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意外下調 USDA凌晨放利好 豆類期貨全線收漲

              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2021-11-10 08:58:29

              USDA 11月月度供需報告意外下調2021/2022年度美豆單產至51.2蒲式耳/英畝,大豆產量預期44.25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23億蒲式耳。截至今日凌晨收盤,美豆漲2.08%,美豆粕漲3.17%,美豆油漲0.91%,美糖跌0.15%,美棉漲1.89%,美玉米漲0.63%,美麥漲1.86%。

              備受市場關注的USDA11月月度供需報告今日凌晨出爐。美豆單產和產量、美豆期初和期末庫存、南美天氣對大豆產量的影響是本次報告市場關注的三個焦點問題。

              美豆單產意外下調

              USDA11月月度供需報告顯示,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種植面積預期8720萬英畝,10月預期為8720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收獲面積預期8640萬英畝,10月預期為8640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單產預期51.2蒲式耳/英畝,10月預期為51.5蒲式耳/英畝,環比減少0.3蒲式耳/英畝;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產量預期44.25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44.48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23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總供應量預期46.96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47.19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23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壓榨量預期21.9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21.9億蒲式耳,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出口量預期20.5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20.9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4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總消耗量預期43.56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43.99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43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期末庫存預期3.4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3.2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2億蒲式耳。

              玉米供需報告數據顯示,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種植面積預期9330萬英畝,10月預期為9330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收獲面積預期8510萬英畝,10月預期為8510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單產預期177蒲式耳/英畝,10月預期為176.5蒲式耳/英畝,環比增加0.5蒲式耳/英畝;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產量預期150.62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50.19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43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總供應量預期163.23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62.8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43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總消耗量預期148.3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47.8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5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玉米期末庫存預期14.93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5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07億蒲式耳。

              豆油供需報告數據顯示,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油產量預期255.35億磅,10月預期為255.35億磅,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油總供應量預期281.62億磅,10月預期為280.48億磅,環比增加1.14億磅;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油總消耗量預期262.5億磅,10月預期為262.5億磅,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油期末庫存預期19.12億磅,10月預期為17.98億磅,環比增加1.14億磅。

              豆粕供需報告數據顯示,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粕產量預期5170.9萬短噸,10月預期為5165萬短噸,環比增加5.9萬短噸;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粕總供應量預期5250萬短噸,10月預期為5250萬短噸,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粕總消耗量預期5210萬短噸,10月預期為5210萬短噸,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豆粕期末庫存預期40萬短噸,10月預期為40萬短噸,環比持平。

              小麥供需報告數據顯示,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種植面積預期4670萬英畝,10月預期為4670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收獲面積預期3720萬英畝,10月預期為3720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單產預期44.3蒲式耳/英畝,10月預期為44.3蒲式耳/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產量預期16.46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6.46億蒲式耳,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總供應量預期26.06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26.16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10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總消耗量預期20.23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20.36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13億蒲式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小麥期末庫存預期5.83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5.8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03億蒲式耳。

              棉花供需報告數據顯示,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種植面積預期1119萬英畝,10月預期為1119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收獲面積預期992萬英畝,10月預期為992萬英畝,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單產預期880磅/英畝,10月預期為871磅/英畝,環比增加9磅/英畝;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產量預期1820萬包,10月預期為1800萬包,環比增加20萬包;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總供應量預期2135萬包,10月預期為2116萬包,環比增加19萬包;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總消耗量預期1800萬包,10月預期為1800萬包,環比持平;11月美國2021/2022年度棉花期末庫存預期340萬包,10月預期為320萬包,環比增加20萬包。

              關注拉尼娜天氣對南美大豆的影響

              “近期美豆再度回落至1200美分/蒲式耳一線,主要原因是受南美天氣、大豆播種進度良好、巴西舊作仍對美豆出口形成強有力的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睎|證衍生品研究院農產品資深分析師黃玉萍認為,從需求端來看,雖然美豆出口銷售訂單仍明顯落后去年同期,但近期落后幅度縮窄。目前美國國內大豆壓榨利潤可觀,并且美國國內可再生柴油產能建設有利未來美豆油需求,此次報告USDA并不會對出口和壓榨做太大調整。在供給增加而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美國大豆平衡表趨于寬松的預期不斷被確認和鞏固。在這一背景下,只要未來南美大豆生長季天氣不出現重大異常,那么CBOT大豆向下的趨勢還將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馬棕櫚油和原油近期較為強勢,但美豆油并未跟隨上漲而是連續走低。對此,黃玉萍認為,一方面,美豆價格下行利空美豆油;另一方面,按照往年的慣例,每年的10月,從新作大豆上市開始,美國就進入大豆壓榨生產的高峰期,這有助于美豆油庫存增加。此外,NASS在11月1日報告中公布,截至2021年9月底美豆油庫存為21.77億磅,高于USDA10月供需報告中2020/2021年度美豆油期末庫存預估值20.63億磅,這意味著11月供需報告美豆油期末庫存也將上調。但是,即便如此,只要美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大方向不變,加上馬棕櫚油和原油價格預期偏強,因此現在判斷美豆油進入下行趨勢缺乏足夠的依據。

