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能源危機陰云籠罩歐洲大陸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1-10-19 09:23:19

              【記者連線】

              原標題:寒冬將至 天然氣儲備不足(引題)

              能源危機陰云籠罩歐洲大陸(主題)

              從8月初到10月初,歐洲期貨市場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10月6日,反映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的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歷史最高紀錄的1937美元/千立方米。此后雖有下跌,但15日的期貨價格仍高達1247美元/千立方米。

              圖為“北溪-2”項目標識。 韓顯陽供圖

              經過去年寒冬和今年酷暑的大量耗費,歐洲的天然氣儲備水平目前難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寒冬。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會數據顯示,當前歐洲區域性天然氣庫存僅為滿負荷水平的74.7%,為10多年來最低水平,冬季能源儲備亟待補充。

              作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擁有40%的歐洲天然氣進口份額,被推到了這場危機的風口浪尖。此間能源專家指出,天然氣漲價陰云籠罩歐洲,不僅因為天然氣供需本身的失衡,更是由于俄羅斯、歐盟以及美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以及歐盟的能源轉型政策。

              俄羅斯拒絕為天然氣漲價“背鍋”

              面對歐洲天然氣市場期貨價格暴漲,美西方媒體的第一反應就是俄羅斯在利用“能源武器”教訓歐洲。

              客觀而言,俄羅斯的確在這次能源價格高漲中有盈利,但對所謂俄動用“能源武器”的指責,俄羅斯給予堅決駁斥。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10日刊發社論指出,能源價格上漲促使俄獲得了向國際社會施壓的額外杠桿,而美卻面臨失去戰略力量的風險。文章稱,歐洲的能源政策加劇了其對天然氣主要供應國俄羅斯的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無視歐洲政界加快生產的呼吁,導致美國的歐洲朋友遇到了大麻煩?!岸須狻备笨偛民R爾科洛夫預計,今年冬天將是寒冬,對公司有利。今年1月至9月,“俄氣”向非獨聯體國家天然氣出口量增長15.3%。在量價雙增的背景下,俄央行的國際貨幣儲備在9月1日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6208億美元。

              俄羅斯總統普京13日在“俄羅斯能源周”論壇全體會議上說,“即使在冷戰最困難的時期,俄羅斯也定時、持續地充分履行合同義務,向歐洲供應天然氣”。談及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原因,普京認為,一方面這是電力短缺的結果,因為過去“核能和天然氣發電處于主要地位時,未出現過此類危機”;另一方面,歐洲委員會的所有活動都致力于縮減長期合同,并轉向天然氣交易所的交易,顯然這一政策是錯誤的,這沒有考慮到天然氣市場的具體情況。他說,歐洲能源部門過去十年一步步埋下系統性缺陷,這是導致歐洲天然氣市場出現大規模危機的原因,西方國家“沒必要試圖將過錯轉嫁給俄羅斯”。

              俄外長拉夫羅夫8日則表示,當前的歐洲天然氣短缺,與歐盟委員會和美國阻撓“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等做法有關。他表示,在“北溪-1”和“北溪-2”的建設過程中,歐委會千方百計讓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的要求逐漸適用這兩個管道,“導致‘北溪-1’管道半負荷運行,‘北溪-2’也將如此”。他認為,是歐盟的能源和環保政策導致了現今的局面。此外,美方向德國等歐盟國家施壓不要采購俄羅斯管道天然氣,轉而去建設用于接受美國液化天然氣的終端站。如今終端站雖然建成了,美國卻把液化天然氣賣給了更能獲利的亞洲和拉美國家。

              為緩解天然氣漲價危機,俄羅斯主管能源工作的副總統諾瓦克日前建議,在快速獲得已建成的“北溪-2”壓送天然氣的許可的同時,歐洲國家應積極考慮增加“俄氣”在圣彼得堡電子交易平臺上的天然氣交易量。

              歐洲國家為俄羅斯“正名”

              作為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大國,德國面對劇漲的天然氣價也是力有不逮。聯邦政府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稱,德國儲氣設施僅注滿75%的空間,這比2015年天然氣危機時的儲存量還少。

