機等數碼產品銷售大漲,7月動漫周邊日均訂單數較6月增長2倍。

              消費改善的背后是收入的變化,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

              有辦法花,就有辦法掙。在經濟復蘇的同時,新業態百出。如,火爆的直播帶貨,有機構認為,今年直播帶貨市場規模預計近萬億元。

              另外,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線上課堂、線上會議、共享經濟,傳統行業和數字經濟不斷融合發展。“我現在手機上安裝了近10個在線會議APP,原來都沒聽說過這些,但現在用戶量已經很大了。”有職場人士對中新網記者表示。

              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15日發文,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明確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

              “一不小心,成了新職業從業人員,時代的弄潮兒。”有網友稱,“是時候給自己發個offer了”。別小看這些彈性就業,智聯招聘一份報告顯示,春節之后直播行業的招聘需求同比增長132%;淘寶直播人才的平均月薪達到了9845元。

              兩位數增長!汽車等大宗消費轉正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3097元,增長5.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1.9%。食品煙酒依然占消費最大頭,不過汽車等大宗消費也開始回暖,且下半年態勢更明確。

              一季度中國汽車行業產銷呈現斷崖式下跌,但4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實現了同比、環比增長,結束了連續21個月的下降態勢。乘聯會認為,從4月乘用車零售數據來看,已經基本確定了中國車市的“V型”反轉態勢。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5萬輛和23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5%和11.6%。延續了回暖勢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繼續呈現兩位數增長。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接受中新網采訪時稱,二季度,汽車消費轉正,主要受需求滯后釋放以及各地出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影響,往后看,消費回升的邏輯可能會延續。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復工復產推動汽車行業二季度產銷大幅回升,總體表現好于預期,下半年汽車市場將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過程,“如果下半年市場恢復得好,全年車市降幅可能會恢復到10%以內。”

              從線下到線上,從零售到大宗商品,消費在加速回暖——居民消費意愿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走勢。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二季度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經濟運行穩步復蘇,下階段,隨著疫情防控趨勢向好,經濟有望保持恢復態勢。(記者 吳濤)

              責任編輯:

              標簽: 消費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