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證券日報:營銷員隊伍持續失血“摁住”了保險股反彈?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1-11-03 14:57:29

              投資者翹首以盼的三季報不僅沒能提振保險股,還給了200余萬戶股東一記重拳。三季度,A股五大險企合計凈利同比下滑36.6%,其中兩家凈利同比下滑更是超過50%。

              五大險企三季報發布后,本來出現了些許反彈跡象的保險股K線圖又被“摁了下去”,首個交易日(11月1日)保險板塊大跌5%。今年以來截至11月2日,保險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分類)已跌去39%,跌幅位列A股各行業第一,這在保險板塊歷史表現中極為罕見。

              面對陰跌不止的保險股,諸多疑問縈繞在投資者心頭:保險業今年到底怎么了?保險股何時觸底反彈?當下抄底還是割肉?諸多困惑都指向一個問題:行業基本面怎么了?

              要回答上述問題,就要先理解國內保險業經營規律,通俗講,險企利潤由承保端和投資端這兩大“輪子”驅動,對應著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兩大“輪子”相互促進時,險企業績方能持續增長。但今年,內外部因素導致這兩大輪子均“行駛緩慢”。

              從承保端看,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及疫情影響,居民對長期大額支出及非必需品開支更為謹慎,作為可選消費的保險,遭遇極大增長壓力。另外,面對突如其來的新經濟環境,險企未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產品供需錯配問題突出,行業保費增速持續低迷。

              從投資端看,目前險資的配置格局是“固收為主權益為輔”,但固收資產投資收益與利率掛鉤,今年利率持續走低給險資帶來極大挑戰。同時,今年權益市場波動加劇,險資降低了權益倉位,通過權益市場獲取超額收益顯得較為困難。

              因此,保險股要觸底反彈,承保端與投資端要先有起色。不過,受制于險資資產配置格局,險企短期內通過投資端提升經營業績也頗為困難。

              但險企在承保端大有可為。近年來,在行業保費中,人身險占比超過七成。同樣,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人身險也貢獻了超過七成的保費與利潤。因此,人身險業務觸底反彈是保險股出現拐點的重要先行指標。進一步分析,上市險企人身險業務要反彈的一個關鍵指標是保險營銷員數量企穩,尤其是優質保險營銷員數量穩步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哪家險企能快速夯實優質保險營銷員隊伍,就能最快走出困境。

              但隨著保險營銷員收入下滑及險企主動“清虛”,今年以來,上市險企合計營銷員數量二季度末較去年末銳減82萬人,較2019年末減少110.6萬人。三季度營銷員進一步流失,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營銷員數量分別為70.6萬、98萬,較二季度末分別下降19.5%、14.8%。

              營銷員快速流失壓制高價值業務增速。數據顯示,因人力流失,頭部壽險公司第三季度長期期交業務及新業務價值均出現負增長,個別險企新業務價值同比下滑超過30%。此外,大量營銷員流失后,留下許多孤兒保單,孤兒保單續保率普遍較低,這需要險企計提較多準備金,進一步壓制險企利潤增速。

              因此,險企當下除了要在投資端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提升投資能力之外,更要在承保端盡快變革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刷新保險營銷員組織架構、考核體系、激勵機制等頂層設計,以彌補巨量保險營銷員流失后的產能“窟窿”。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