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前三季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突破7000萬 兌付客戶收益6400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1-11-05 08:57:42

              近日,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發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財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三季度,市場新增理財投資者987.98萬人。前三季度,持有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達7125.71萬人,較年中增長16.10%;在投資收益方面,三季度理財產品兌付投資者收益2263億元。今年以來,截至9月底,銀行理財為投資者帶來6400億元的投資收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理財市場繁榮源自老百姓理財意識增強,理財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需求。同時,理財市場規范化給投資人帶來的信心激發理財熱情。

              銀行理財產品

              存續規模近28萬億元

              2021年三季度,共305家機構新發理財產品1.17萬只,募集資金規模達31.87萬億元。截至9月底,共337家機構發行存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元,同比增長9.27%。

              具體來看,單只理財產品募集規模平均6.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56億元,增幅為9.1%。隨著轉型過渡期收官在即,凈值型產品規模穩步上升,占比達86.56%,較去年同期提高26.08個百分點。同時,新產品規模穩步增加,老產品加速退出,理財市場轉型進程有序推進。

              隨著理財業務轉型與理財公司發展,理財公司市場份額占比穩步增加,達48.97%,成為理財市場絕對主體。2021年三季度,上海銀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貝萊德建信發行首只理財產品。截至9月底,理財公司共獲批籌建29家,其中21家正式開業,產品存續規模達13.69萬億元,較年中增長36.75%,同比增長2.75倍。

              銀行理財產品在產品期限、運作模式等方面不斷優化,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據悉,9月份,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357天,同比增長44.98%,產品期限的延長有利于理財資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產業與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同時,理財產品持續為我國實體經濟增添助力,截至9月底,投向債券類資產20.45萬億元、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3.16萬億元、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1.10萬億元,實現理財資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效對接。

              盤和林表示,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未來理財產品推進的方向,一方面,凈值型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能夠很好地防止金融機構風險積累;另一方面,凈值型理財產品在運行過程中信息高度透明,能夠讓投資人一目了然,防止因信息不對稱損害投資人利益。當前銀行凈值化產品已接近9成。由此可見,銀行可如期實現凈值化管理。

              投資者數量和投資收益

              顯著提升

              今年以來,理財投資者人數持續增長。2021年三季度,全市場新增理財投資者987.98萬人。截至9月底,持有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達7125.71萬人,較年中增長16.10%。其中,個人投資者達到7096.84萬人,較年中增加982.75萬人,占比高達99.59%;機構投資者28.87萬個,較年中增加5.23萬個,占比0.41%。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市場投資者數量不斷增長可以從三方面因素來看:產品層面看,機構針對各類理財需求及行業熱點適時推出相應理財產品,不斷提升投研水平,積極打造理財“精品”;營銷層面看,機構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推介方式,靈活運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型傳播方式,提升廣大投資者對機構品牌的認可,以及增強相應理財意識;客戶層面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也使得更多人能夠考慮理財等投資方式。

              銀行理財投資者隊伍迅速壯大的同時,銀行理財投資收益顯著提升。2021年三季度,理財產品兌付投資者收益2263億元,其中銀行機構兌付投資者收益1671億元,理財公司兌付投資者收益592億元。今年1月份-9月份理財產品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6400億元。

              同時,投資者的購買體驗有所提升。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僅從投訴量的指標來看,銀行理財業務的服務質效逐步改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涉及理財類業務的投訴共計4334件,同比減少59.2%,占投訴總量的5.1%,而去年二季度該業務投訴占比高達15.8%,此后該業務投訴連續多個季度出現下降。

              盤和林認為,由于資管新規促進金融機構在理財資管業務上進一步合規化,提高理財產品信息透明度,從而減少糾紛。同時,對影子銀行的一系列防范政策,也讓部分不合規的理財資管產品退出市場。

              “主要是因為銀行業機構從源頭改善了客戶服務,例如,針對理財業務服務‘查漏補缺’,傾聽客戶意見和建議;另外,銀行業機構在內部進一步完善客戶投訴及糾紛解決機制?!碧K筱芮表示。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