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母親河畔的中國】奮斗在幸福路上的河南開封蘭考縣張莊村民

              來源:法制網 時間:2021-10-14 20:07:49

              原標題:【母親河畔的中國】奮斗在幸福路上的河南開封蘭考縣張莊村民

              10月13日,“母親河畔的中國”采訪團來到位于黃河最后一道彎的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黃河岸邊的張莊村。走進張莊村,只見街道干凈整潔,兩側綠樹掩映。村里的幸福路上,兩側店鋪林立,紅墻青瓦相襯,蘭考三寶、花生酥、手工玫瑰醋等旗幟隨風飄揚;推開“幸福門”,青磚鋪成的院子里,籬笆將院落分為幾小塊,煥發出勃勃生機,幸福樹高高挺拔,一座美麗的田園風情院落呈現在眼前。

              張莊村在依托原有農家院落的基礎上,對院落進行簡單美化,打造花園式庭院。記者注意到,張莊村家家戶戶門口都有蘭考文明戶評選的紅色匾額,分為干凈整潔、勤勞致富、孝親友善三個方面。駐村干部介紹說:“通過文明戶的評選活動,現在村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鄉風也慢慢沁潤到村民的心中?!?/P>

              在文明鄉風的涵養下,張莊村干群的思路也變得更加靈活,產業形態也逐漸豐富。鄉村游、果樹采摘、食用菌產業等經濟形態在村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經濟支柱。

              閆春光是張莊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在他7歲那年,父親因身體疾病倒下,再也沒有起來。家中沒有了頂梁柱,一下子塌了天。

              “那時候爺爺奶奶都已經60多歲,我和姐姐還在上學,沒什么現代化農具,依靠微薄土地來支撐這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生活的拮據自然難以描述。2005年,在我高中即將畢業的時候,家中已無力承擔我和姐姐上學的費用了?!爱敃r,閆春光想自己18歲了,已經是一個男子漢了,應該替母親分擔起家庭的重擔,就退學去蘇州打工。

              在外打工兩年,隨著爺爺奶奶年紀越來越大,母親一個人照顧不過來,他返回家鄉開始務農?!?010年的時候,村里養雞的有10來戶,形成了一定規模,而且收入也不錯,當時有鄰居愿意幫助我進行養雞技術指導,我也決定試一試?!庇谑牵陀米约涸谔K州掙的錢和借來的一部分錢,建了一個能養2000只雞的雞棚,開啟養雞事業。

              天有不測風云,幾個月后,一場禽流感,讓他半年多的心血付諸東流。幾萬元錢賠完了,一家老小擠在一處土坯房里,成為了村里有名的困難戶。

              后來,他利用申請的貧困戶貼息貸款,在政府的幫助下,重新籌建了一個養雞棚,裝備了現代化機器。

              “好的行情,加上精心照料,那一年三千多只雞賺了好幾萬元?!?015年,閆春光家順利實現了脫貧,并帶動3戶貧困戶在養雞廠務工,每人每月工資2000元。

              2018年,因為張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需要,閆春光開始考慮轉型,經多次請教村里的老人,開始學習傳統的石磨香油、榨制花生油、做紅薯粉條的手工藝。如今,他的小磨香油、芝麻鹽、芝麻醬,除了賣給來往的游客,又把生意做到了互聯網上,開起了網店。

              像閆春光這樣的村民,在黨和政府扶貧政策的扶持下,已經走出了貧困,帶動更多的村民們奔向小康生活。(法制網特派記者 趙紅旗)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