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降低成本是能源危機下我國新能源行業首要目標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時間:2021-10-25 15:49:43

              原標題:降低成本是能源危機下我國新能源行業首要目標

              當前,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一系列供應鏈混亂的影響,全世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能源漲價的情況。歐洲電價一漲再漲,國內也出現了罕見的煤炭價格上漲的情況,中國煤炭價格在最近暴漲到了此前的兩倍。

              煤炭面臨“雙碳”和“保供”雙重挑戰

              10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主持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研究安排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各項重點工作。會議對下一步保供穩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二是穩定增加煤炭產量。三是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四是進一步落實發電供熱企業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在疫情、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進口政策、各地開采限制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煤炭供需結構發生了變化。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突發問題,例如電煤價格攀升、火電廠發電意愿不強,導致當前能源保供任務重?!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企業評價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周健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看來,煤價不斷上漲導致發電企業發得越多虧得就越多,發電企業缺少發電動力,所以電價改革就推出來了。動力煤的供需缺口也在進一步擴大,在煤炭價格高企不下、疊加“雙碳”目標進程壓力、國內煤炭資源開采受控、進口不太通暢的大背景下,煤炭價格大幅降價的可能性比較小。

              10月11日,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袁野帶隊赴內蒙古寶日希勒礦區調研督導,督導企業盡快釋放先進煤炭產能。

              據記者了解,當前,有關方面有力有序推進落實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9月底以來,已核增一批生產煤礦,日均產量已比9月份增加了120萬噸以上,10月18日的日產量已超過1160萬噸,創今年新高。

              當前的實際情況是:一方面要求堅決落實“雙碳”目標;另一方面又要將今年冬天明年春天能源保供任務納入考核。

              “一段時間內政府調控側重于‘雙碳’目標,現在要向‘雙碳’目標和‘保供’并重轉變,根本在于提升新時代政府對能源市場的治理能力。”周健奇表示。

              在周健奇看來,對煤炭企業而言,雖然本身并不是典型的高碳行業,卻是高碳鏈條的源頭,屬于被動的一方。在既要堅決落實“雙碳”目標又要將今年冬天明年春天能源保供任務納入考核的現實情況下,主要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正確領悟國家“三新一高”的發展思想,合理安排生產,做好穩產保供的本職工作。

              第二,應對供應鏈溯源主動作為,切實強化供應鏈管理水平,與電廠合作共同降低電廠的燃煤發電成本,包括煤電低碳化成本,從中長期看穩定市場對雙方有利。

              第三,認清低碳化的大趨勢,注重市場預測,做好市場風險防范。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342人認為當前煤炭供應模式不適應高質量發展新需求,278人認為市場煤、計劃電短期內仍不會有大的緩解。

              “向高質量發展的我國經濟,不能再走以前的高耗能、低產出的資源廉價、低效利用的老路了,我國的燃煤火力發電效率也需要向國際上的發達國家水平努力,能源電力的生產和利用也需要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這種能源消費轉型帶動和促進的就是要降低能耗、鼓勵節能和產業升級,把GDP的單位能耗控制住然后再降下來,進而達到能源高效利用和高效產出的效果?!逼詈+|表示。

              風電、光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體能源

              近年來,隨著風能、光伏技術發展的成熟,風電、光電已經成為我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在“雙碳”的目標下,我國能源結構將逐漸由化石能源為主導向清潔能源過渡,風電、光電的發展對于能源領域節能減排、深度脫碳、提高利用效率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應該看到風、光發電存在不穩定性,但相比傳統能源的優勢也很突出。能源供應依靠的不只是生產企業、電力企業,更是一張網。從理論上講,節點多,類型多,散點分布廣,其實是有助于網絡的穩定性和柔韌性的,對市場主體也有利?!敝芙∑姹硎?。

              記者了解到,10月17日,“風電伙伴行動·零碳城市富美鄉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活動共有118家城市政府代表,600多家風電企業參與,儀式上發布了風電伙伴行動具體方案,方案明確,力爭2021年年底前啟動首批10個縣市總規劃容量500萬千瓦示范項目?!笆奈濉逼陂g,在全國100個縣,優選5000個村,安裝1萬臺風機,總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為5000個村集體帶來穩定持久收益,惠及農村300萬人以上。

              風電、光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體能源,風電、光電不僅是零碳電力,也正在成為最具經濟性的能源,在地方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

              在祁海珅看來,新能源要快速發展,國家最近也推出了“風光大基地”項目計劃,發展力度空前強大。新能源發電發展不能一蹴而就,穩步推進才是王道。電網的穩定性和新能源發電出力的友好性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升,是需要包括應用儲能技術在內的多種電力調度管理方法和措施,來綜合協調運行的。

              有觀點認為,為應對“雙碳”目標,應大規?;謴蛯夥刃履茉葱袠I的補貼以促進新能源等快速發展,對此觀點應如何看待?

              周健奇表示,涉及到補貼,未必是大規?;謴?,可以適當提升分布式戶用光伏的補貼,用以補貼市場,以市場化的方式釋放消費潛力。我國家庭用電享受交叉補貼,補貼戶用光伏很可能從整體上是降費的。

              調查結果顯示,有231人認為應在全國范圍內推進分布式光伏,占比為43.34%。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9月新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14.23萬千瓦。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1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為1167.59萬千瓦。

              “已經平價上網的光伏發電產業不能再向國家要補貼了,國家財政補貼了十年左右,力度和時間周期都已經很到位了。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發電效率才是包括風力發電在內的新能源行業的最基本的追求和行業發展的動力,不能再走回‘吃補貼’的老路了?!逼詈+|表示。(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呂紅星)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