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錨定綠色金融和數字化轉型交通銀行多措并舉謀求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21-11-08 11:58:06

              上市銀行三季報披露已收官,其中交通銀行(以下簡稱交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2.10%,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7.85%,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交出這份答卷的背后,是交行一直以來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并根據自身優勢找準定位謀求高質量發展。作為唯一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國有大行,交行近年來以發揮上海主場優勢作為突破點,通過加快綠色金融業務布局和發力數字化轉型來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爭做“長三角龍頭銀行”。

              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雙碳目標

              在“雙碳”目標下,發展綠色金融正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長期戰略目標。

              交行行長劉珺表示,“中國每年需增加2萬億-5萬億元融資金額支持低碳轉型。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將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發展。交行把發展綠色金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動抓住其中機遇,提升ESG市場形象。這既是落實國家關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的明確要求,更是交行踐行本行戰略、加快打造特色品牌的重要抓手?!?/p>

              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按照人民銀行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口徑,交行境內行綠色貸款余額4088.1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59.03億元,增幅12.65%。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58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28億元。

              此外,今年以來,交行積極探索碳金融業務創新,將綠色信貸擴展至含碳金融的綠色金融,明確把發展綠色金融作為長期戰略,積極支持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等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融資需求。

              截至目前,在碳金融業務方面,交行已經探索和展開了相關業務。

              一是承銷碳中和債。3月30日,交行牽頭主承銷的11.15億元三峽新能源“碳中和”資產支持票據(碳中和債)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本次產品系交銀集團首單“碳中和”概念固定收益類產品,也是全市場首單以國家新能源補貼款作為底層資產的“碳中和”ABN。

              二是探索“碳普惠”業務。5月,交行聯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長三角地區首筆碳配額質押融資。該筆業務是基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配額系統發放的首筆融資,也是長三角地區首筆以碳排放權質押作為增信措施的貸款。8月,交行將碳排放權質押融資從試點地區拓展到試點地區外,青島分行落地了系統內首筆全國碳排放權質押“碳普惠”融資業務。

              三是開展“零碳網點”實踐。9月,交行花都分行完成187噸國家核證資源減排量注銷,實現2020年和2021年全年因辦公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碳中和目標,榮獲網點“碳中和”證書,是廣州首家銀行業“零碳網點”。

              發力數字化轉型

              今年8月份,交行編制了《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時期(2021-2025 年)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提出了愿景藍圖。圍繞交行“十四五”規劃總體要求,聚焦價值創造,深化數字化轉型,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驅動建立數字化競爭優勢。明確交行“十四五”期間金融科技發展愿景“POWER”:平臺(Platform)、開放(Open)、智能(Wise)、企業級(Enterprise)、重塑(Reinvent)。

              平臺。就是加速金融科技研究與應用,提升自主、可控的科技能力,建設行業領先的新技術平臺,加速科技進階發展。

              開放。就是秉承開放合作共贏原則,推動技術開放與業務開放,依托創新場景金融建設,打造G-B-C-F 端多元聯動的生態平臺,強化開放銀行驅動的模式創新與服務延伸,讓金融服務無處不在。

              智能。深挖數據資產價值,以人工智能為引領,融合各項金融科技技術與創新,打造智慧大腦,深化數字化經營,成就核心競爭力。

              企業級。就是構建企業級架構,聚焦企業級業務能力提升,形成靈活、可復用、組件化的技術架構,打破部門邊界,支持集團聯動,實現業技深度融合,為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重塑。通過金融科技持續創新與價值釋放,重塑業務流程、客戶體驗、產品服務、營銷展業、運營管理、風險防控、業務模式,建設數字化新交行。

              交行相關負責人解釋,交行數字化發展措施主要有三方面內容: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集團數據管理與應用體系,做強企業級數據治理,打造集成整合、高效復用、即時賦能的數據服務;二是持續提升生態系統構建能力和服務質量,大力推進跨界生態開放融合,更加注重各類特色場景建設的完整性和系統集成;三是促進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利用數字化這一“敲門磚”,同步促進業務流程和制度的同步快速迭代,實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

              建設長三角龍頭銀行

              今年年初,交行出臺了《“長三角龍頭銀行建設”行動方案》,推出了包括做強普惠金融(“大普惠”概念,不僅包括服務小微企業,還包括通過對城市治理、鄉村振興,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觸及更多客戶及場景,打造多元聯動生態場景,實現批量獲客),做強貿易金融,做強科技金融,做強財富金融,發揮核心重點區域創新引領示范作用,探索建立一體化、差異化的經營管理體制機制等六大方面20個重點子項目,落實了責任部門和單位,按照時間表穩步推進。

              在具體的業務指標方面,交行對城市居民覆蓋率、AUM、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普惠小微貸款、信用卡等重點業務設定了量化目標。比如,目標在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居民覆蓋率從目前的約14%提高到17%-18%,管理的個人AUM復合年化增長率不低于20%,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量力爭達到5000戶。

              今年前三季度,交行長三角區域業務發展勢頭良好。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經營利潤貢獻度提升。中報顯示交行長三角利潤貢獻占比超過45%。二是信貸資源投入加大。截至9月末,長三角地區貸款余額增幅13.23%,高于集團貸款平均增速2.67個百分點。三是四大特色業務領域新動能加快培育。三季度長三角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幅超過20%,普惠兩增口徑貸款增幅超過40.88%。四是資產質量良好。區域分行不良率1.27%,低于境內行平均不良率近30個基點。

              交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交行建設長三角龍頭銀行的主要舉措包括,一是推動集團各項創新支持政策、項目資源在區域內,特別是上海主場優先試點落地。推動加大對上海市分行放權賦能力度。二是加快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加快區域分行科技金融專業經營團隊建設,拓展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的科技金融客戶。三是著力發揮長三角管理總部牽頭經營和營銷優勢,對接政府牽頭部門和項目主體,抓緊長三角一體化重點項目的落地。四是建立健全自貿金融、跨省通辦、科技金融等重點業務的相應機制和專班,推動產品服務創新,提升市場占有率。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