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高考作文閱卷公開 減少非專業的輿論消耗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0-08-05 08:55:58

              今年高考語文浙江卷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公布后,引發網絡熱議。凡是會讀中文又能寫幾個漢字的中國人,無不對每年的高考作文題和作文具有一種先天性的評判沖動。無論是高考作文題年年成為熱搜,還是場外人士寫高考作文,都是這種公眾參與的體現。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實名點評滿分作文,而不是市面上流傳的真假難辨的“滿分作文”,很難不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對這篇高考作文當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寫此文不是為了做一次公開的作文批改演示,甚至也不是為了討論現行的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我只想問關注這篇作文的所有人一個問題:你們以前經由任何渠道讀過連帶詳細的作文評分過程說明(“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后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的高分”)的高考作文嗎?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沒有”。這才是我今天要說的問題。

              高考恢復已四十幾年,試卷批改過程不對公眾開放,而且閱卷人員自身也要簽署保密協議——曾有某省份的閱卷者私自外傳作文評分標準而被訴諸法律。這樣的做法有其合理性,因為每年的高考都是全社會舉目關注的公共事件,其閱卷過程雖然嚴格而公平,但其中的諸多細節如果完全透明向社會開放,會引來不計其數的爭論,甚至會由此而引發備受焦慮折磨的家長們的群體事件。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考閱卷過程的保密,是個不容忽視的政治任務。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來看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的公布渠道和引發的討論,才會認識到,這是一次多么了不起(甚至是里程碑式)的進步。這個公布必要嗎?當然!從教師的角度說,這些信息越細致,他們就越能掌握閱讀和講解試卷的向度;從學生的角度說,學習不僅有了高考試卷和答案的指引,而且能知道具體的評分過程,從而能讓自己的解答更契合應試情境;從命題者和閱卷者的角度說,聽到不同的聲音和反饋,有助于他們調整好自己的工作思路,使之趨于進一步的準確合理。雖然發布后不久,這篇公眾號推送就迫于爭論的種種壓力而被刪除,但這恰恰說明公開的爭論還不是常態,也更需要常態。爭論形成常態乃至制度化,公布者才不會這么戰戰兢兢。

              當然,高考閱卷過程畢竟是一個嚴密、嚴謹而帶有科學性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公開,而且需要在學術層面就技術問題進行爭論,同時要摒除所有的情緒化、目的化和非學科性的聲音。所以我覺得,如果這次滿分作文的評分過程和標準能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發表,并且允許有不同的文章進行爭鳴,對高考評分標準和評分過程的公平、公正會更有好處。如此,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其實是在科學前提下(業內人士的討論)由集中走向分流,學術的語境既能保證參與爭論者都是專業人士,又能對這個較為敏感的話題起到由門檻提升帶來的保護作用,減少非專業的輿論消耗。

              浙江卷的滿分作文公布所揭示的高考閱卷公開化的問題,其意義遠大于這篇作文應該得多少分的爭論。公開越及時、越長久,評卷標準就會越經得起考驗和評述,類似于今年的爭論,將會變得少許多。(王舒成)

              責任編輯:

              標簽: 高考作文閱卷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