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突破階段高點 國際油價步入高位寬幅震蕩期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時間:2021-10-15 19:37:05

              原標題:突破階段高點 國際油價步入高位寬幅震蕩期 

              屢創新高的國際油價,本周保持在80美元/桶的高點之上,創出近幾年的新高,80美元/桶是公認的高油價與低油價的分水嶺,油價走勢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七成,國際油價是否會持續之前上漲的態勢,將對中國市場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業內專家認為,國際油價已步入高位寬幅震蕩期,中國應保持戰略定力,加大國內能源的勘探開發力度,推動綠色轉型和新能源發展,并借此機會推動油氣體制改革。

              上揚

              步入上升通道的國際油價本周穩定在80美元/桶,與年初的價格相比漲幅超過三分之一,業內普遍認為油價或已走出疫情陰霾,步入高位寬幅震蕩期。

              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呂建中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出現的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局面,能源價格普遍上行,國際油價突破80美元/桶,是國際能源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的必然結果,反映了能源需求的剛性恢復、供應側響應的相對滯后,也是后疫情時代全球綠色復蘇經歷的一種陣痛。如果對這種局部性、階段性能源危機失之有效應對,則有可能蔓延成為全球性能源危機,甚至導致金融和經濟危機。

              80美元/桶的國際油價被認為是油價走向的分水嶺,如果國際油價長期保持在80美元/桶之上,被認為已步入高油價階段,近期國際油價的走向受到高度關注。

              上海鋼聯能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廖娜對本報記者分析說,國際油價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主要受到歐美需求逐漸恢復,原油庫存處于低位,通脹預期的支持,再加上碼頭油庫等配送緩解,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的禁令使得流通性供應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但考慮到世界經濟的支撐力有限,通脹拉動因素在7月之后已經有所減弱并消退,而石油涉及的產業面太廣,如果站上甚至站穩80美元/桶,將會沖擊到當前的國際經濟,近期突破80美元/桶的情況并不會成為常態。

              10月12日,IMF在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小幅下調0.1個百分點至5.9%,維持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4.9%不變。分析師認為,是高企的能源價格降低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

              呂建中指出,從需求側來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經濟復蘇勢頭良好,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等能源剛性需求快速增長。但是,供應側響應具有滯后效應,原油生產恢復和增產措施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能源生產跟不上能源消費,導致階段性供應短缺,引起油價大幅度上漲。

              “如果說疫情嚴重期間,全球石油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主要集中在需求側,那么現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正逐步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包括OPEC+的產量政策、全球能源綠色轉型、美國的貨幣政策以及部分產油國遭遇的極端天氣等,都會影響市場預期,甚至導致市場恐慌,未來國際油價很可能會繼續保持高位寬幅震蕩走勢?!彼f。

              挑戰

              受到國際油價一路走高影響,上周國內成品油市場出現年內最大幅度上調。

              金聯創提供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的數據顯示,國內92#汽油的批發均價本周已達到8822元/噸,創三年來新高;0#柴油均價達到7880元/噸,創四年來新高。

              廖娜告訴記者,近期國內成品油價格創出近期新高,柴油的價格漲幅比汽油明顯,主要受到限電導致柴油發電需求增多,以及柴油供給同比下降達到5.4%等因素影響,需要國內煉廠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柴油供應,同時還取決于當前限電情況的緩解。

              “金九銀十”為成品油傳統的需求旺季,今年恰逢多地拉閘限電,除了傳統秋收農忙領域及物流運輸消耗外,柴油在發電領域消耗明顯增多,在一些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人士看來,限電是推高柴油需求的主要原因。

              呂建中強調,國際油價已進入高位平臺期,將處于高位寬幅震蕩中,會對全球經濟恢復增長造成不利影響,我國作為石油消費和進口大國,也難免面對能源成本波動的壓力,需要把保障國內能源供應的一系列措施與應對國際油價高位寬幅震蕩結合起來,把近期能源保供與長期綠色低碳轉型結合起來,切實依靠深化改革和技術創新,實現我國能源行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發展。相關主管部門要在油價的寬幅波動中保持戰略定力,加大國內能源的勘探開發力度,推動綠色轉型和新能源的發展,并借此機會推動改革,市場中的相關各方應當做好應對油價寬幅震蕩的準備。(記者 張一鳴)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