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工人日報社評】技能比武需要全面升級應對新挑戰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時間:2021-10-19 08:33:49

              【工人日報社評】

              原標題:技能比武需要全面升級應對新挑戰

              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鄭莉

              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我國產業工人隊伍發生深刻變化。各級工會要主動適應變化,提升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上充分發揮產業工人的作用,引導廣大職工勤于鉆研技術,練就過硬本領,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

              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10月14日至16日在四川成都舉行。據10月17日《工人日報》報道,來自全國各地的529名能工巧匠在鉗工、焊工、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砌筑工等6個工種,展開終極比拼。最終,江蘇省代表隊的孟凡東、北京市代表隊的韓積冬、北京市代表隊的胡興盛、四川省代表隊的吳俊宏、江蘇省代表隊的蔡都、山東省代表隊的柏建喜分獲6個工種個人第一名。

              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是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已經走過18年的歷程,今年的大賽更是參與主辦部門最多、競賽工種最多、覆蓋行業最廣、參賽職工最多的一屆。這項技能比武活動被譽為產業工人的“全運會”——參加決賽的各工種選手都經歷了前期預賽的層層選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工種的最高水平。

              勞動和技能競賽是工會的傳統優勢、工作品牌。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已經成為展示勞動和技能競賽成果的重要窗口,通過層層開展技能比武,為廣大技術工人學技術、練本領、長才干搭建起重要平臺。據統計,前六屆大賽累計吸引6500多萬人次職工參加各個層次的比賽練兵活動;僅“十三五”期間,就有1.14億人次職工參加了各級工會開展的技能比賽活動,有405.6萬人次職工通過技能比賽晉升了技術等級。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選擇成為優秀技術工人。在本次決賽中,參賽選手平均年齡為34.4歲,高級工及以上占比超過一半,名列前茅的選手中有多名“00后”“90后”的年輕人。

              這樣的轉變得益于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努力。以承辦此次決賽的四川成都為例,從比賽場館懸掛的大國工匠巨幅畫像、1.5萬名產業工人和職校學生現場觀摩,到529位選手收到“5年內免費療休養和暢游成都”禮遇卡,每一處細節都在向勞動者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這樣的轉變更源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地工會在落實改革任務時舉措不斷,特別是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推動競賽同勞模評選、職稱評定、技術等級認定、工資收入、人員聘用選拔等相融合,在培養“高精尖缺”人才、提高職工待遇、拓展職業發展通道上求突破,為廣大產業工人成長成才和建功立業搭建平臺、提供舞臺。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我國產業工人隊伍發生著深刻變化?!?0后”“90后”成為產業工人的主體,以高學歷高職稱高收入為特征的“三高”群體和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就業的“三新”群體并存。他們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追求體面勞動、全面發展。與此同時,產業工人隊伍依然存在技能素質總體不高、結構不合理、技術工人總量不足等問題。

              這樣的現實要求勞動和技能競賽實現全面升級,不斷擴展內涵、更新方式、完善機制,發揮在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和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方面的積極作用。18年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堅持工種設置緊跟產業結構升級和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緊貼企業和職工隊伍實際。本屆大賽的工種就更好地適應了智能制造技術發展需要,體現了未來發展方向。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各級工會要主動適應變化,在提升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中,展現作為和擔當。特別是要不斷強化產業工人的創新能力,組織職工踴躍參加崗位練兵、技術交流、技能培訓、技術革新、技術協作、合理化建議等活動,拓展“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創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上充分發揮產業工人作用,引導廣大職工勤于鉆研技術,練就過硬本領,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