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黃河流域頂層設計出爐 構建“一軸兩區五極”格局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1-10-11 18:39:11

              原標題:黃河流域頂層設計出爐 構建“一軸兩區五極”格局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提出構建形成黃河流域“一軸兩區五極”的發展動力格局,促進地區間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具體來看,“一軸”是指依托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大通道,串聯上中下游和新型城市群,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以創新為主要動能的現代化經濟廊道。“兩區”是指以黃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平原為主要載體的糧食主產區和以山西、鄂爾多斯盆地為主的能源富集區,加快農業、能源現代化發展?!拔鍢O”是指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和蘭州-西寧城市群等,是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和黃河流域人口、生產力布局的主要載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云中表示,黃河流域農牧業基礎較好,糧食和肉類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資源儲量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同時,擁有不少鮮明的地域文化。但也需認識到,與我國其他區域板塊相比,黃河一直“體弱多病”,生態本底差,水資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嚴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弱,沿黃各省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為突出。

              對此,《綱要》明確,構建形成黃河流域“一軸兩區五極”的發展動力格局,促進地區間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緊密結合黃河流域比較優勢和發展階段,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促進上中下游各地區合理分工。通過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夯實流域高質量發展基礎;通過鞏固糧食和能源安全,突出流域高質量發展特色;通過培育經濟重要增長極,增強流域高質量發展動力;通過內陸沿海雙向開放,提升流域高質量發展活力,為流域經濟、欠發達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提供路徑,促進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劉云中表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黃河流域發展相對較晚,但通過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能夠形成帶動欠發達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要促進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要破除資源流動障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發揮比較優勢,完善空間治理,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同時,保障民生底線,提升民生保障質量水平。(記者 梁倩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