              自9月底以來,美國港口逐漸恢復正常,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持續下滑,截至11月5日,BDI收于2267.47點,相較于9月底的3059點下跌25.88%。隨之,美灣大豆CNF報價也出現回調,近期該價格與9月底的高點相比回落近8%。物產中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謝雯認為,由于海運逐步恢復,后續海運費再次回到前期高點的概率較小,美豆在寬松背景下價格低迷,所以CNF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由于成本降低,我國大豆壓榨利潤隨之提高,這促使我國購買大豆數量增長?!敝x雯說。據統計,今年11月至明年1月,大豆到港預計分別為809萬噸、850萬噸、810萬噸。而隨著油廠限電影響結束以及疊加較好的壓榨利潤,大豆壓榨量提升較快。數據顯示,10月30日至11月5日,111家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量為206.78萬噸,開機率為72.94%,較上周實際壓榨量增加17.54萬噸。后續廣東地區的油廠開機率將出現較為明顯的增長。11月6日—12日,國內油廠開機率預計上升至208.75萬噸,開機率為73.63%。

              “從豆粕的需求端來看,因生豬養殖利潤低迷,養殖戶補欄意愿不佳,并且生豬價格較低,出于蛋白替代的考慮,蛋禽與肉禽養殖補欄意愿較差,禽類飼料產量環比、同比均下滑,同時水產飼料步入淡季,并且小麥、雜粕的替代效應使得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下降明顯。隨著供應增加以及需求低迷,豆粕基差報價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謝雯認為,在庫存高企、新季巴西大豆增產的背景下,美豆價格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而隨著壓榨利潤提升,我國大豆到港量與開機率均上行,豆粕供應增加,但是需求暫無明顯起色。因此,在成本端支撐減弱、供增需減的現狀下,豆粕價格或延續偏弱走勢。

              建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洪辰亮認為,美豆、美豆粕主要還是關注中國買船的持續情況。目前來看,中國12月船期仍有采購缺口。此外,拉尼娜天氣對南美大豆種植及產量是否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也是市場后期關注的重點。

              巴西咨詢機構AgRural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巴西2021/2022年度的大豆播種率為52%,前一周為37%,去年同期為42%,并且良好的天氣導致巴西大豆種植面積有擴大的預期,新年度產量預估繼續上調。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指出,若大豆面積增長負荷超預期,那么巴西2021/2022年度大豆產量與2020/2021年度相比增加5.5%。

              根據拉尼娜氣象,11—12月期間巴西南部天氣比正常天氣干燥。目前,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最南端的一個州降雨量相對較少。不過,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大豆產量占整個巴西大豆產量的比重為16%,其中的一個州占整個南里奧格蘭德州大豆產量的比重較為有限。因此,巴西產區局部地區的干燥暫時難改巴西2021/2022年度大豆繼續增產的預期。

              油脂方面,目前,市場對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供需報告較為關注。其中機構SPPOMA預估10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長2.3%;而船運機構ITS出口報告顯示,10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146.9萬噸,環比減少13.5%?;诖?,市場普遍預計,雖然棕櫚油產量增幅依舊有限,但出口數據不佳,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或達到181萬噸,較之前一個月上漲3.4%。洪辰亮認為,棕櫚油庫存的增長,對于棕櫚油市場而言,將是一個偏利空的信號。隨著價格的持續走高以及冬季的來臨,棕櫚油需求必然受到影響,加之未來兩個月國內將迎來元旦和春節假期,國內相關部門對于保證商品供應、穩定物價的態度較為明確,因此棕櫚油價格或延續高位整理走勢。

              “近幾天國內大型企業針對南美大豆剛剛簽下超過800萬噸的采購協議,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大豆到港將有所增多,豆油對棕櫚油的替代影響將更加明顯。并且,隨著冬季溫度下降,國內棕櫚油的消費將明顯降低,此前我國相關部門針對冬季感冒新冠疫情多發的特點,建議居民適量儲存一定的生活必需品,這也表明,國內今年冬季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也將保持嚴格,油脂的消費需求將較難出現大幅增長,尤其是原本處于消費淡季且價格偏高的棕櫚油?!比缓裆藤Q高艷濱認為,未來兩個月里,棕櫚油價格將維持高位振蕩走勢,繼續沖高的動能已略顯不足。

