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黑色系商品期貨集體反彈 熱卷漲停螺紋漲逾7%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時間:2021-11-11 17:58:33

              11月11日,國內商品期貨多數走強,黑色系商品集體反彈,熱卷漲停,螺紋鋼漲逾7%。分析師指出,目前鋼鐵行業正處在超跌反彈的拐點期。

              截止收盤,熱軋卷板漲7.98%,報4696元;螺紋鋼漲7.42%,報4443元;焦煤漲6.22%,報2358元;焦炭漲6.75%,報3090.5元;動力煤漲3.93%,報905.4元。

              中信證券鋼鐵首席分析師唐川林指出,9月中旬以來鋼鐵價格、利潤、股價等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調。主要來自于三大原因:第一,資金風格轉換,由周期轉向消費等領域,前期漲幅較高的煤炭、鋼鐵、有色等均回調較為明顯;第二,三季度鋼鐵行業利潤有所下滑,其中產量下降是導致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煤價下跌過程中,黑色系進入成本定價階段,鋼價出現較大回調,焦煤、焦炭整體價格下跌明顯滯后,導致鋼鐵噸毛利進一步回調。當前鋼鐵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強利潤、極低估值以及政策催化因素加強。

              唐川林判斷,目前行業正處在超跌反彈的拐點期。目前普鋼行業整體估值下降到接近5年來最低水平,(長材目前市盈率TTM為5.1倍,最低值為2019年1月的4.7倍)。鋼鐵板塊已經處在較為明顯的低估區間。兩大核心驅動決定鋼鐵當前具有較強配置價值:一是利潤重新進入回升期,超低估值帶來布局機會;二是11月份進入政策催化期,行業格局正在重構。

              今日消息面

              1、中國將在“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煤炭消費

              2、一天一個價!建材價格“漲”聲不斷!工期拉長有業主多花數萬元

              3、電廠存煤突破1.2億噸!煤價遭腰斬!鋼鐵底部布局機會來了?

              4、一則文件引市場關注!糖料蔗生產推遲 糖價何去何從?

              5、豬價暴漲前“下車” 10月上市豬企集體大量甩賣或虧損加劇

              6、央行公布重磅數據!罕見透露這一指標 10月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81億 什么信號?

              7、10月份CPI與PPI“剪刀差”進一步擴大 物價呈現明顯結構性特征

              8、沈陽放松限購限售?沈陽市房產局否認 但多家房企證實確實要松綁

              延伸閱讀

              經濟日報:不必過度擔心今冬能源供應

              隨著近期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加上發電供熱企業煤源全面落實,電廠出力無后顧之憂;已落實供暖季天然氣保供資源量1700多億立方米。我國有資源、有條件、有能力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一面是全國性寒潮帶來的“斷崖式”降溫,一面是煤炭期貨價格短期觸底之后出現小幅反彈,兩相疊加再次引發社會對冬季能源供應的擔憂。不少人認為,冬春兩季是能源消費高峰,能源供應能否穩定在預期水平尚存不確定性,加之受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冬季能源保障可能會面臨較大挑戰。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去年冬季受幾次寒潮影響,多個省份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湖南、江西等地出現電力吃緊。今年冬季北方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受經濟穩定增長、取暖用電快速增加等因素影響,預計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將逐步攀升,有可能超過今年夏季和去年冬季峰值。有分析認為,燃料供應保障和氣候情況是影響今冬電力供需形勢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若全國電力燃料供應持續緊張或出現長時段大范圍寒潮天氣,將導致多地電力供應偏緊,部分省級電網可能呈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態勢。

              其實沒有必要對用電壓力過度緊張。此前一些地區出現“拉閘限電”情況,表象是電力不足,深層是煤炭短缺。一般而言,7天是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的底線,12天是正常水平。經過努力,電廠存煤已達到常年正常水平。據監測,11月5日,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16億噸,可用天數20天。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3省統調電廠存煤可用32天,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區電廠存煤可用25天。這意味著目前電廠存煤遠高于安全水平。

              電廠存煤能否持續穩定在安全水平之上關鍵在煤炭供應。產量上,隨著煤礦核增產能釋放、建設煤礦逐步投產、臨時停產煤礦復產,10月份以來煤炭產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最高日產量達1193萬噸,創近年新高。運輸上,電煤鐵路裝車保持在6萬車以上歷史高位,11月份以來電煤裝車同比增長超過35%。受此影響,電廠供煤持續大于耗煤,存煤快速增加,已回到往年同期高位。隨著煤炭產量繼續增加,存煤提升還將進一步加快。

              電力足不足取決于電廠給不給“力”。發電出力是行業術語,指發電廠的輸出功率。動力煤作為火電供應的重要燃料,今年以來價格一路上漲,電廠“越發越虧”,導致一些電廠出工不出“力”,高峰時有接近3億千瓦的煤電機組無法正常出力。在發電裝機充裕情況下,人為造成電力供給不足。隨著近期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加上發電供熱企業煤源全面落實,中長期合同簽訂率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廠出力無后顧之憂??紤]到今冬全國電力總裝機將達24億千瓦左右,頂峰發電能力可超12億千瓦,全國最大發電能力完全能夠保障最高用電負荷需求。

              今年以來國際天然氣價格暴漲,達到歷史高位,天然氣也成為今冬能源保供重點。截至目前,我國已落實供暖季天然氣保供資源量1700多億立方米,同比增幅超兩成。從儲備情況看,各大地下儲氣庫已基本完成注氣,形成儲氣量270億立方米以上。在價格方面,由于很多企業提前簽訂了天然氣中長期合同,加之中央企業保油氣供應的主動擔當,雖然國際市場LNG(液化天然氣)現貨到岸價格一度高達每立方米9元左右,但各地門站價普遍在每立方米2元以下,國際氣價上漲影響可控。這些舉措表明,我國有資源、有條件、有能力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當然,我們在放寬心的同時,也要時刻警惕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入冬之后,能源需求會因即時天氣變化短時大幅增長,發電側光伏和風電也可能因天氣原因無法出力。各有關部門和地區還需研究能源保供與彈性生產辦法,以滿足市場需求季節性變化特征。要制定雨雪冰凍天氣影響運輸時的電力調度、電煤互濟預案,必要時針對庫存告急、鐵路運輸受限電廠開通汽運綠色通道。同時,地方和企業要堅持民生優先,科學制訂有序用能方案,堅決做到“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確保能源供應平穩運行。(來源:經濟日報)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