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福建霞浦海參:從“討價還價”到“自主定價”

              來源:福建日報 時間:2021-11-01 12:17:31

              原標題:霞浦海參:從“討價還價”到“自主定價”

              日前,《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21版正式發布。根據年鑒統計,2020年,我省海參養殖面積2.2萬畝,產量2.8萬噸,我省海參以1273公斤的畝產量位列全國首位。

              我省最具代表性的“北參南養”的主產區就在霞浦。2021年,霞浦縣海參總產量達3.5萬多噸,約占全國海參產量的30%,占我省的90%,產值50億元左右,被譽為“中國南方海參之鄉”。近年來,霞浦大力發展海參的養殖、精深加工開發、產銷對接機制創新、本土品牌化建設等全產業鏈模式,逐漸成為全國海參產業的風向標。

              南參因何而折

              “近期,平均每天有兩車海參發往山東、大連等地,日銷售額達兩三千萬元?!毕计忠盀乘a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豐霞說。得益于適宜的水質環境、氣候條件,霞浦出產的海參個頭大、肉質厚、口感好、干海參泡發率高,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從2003年開始,霞浦漁民自發少量養殖海參,到了2009年左右,海參養殖已形成一定規模?!毕计挚h海洋與漁業局主任科員陳順滿說,2010年,霞浦依托南方溫差的養殖優勢,縮短海參生長周期,形成大規模的海參養殖,“北參南養”打破了中國海參市場格局。

              彼時,霞浦海參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苗種供應和海參銷售上幾乎完全依賴于北方,當地養殖戶只承擔了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的中間養殖環節。霞浦海參的苗種和市場“兩頭在外”,一旦規模過度擴張,產業利潤必將受到供求關系制約。

              就在2012年,整個霞浦海參產業慘遭“滑鐵盧”。2011年秋季,霞浦海區海參放苗量大幅增加,苗種價格從每公斤160多元飆升至270元左右,創歷史新高。而2012年春季海參上市后,成品參收購價從上一年的每公斤180多元一路跌至120多元。一方面是成本暴漲,一方面是價格猛跌,致使當地90%的海參養殖戶虧本。

              陳順滿曾到溪南鎮東安海區走訪養殖戶,“隨機找了6戶養殖戶,都是虧本的。其中有一戶投資了300多萬元,除去固定資產折舊等,投資基本打了水漂”。

              為何霞浦海參品質很好,卻賣出了“白菜價”。究其根本,首先,品牌推廣不夠、購銷渠道單一、加工規模較小、養殖戶資金不足、自有苗種繁育進程滯后等因素,制約了產業發展;其次,由于分散的養殖戶對外界供求信息不了解、缺少可靠的參考價格,往往迫于銷售壓力而不敢與北方經銷商討價還價,最終只能按經銷商的報價賣出海參。

              結果,盡管霞浦已是南方最大的海參生產中心,獲得了生產的主導權,但是并沒有掌握貿易的主導權,海參定價權更是牢牢掌握在北方經銷商手中。

              夾縫中求生存

              霞浦海參產業,如何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信息、渠道、資金便是關鍵。2012年,霞浦縣將海參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牽頭組建霞浦南方海參產業協會,通過收集、發布海參價格走勢、供求信息,及時幫助養殖戶預判市場,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影響。

              拓寬銷售渠道,是霞浦海參產業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爸跋计仲u的都是鮮參,一到時間必須賣掉,而北方不需要考慮海參度夏的問題,銷售以活參和干參為主?!标愴槤M說。根據南北海參的差異性,霞浦縣成立了永昌海參交易中心,也是中國南方第一個拉缸鹽海參交易中心。

              與此同時,在政府協調下,民生銀行在霞浦推出5000萬元小額聯保。有了資金保證,養殖戶可以安心將海參放在冷庫,等待行情上漲時再出售。

              結果,當年全縣活參總體交易量減少30%,銷售價格反而同比提高10%,養殖戶總收入增加了12%,霞浦海參產業由此躍上了新的臺階。

              “南參熱”漸成大勢

              “去年夏季持續高溫,海參產量下降,在市場供應規律下,海參價格觸底反彈。今年,霞浦海參最初定價為每公斤130元,隨著行情上揚,售價甚至突破180元?!标愴槤M說,北方海參采捕上市后,基本以霞浦海參價格作為參照,或者在此基礎上加價幾元。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近3年來,霞浦逐漸代替北方掌握了全國海參定價權,不僅在海參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提價將新增成本傳導給下游,而且不影響銷量。除了因為霞浦海參上市早、北方大規格成品參比較缺乏,還得益于霞浦采取了一系列行動,讓整個海參銷售市場開始認同霞浦海參。

              為解決海參精加工短板、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霞浦縣與科研單位開展合作,引導龍頭企業研發即食、保健等海參新產品,推出全國首個壓片工藝“海參片”。

              為打破長期依賴北方市場的局面,霞浦創建全省首個集海參產、供、銷于一體的海參產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合,引導霞浦海參企業進軍網絡商務市場。平臺上線運營以來,交易額達1.5億元。

              為打響“霞浦海參”品牌,霞浦構建三合一新媒體宣傳矩陣,舉辦“中國・霞浦海洋產業發展研討會”等活動。2019年霞浦縣獲得“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是繼“霞浦海參”獲得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福建省十大漁業品牌之后又一“國”字號區域品牌。如今,海參產業進入南北全面融合階段,南參已成為全國海參“一盤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顏晨曦)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