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中歐班列:從經濟之路到命運紐帶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時間:2021-11-02 02:46:13

              原標題:用滾滾車輪連接起廣闊的歐亞大陸,用開放、包容的心態,見證著新時代與新征程(引題)

              中歐班列:從經濟之路到命運紐帶(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通訊員 杜攀

              10月19日,波蘭中西部城市波茲南。從中國重慶始發的班列順利抵達,上面滿載著長安民生物流公司運往當地的貨物——41個集裝箱的液晶電視半成品、液晶顯示板和主板。

              成都鐵路局集團公司興隆場編組站調車員正在進行中歐班列解編作業。周時帆 攝

              中歐班列始發站——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周時帆 攝

              近兩年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國際貨運遭受重創,但中歐班列卻持續保持高位運行,連續1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9月份,中歐班列開行1269列,運送1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和16%。

              發展機遇,中外共享

              51歲的王成華,在物流行業摸爬滾打了30年,見證了重慶物流業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作為長安民生物流公司國際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他更是對中歐班列的“前世今生”如數家珍。

              1990年,王成華從南京海運學校畢業進入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名船員。

              王成華告訴記者,那時候重慶的物流環境與現在根本無法相比:“全市只有兩家船舶運輸公司,陸路運輸公司也屈指可數。不要說去海外了,就是運輸一批貨物到沿海城市,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P>

              10年前,首趟“渝新歐”專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16天后抵達德國杜伊斯堡,一條新的國際鐵路大通道全線開通。

              這是一條改變時空和歷史的道路。它把廣闊的歐亞大陸連接在一起,讓歐亞板塊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島”。

              2016年,“渝新歐”專列被整合進“中歐班列”品牌。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4萬列,30多個中國城市可以便捷地將商品送往歐洲21個國家和地區。

              王成華曾在重慶九龍坡碼頭工作過。在他的印象中,當時全市只有散貨碼頭,運行效率十分低下。

              現在,長安民生物流擁有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備件物流、國際物流、新生態物流和非汽車物流6大業務板塊,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汽車物流企業。

              “可以說,長安民生物流發展到如今的體量,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更直接受益于‘一帶一路’以及中歐班列的開行?!蓖醭扇A表示。

              “國外對中歐班列同樣非常感興趣,市物流辦每個月都要接待國外公司來考察,希望中歐班列可以在他們的城市設站?!敝貞c市政府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以俄羅斯為例,如今我們在托木斯克州阿諾市已建立了工貿合作區,中歐班列同樣給當地帶來可觀的效益和更多發展機遇?!?/P>

              經濟之路,命運紐帶

              目前,中歐班列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日益活躍,國家間鐵路、口岸、海關等部門的合作日趨密切。這些有利條件,為“一帶一路”戰略中將絲綢之路從原先的“商貿路”變成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起到重要作用,帶動了沿線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

              在TCL波蘭工廠,中歐班列對其現有生產組織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全球流動的即時生產”:原料配送時間成本降低、供應鏈時長縮短;原材料基本做到“零庫存”;市場響應能力和效益的提升;生產更加準時化、精益化,產品品質和多樣化程度提升……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成為貫通中歐、中亞供應鏈的重要運輸方式,源源不斷為中歐、中亞輸送重要物資,有力、高效地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抗疫合作,成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

              作為最早參與者之一,重慶市沙坪壩區物流辦黨組書記李波說,中歐班列吸引了越來越多沿線國家企業的主動關注和參與,他們看到了參與中歐班列項目帶來的機會,并把這種機會不斷擴展開去,進一步提升了中歐班列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中歐班列行業發展已從初期追求發運數量,轉變為現階段注重發展質量?!?/P>

              中歐班列,發展可期

              “渝新歐”的開通,加上長江黃金水道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無縫銜接,重慶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初步形成,兩江新區也在加快建設成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

              王成華以重慶至新加坡貨運為例說,陸海貿易新通道開通后,公司的貨物通過鐵海聯運到達新加坡的最快時間僅需要8天左右。而在中歐班列(重慶)開通以后,物流更可以直接到達歐洲的中心——德國杜伊斯堡,時間僅需要16天至18天。

              據重慶兩江新區宣傳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重慶果園港通過長江黃金水道連接太平洋,開辟了190多條國際線路,可通達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只是重慶。近日,裝載41個集裝箱白俄羅斯乳基粉的中歐班列(成都)順利抵達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標志著中歐班列正式搭建起了成都與明斯克的雙向運輸和貿易通道。

              成都鐵路局集團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增加,鐵路部門加大傳統集裝箱班列開行數量的同時,也在開行適應各地區運輸的冷鏈運輸、汽車運輸專列等。其中冷鏈運輸不僅擴大了班列運輸品類,也使不同地區人們能夠品嘗到異域風味美食。

              2016年以前,法國南部城市里昂還從來沒有直接來自中國的鐵路集裝箱。

              隨著武漢至里昂班列的開通,5年多時間里貨物貿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從武漢發往里昂的機械、電子和文化用品,從法國發回中國的葡萄酒以及各種各樣的農產品,都成為中法陸地貿易和中歐陸地貿易的“見證者”。

              隨著發貨量以及實載率的逐年遞增,法國“往東看”、歐洲“往東看”的聚焦越來越明顯,中歐班列作為新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對中國更加融入世界,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