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三方平臺切斷民營銀行業務承壓:個別存款下降30% 自營渠道建設仍薄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1-11-09 17:58:30

              監管部門規范地方法人銀行在第三方平臺存款業務后,個別民營銀行存款余額出現大幅下滑,寄希望自營業務承接但基礎薄弱。

              日前,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公開的19家民營銀行之一的華通銀行評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總資產為167.97億元,較2020年末的226.02億元下降25.68%;存款余額由2020年末的144.41億元降至99.35億元,降幅31.20%;貸款余額由2020年末的125.02億元降至103.59億元,降幅17.14%。

              另一家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存款余額為278.52億元,較去年末增加42.37億元,但較6月末的291.32億元減少12.8億元,降幅4.39%。

              對于華通銀行存貸款規模的同時出現大幅下滑,東方金誠表示,該行成立時間較短,其獲客引流主要依靠互聯網金融平臺,但隨著互聯網存款新規發布后,地方法人銀行異地攬儲被限制,該行存貸款規模有所下滑,戰略落實面臨較大的挑戰。

              “受限于品牌知名度和網點分布,民營銀行存款業務競爭力不強,依靠互聯網平臺合作高息攬儲資金成本也較高。預計2021年民營銀行的業務擴張受阻,增速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渠道類存貸款產品規模將大幅收縮,民營銀行在業務擴張、未來盈利等各方面將持續承壓?!睎|方金誠同時表示。

              部分銀行監管壓力凸顯

              資料顯示,華通銀行開業于2017年1月,是福建地區首家民營銀行。依托互聯網平臺渠道引流,華通銀行存款規模增長速度較快,2018末至2020年末,該行存款余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7.11%,其中儲蓄存款為主要增長來源,截至2020年末,該行儲蓄存款占比 81.78%。

              “由于缺乏線下網點布局以及存款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華通銀行線下儲蓄存款拓展難度較大。為拓寬存款來源,該行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吸收線上個人存款,將存款產品通過該類渠道進行推廣與銷售。除外部互聯網引流渠道之外,該行通過華通銀行APP客戶端等方式攬儲,并在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渠道存款的過程中,逐步轉化部分平臺客戶成為自營APP客戶?!睎|方金誠披露。

              今年1月,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營網絡平臺提供營銷宣傳、產品展示、信息傳輸、購買入口、利息補貼等服務。自此,地方法人銀行在第三方平臺存款業務開始壓縮。

              東方金誠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通過互聯網吸收的個人定期存款余額89.39億元,較年初減少近28億元,其中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吸收的個人定期存款81.78億元,占比達91.49%,自營渠道建設薄弱。

              東方金誠表示,整體來看,未來華通銀行異地存款監管壓力將顯著上升。同時,該行聘請外部咨詢公司進行戰略調整,目前已進入“清存量”的調整階段;以及該行主要股東綜合實力很強,能夠在業務拓展等方面為該行提供較強的支持。

              “由于線上異地存款政策趨嚴,該行調整發展戰略,由線上轉為線下,但其區域市場競爭力弱、存款轉型難度大,對公存款占比偏低等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預計存款規模較2020年將下降?!睎|方金誠認為。

              整體來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獲悉,在監管部門規范商業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吸儲行為后,銀行業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吸收的個人存款余額不斷壓降,截至6月末余額為4043億元,較1月份下降1260億元。

              此外,從網商銀行、億聯銀行三季報來看,這兩家民營銀行存款余額未出現環比下降的情況,但增速較往年也出現了下降。

              設立存款經紀業務牌照無望

              對于第三方平臺存款業務被規范后,是否有必要設立存款經紀業務牌照的討論。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日前在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表示,從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外部約束、微觀監管的有效性、投資者成熟度以及風險處置機制情況看,目前我國不宜設立存款經紀牌照開展經紀存款業務。

              孫天琦指出,中小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高息攬儲,加劇資產端風險;高風險中小銀行的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存款約占全國的一半,一定程度上呈現“劣幣驅逐良幣”、檸檬市場效應。

              “大型互聯網平臺向金融機構收取導客引流費或者信息服務費,推高了融資成本,在有的案例里面大型互聯網平臺導客引流費或者信息服務費大概是6%、7%,實際上銀行的貸款利率是4%、5%,所以整個實體經濟和企業的融資成本里面,大型互聯網平臺占了很大一塊?!苯衲?月,銀保監會消保局局長郭武平指出。

              事實上,三方平臺導客引流費高企的問題已經在不少銀行財報中已經披露出來。以華通銀行為例,東方金誠表示,以業務構成來看,存貸款利息凈收入是該行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投資收益對營業收入貢獻度較低。“除此之外,該行線上存款獲客引流費較高,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負,對營業收入形成一定侵蝕?!?/p>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今年上半年華通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為-0.23億元、-0.85億元、-0.56億元。

              “由于第三方平臺引流費用和科技研發費用高企,民營銀行整體創利仍處于較低水平。截至2020年末,民營銀行總資產回報率0.60%,凈資產收益率7%,分別低于同業平均水平0.17和2.48個百分點,部分互聯網型民營銀行盈利表現更好?!睎|方金誠表示。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