              盡管如此,德國官方14日正式否定了有關俄不遵守天然氣供應合同的指控。德國聯邦議院經濟與能源委員會主席厄恩斯特表示,“聯邦政府沒有關于俄能源供應商不遵守合同義務的信息”。他認為,歐盟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原因,首先與市場向亞洲國家液化天然氣供應增加,進而導致對歐供應減少有關;其次,在去年冬天異常漫長的供暖季后,歐盟國家未能及時儲備天然氣;再次,歐洲當前實施的“脫碳”政策造成脫離化石燃料速度太快,同時未能確保其成員國在緊急情況下可獲得足夠可再生能源。最后,新冠病毒危機后的經濟復蘇,使能源需求增加。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則指出,對德國天然氣供應有重要影響的俄羅斯、挪威,今年夏季都對天然氣設施進行了技術改造,造成德國進口天然氣量減少,使短期內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

              德國《青年世界報》近日指出,俄羅斯在歐盟的能源危機中“無罪”。文章說,俄羅斯與此無關……“俄氣”遵守了供應合同的所有條款,但美國液化氣供應商今年前8個月的供應量減少了17%。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的真正原因之一,是美國將原本供應歐洲的液化天然氣轉賣給需求增加的亞洲。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稱,能源危機是歐盟應對氣候變化一系列政策所導致的后果,歐盟必須重新考慮減排目標。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則稱,歐洲國家現在正經受天然氣供應問題,“因為他們沒有及時與俄羅斯簽訂合同”。

              解決“天然氣荒”的鑰匙就在歐盟手中

              其實,歐洲“天然氣荒”并非無解,鑰匙甚至就在德國等歐盟國家手中,這就是已于9月10日全部完工的俄德“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

              德國能源監管機構——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近日宣布,已接受“北溪-2”運營公司的認證申請,將在2022年1月8日前,就該公司是否為獨立運輸運營商提出“決定草案”,并提交歐盟委員會審核。據悉,按照歐盟監管規定,天然氣生產商不得同時擔任輸送天然氣的管道運營商,而“俄氣”是“北溪-2”天然氣管道運營公司的唯一股東,因此該項目能否通過認證目前不得而知。正如厄恩斯特所說,“北溪-2”的盡早運營,對消除“天然氣荒”的烏云是巨大利好。但是,德國迫于美國、部分歐盟國家如波蘭,以及烏克蘭的壓力,對項目何時開始輸氣仍在猶豫。

              與“北溪-2”不同,經過“土耳其溪”輸送至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以及匈牙利等國的“巴爾干溪”管道滿負荷運行。天然氣價劇漲,讓塞爾維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價更加敏感。武契奇表示,塞爾維亞將盡最大努力請求俄給予“最有利的價格”。

              美及歐洲伙伴繼續“遏俄”

              在歷史和現實中,地處俄羅斯與德國、法國等國之間的波蘭,與俄羅斯一向不睦。不僅歷史上雙方發生過多次戰爭,在蘇聯解體加入北約后,波蘭更是美國實施反俄政策的急先鋒。

              波蘭氣候與環境部長庫爾圖卡15日表示,將要求歐盟檢查“俄氣”是否可能濫用其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他說,最壞的情形正在出現,“北溪-2”正在成為“俄氣”限制對歐洲天然氣供應而展開博弈的主題,“在下周召開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波蘭將非常強烈要求歐洲拒絕俄羅斯能源敲詐”。波政府此前還甚至宣布,因在建的“北溪-2”項目未獲得任何許可,應對“俄氣”處以76億美元罰款,并要求項目合作方30天內解除合同。

              此外,與波蘭同處相似地緣位置的波羅的海三國也認為,“北溪-2”是一個“赤裸裸的”地緣政治項目,旨在破壞歐盟和北約的安全,給俄更多在烏克蘭“自由行動”的權力,同時讓它擁有制約歐洲的杠桿。立陶宛外長甚至批評德國稱,柏林“正為了一己之私而損害10多個歐盟國家的利益”。

              此間觀察家分析指出,站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身后的其實是美國。美國也是國際天然氣出口大國,將歐洲作為其液化天然氣出口的主要市場。美國人擔心,一旦“北溪-2”項目成功運營,不僅將使歐洲國家減少進口昂貴的美國液化天然氣,還將使俄在同歐洲國家交易中獲取經濟、地緣利益,使美國意圖聯手部分歐洲國家推動的“遏俄”戰略無功而返。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本月初聲稱,俄擁有利用能源作為脅迫工具的歷史,現在又試圖利用歐洲對其天然氣的依賴作為地緣政治杠桿。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美政府沒有針對“北溪-2”項目實施制裁,但會有阻滯該項目運營的其他“小動作”。美國國會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就正在設法阻撓59名美國駐外大使任命的按時批準,試圖以此推動拜登對“北溪-2”項目采取更堅決的行動。

              (光明日報莫斯科10月18日電 光明日報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