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工人日報e網評】網紅補繳數百萬稅款,大數據會震懾逃稅者嗎?

              來源:中工網 時間:2021-10-13 14:07:49

              龔先生

              據《鄭州日報》報道,河南鄭州金水區稅務局運用大數據實現信息系統自動提取數據,在系統內查詢到文化路稅務分局有一筆2020年匯算清繳的大額欠稅有疑團,隨后追蹤、查詢到該納稅人為一名網紅主播,最終追征到稅款634.66萬元、滯納金27.78萬元,合計662.44萬元。

              從三年前某知名女演員因涉稅問題被處罰款8.84億元,到今年又一女演員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2.99億元,令人咋舌的明星偷逃稅事件一次次引來公眾圍觀。

              (網紅主播被追征稅款的新聞沖上熱搜 截圖自網絡)

              留心一下不難發現,與之前明星逃稅事發源于被舉報不同,鄭州此次追征稅款,系稅務部門運用大數據查出的問題。

              正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這一事件應該是一個不小的警示,那些自以為“沒人舉報就沒人追查”的偷逃稅人員注意了:大數據清查可謂一張無形之網,是一柄懸在企圖逃稅人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數據就在那里,逃稅行為是否被查處,也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高收入群體偷逃稅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嚴重傷害著普通納稅人對于公平正義的法律認知——工薪階層踏實勞動、誠實繳稅,但一些高收入群體卻在肆意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這容易讓一些人產生心理失衡;另一方面,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它能夠促進社會公平,少數人的偷逃稅行為無疑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破壞與踐踏。

              在偷逃稅案件中,刑法中有一條“初犯免責條款”,對于逃稅罪初犯者,在稅務機關下達追繳通知后,當事人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從當前的法律政策看,對某些高收入人群依法納稅的監管正在發力。就在上個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日常稅收管理,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和企業,要輔導其依法依規建賬建制,并采用查賬征收方式,督促相關企業及人員依法納稅。

              (國家稅務總局要求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稅收管理  截圖自國家稅務總局官網)

              而大數據查稅,顯然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給征稅裝上了“電子眼”。在大數據漸漸滲入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很多人尤其是高收入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支出、經濟往來等,都會在互聯網上留下痕跡。真想瞞天過海,恐怕越來越難了。

              況且有關部門已經劃出了時間紅線,到今年年底前,網絡主播自查自糾申報納稅,可以給予其減罰免罰優惠政策。

              必須強調,偷逃稅款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有了稅收大數據分析系統的加持,期待稅務部門能更敏銳地捕獲偷逃稅者的蛛絲馬跡,堵住稅款非法流失的漏洞。而有了大數據系統的監督,那些尚在“潛水”的偷逃稅當事人也許不太淡定了,懸崖勒馬才是自己的救贖之道。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