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全球小麥出口量有望創歷史新高 高價格局應如何打破?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1-11-11 08:58:00

              美國農業部(USDA)日前公布的11月全球供需月度報告稱,全球小麥出口量有望創歷史新高。

              USDA預計,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麥出口量將達到2.032億噸,歐盟有望成為全球小麥出口量最多的地區。

              光大期貨農產品研究總監王娜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小麥出口量向好,主要在于進口商采購熱情增加。這背后原因在于全球小麥供應不足,下游市場擔憂供應問題。

              物產中大期貨高級分析師謝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小麥供應不足、進口商采購熱情,將導致后市小麥價格保持高位狀態。如果想打破高價格局,各國政府和央行需通過出臺限制囤糧政策、放松小麥出口管制、減少市場流動性等方式緩解。

              (美國小麥期貨走勢,數據來源:英為財情)

              全球小麥出口量為何向好?

              王娜認為,之所以USDA上調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麥出口量,主要原因來自需求端:全球小麥進口商采購熱情不斷高漲。

              據外媒報道,在10月的國際招標中,全球最大的小麥買家——埃及共采購了36萬噸小麥,分別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埃及商品供應總局(GASC)11月初表示,該國將在12月的國際招標中再購買18萬噸來自俄羅斯的小麥。

              另一全球主要小麥買家——沙特阿拉伯在最新國際招標中訂購的小麥數量是預期的兩倍,共買入126.8萬噸小麥,主要來自歐盟、澳大利亞和美洲國家。

              王娜表示,全球小麥買家增加進口量,是擔憂供應問題。目前,全球小麥供給不足,主要供給國收緊了糧食出口配額,而主要進口國要提高糧食儲備量。

              受干旱、霜凍和大雨影響,今年秋天以來,全球小麥供應量持續收緊。USDA將全球2021~2022年度小麥產量預估下調至7.7528億噸,10月預估為7.7587億噸;將2021~2022年全球小麥期末庫存下調至2.758億噸,10月預估為2.7718億噸。

              從預期產量來看,雖然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稱其收成良好,但冬小麥占整個北半球小麥供應的大部分。目前,冬小麥播種工作即將結束,包括法國農民在內的種植者表示,當前化肥價格上漲,將威脅到下個季節的收成。

              謝雯認為,全球小麥供給量不足,背后原因在于極端天氣導致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產量下滑。其次,疫情導致全球物流運行規律的改變,一些糧食主要出口國收緊糧食出口。

              如何打破小麥高價格局?

              在供不應求的背景下,不僅小麥的出口量有所增加,其價格也水漲船高。糧農組織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小麥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上漲,10月價格同比上漲38.3%,環比上漲5%,已攀升至自 2012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

              對于后市小麥價格如何演繹,王娜認為,在當前全球小麥供給趨緊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小麥進口商購買小麥的熱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小麥價格將維持強勢表現。

              謝雯表示,根據USDA供需報告,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同比上升0.08%,出口同比上升0.45%,庫存同比下滑4.22%。這說明從邊際來看,全球小麥產量預期將繼續下調,各國小麥貿易流動性將加大,小麥庫存趨緊的態勢更加嚴峻,而供給趨緊的態勢則將使得未來小麥價格走強。

              實際上,小麥持續價格上漲,正為下游生產商、消費者帶來較大壓力。小麥主要用于制作面包、意大利面和麥片等基礎食品,是全球各國民眾餐桌上無法回避的糧食作物。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面包師和糕點師全國聯合會(CNBPF)主席安拉克特表示,小麥供給減少、小麥價格升高,下游成本壓力因此上升。幾乎所有面粉廠都將小麥價格的上漲轉嫁給了面包店,一些面包店只能提高售價,否則就無法生存下去。一些面包店將法棍的價格從1歐元漲到1.1歐元,而在過去20年內,法棍價格僅上漲了0.23歐元,今年的情況前所未有。

              謝雯認為,未來小麥價格上升,大概率仍傳導至下游,這會使下游利潤被壓縮。若制造商利潤尚可,下游壓力可能不會傳導至終端消費者。但若利潤不復存在、甚至出現虧損,下游價格壓力可能最終傳導至消費者。

              對于如何解決上述小麥價格上漲,進而導致整個糧食供應鏈價格上漲的問題,近日多國政府已出手。埃及政府對于植物油的補貼提高了近 20%;突尼斯政府表示,用小麥所制作的粗面粉需保持價格穩定;阿爾及利亞政府則強調要保證糧食的自己自足,應在未來三年內提高谷物收成。

              在謝雯看來,如果想要真正緩解小麥價格上漲,及其對下游產業帶來的壓力,并不能僅靠進口國政府的舉措。

              “預計全球小麥高價格局將受以下幾點打破:其一,小麥高價地區有國家儲備投放,或者出臺限制貿易商囤積糧食的政策出臺;其二,糧食主要出口國放松小麥出口關稅或相關管制;其三,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減少流動性,使全球通脹有所緩解。”謝雯稱。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