              今日凌晨USDA11月月度供需報告出爐,大豆價格后市如何演繹?以下是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的觀點:

              近日,美豆價格跌至1184.5美分/蒲式耳后,反彈至1250美分/蒲式耳一線整理,隨后繼續下跌至1200美分/蒲式耳,CFTC顯示美豆凈多單持續減少。目前,美豆豐產已成定局,美豆CNF報價下跌。與此同時,我國大豆到港與開機率均提升,加之下游需求仍舊低迷,豆粕基差報價有望進一步下探。預計美豆后市下跌的概率較大,而我國豆粕呈現供大于需的格局,后市或延續偏弱走勢。

              國內豆粕持續承壓

              USDA11月月度供需報告公布之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農業部將上調美國大豆單產預估至每英畝51.9蒲式耳,大豆期末庫存預估至3.62億蒲式耳,報告對大豆市場帶來利空壓力。

              10月末,美豆收割進度偏慢,且市場對產量前景不樂觀,進而帶動大豆價格反彈。根據USDA數據,截至11月7日,美豆收割率為87%,低于市場預估的89%,去年同期為91%,5年均值88%。巴西大豆漲勢良好,受益于有利的天氣,巴西大豆種植率為67%,去年同期為56%。隨著收割的進行,美豆產量預估不斷上調,價格上行壓力也隨之增加。

              報告預期方面,10月末StoneX將美國2021年大豆單產從51.3蒲式耳上調至51.9蒲式耳,產量將達到44.90億蒲式耳,高于此前預估的44.36億蒲式耳,也高于USDA10月預估的44.48億蒲式耳。同時,StoneX將2021/2022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上調至1.447億噸,因巴西大豆播種進度加快,天氣條件轉好。如果USDA11月供需報告美豆單產按照近期市場預期的51.9蒲式耳數據向上調整,美豆新作供應壓力將在11月CBOT美豆及豆粕市場中持續體現。

              國內豆粕市場是與美豆關聯度最高的市場,11月初連豆粕近遠月合約期價快速下跌,因國內交易商普遍預期USDA11月供需報告利空,國內豆粕市場提前消化了報告對供應端預期的利空壓力。StoneX集團負責人表,2021/2022年度全球大豆供應并不緊張,因為美國大豆產量將接近歷史最高紀錄,巴西大豆產量也可能同比增長。天氣方面,由于近期拉尼娜現象吸引市場關注,需要密切關注12月拉尼娜天氣的表現,關注其對阿根廷大豆帶來的不利影響。

              美麥、玉米聯動走低

              11月初,CBOT美玉米期價跟隨小麥波動。美麥價格觸及9年高位后回落,因市場預期本周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對國際谷物市場構成壓力,交易商在報告公布前進行倉位調整。11月3日,因全球出口需求強勁,擔憂國際市場供應緊張,美麥期價觸及9年高位。埃及采購俄羅斯小麥18萬噸,印度也在加緊對國際小麥的采購,全球小麥市場供應緊張的預期不斷強化。

              美國農業部天氣預報顯示,上周玉米帶降雨過后,低溫天氣限制水氣蒸發,中西部較潮濕的地區玉米收割進度繼續拖延。美國中西部玉米現貨基差報價上漲,和玉米收割偏慢有一定關系。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11月7日,玉米收割率為84%,低于市場預期的85%,之前一周為74%,去年同期為90%,五年均值為78%。

              值得注意的是,與大豆和玉米的供需情況相比,小麥市場表現更為堅挺。澳洲銀行表示,通脹預期和供需基本面因素為小麥價格帶來支撐。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期表示,10月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上漲,達到10年以來的價格新高,谷物和植物油價格上漲再次推動糧食價格上漲。烏克蘭農業部上周五表示,烏克蘭小麥收獲量已經達到3230萬噸,大麥和玉米等作物收獲量分別為960萬和2280萬噸。烏克蘭農業部預計今年烏克蘭谷物產量預計為8030萬噸,高于上年的6500萬噸。出口方面,俄羅斯2021/2022年度小麥出口預計為3400萬噸,較此前預估下調30萬噸。報告預期美國農業部將上調美國玉米產量和單產的評估。分析機構預計,美國2021年玉米單產為178.7蒲式耳/英畝,高于市場預估的176.5蒲式耳/英畝。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