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機構:USDA報告意外利多 MPOB報告驗證預期!四季度國內油粕如何?

              來源:國元期貨 時間:2021-11-11 19:28:24

              十月伊始,受美豆寬松及國內需求端拖累,連粕節節下跌,與美豆出現較為明顯分化,主力合約一度逼近3000元/噸整數位,后隨著油脂大幅下挫,套利效應支撐連粕小幅反彈,10日凌晨隨著USDA發布偏利多11月供需報告,連粕呈現止跌企穩趨勢,但市場利空因素較多,前期油廠停機及大豆到港量低所導致的低位庫存格局,隨著美豆集中上市的到來即將被打破,且受上周《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影響,飼料糧替代再度回歸市場視線,豆粕需求端預期繼續受挫,未來豆粕供需格局有向供強需弱轉向趨勢。

              本周油脂跌破震蕩平臺,回補國慶節后跳空,盤面一方面受受馬棕10月累庫預期施壓,另一方面國內豆油拋儲傳聞影響,期價沖高動能不足,或進入寬幅震蕩走勢。近期政策面變動較大,工業品回落后,前期漲勢較猛的油脂板塊也受到影響。但需關注的是,國務院近期再次提到控價保供,政策面對油脂存在一定支撐。另MPOB10月報告利空程度在市場預期之內,助力消除市場不確定性,整體偏中性看待,報告發布后期價不降反升也證明這一點。

              本文將將梳理本月USDA及MPOB兩報告發布后油粕市場運行邏輯,并對后續市場走向及風險點進行提示。

              圖表1 連盤油粕主力合約行情

              數據來源:Wind 國元期貨

              馬棕庫存下降,印度再度下調關稅,國內油脂進入累庫周期,盤面高位震蕩為主

              10日中午,MPOB報告發布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0月底棕櫚油庫存較前月增加4.42%至183萬噸,超出此前前瞻報告中181萬噸水平,馬來西亞10月毛棕櫚油產量較前月增加1.3%至173萬噸,棕櫚油出口銳減12.03%至142萬噸。

              該報告如此前市場所期利空,一定程度上拖累盤面,但隨著馬棕季節性減產周期到來以及勞工問題尚待解決,馬棕供應端恢復情況并不樂觀,據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數據顯示,11月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17.37%,出油率減少0.21%,產量減少18.47%。而馬棕需求端受到印尼限制毛總出口與印度下調油脂進口關稅提振,在11月有望回暖。據船運調查機構ITS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1月1-10日棕櫚油出口量為57.15萬噸,較10月1-10日出口的52.9萬噸增加8.03%;據獨立檢驗公司Amspec Agri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1月1-10日棕櫚油出口量為54.39萬噸,較10月1-10日50.0381萬噸增加8.71%。此外,盡管馬棕庫存較上月增長,但仍低于歷年200萬噸水平,若四季度勞工政策仍未有具體措施落地,則馬棕產量有繼續下滑預期,疊加出口端向好預期,馬棕11月庫存大概率走低,對盤面支撐力度仍偏強。

              圖表2 MPOB供需平衡報告

              數據來源:MPOB 國元期貨

              USDA11供需報告調低單產及期末庫存意外利多,美豆中長期內需旺外需弱

              10日凌晨USDA發布的供需報告下調單產至51.2蒲/英畝,較10月的51.5蒲/英畝調低0.3蒲/英畝,也低于此前商品經紀公司StoneX所預估的51.9蒲/英畝水平;報告顯示收獲面積未變,產量下修至44.25億蒲,期末庫存上調至3.4億蒲,但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3.62億蒲水平。USDA報告顯示,在占到全國大豆播種面積96%的18個州,截至11月7日(周日),美國大豆收獲完成87%,一周前79%,去年同期91%,五年同期均值88%。近期收獲進度略慢于往年同期,但未寒冬美豆中長期寬松預期。

              另美豆榨利處近年高位疊加生柴用量預計提升,11月報告壓榨量與上月持平,美豆內需仍保持樂觀看待;外需方面,受中國大豆榨利不佳影響,美豆近期出口銷售進度受限,遠期受南美大豆市場競爭,提振空間相對有限,平衡表下調出口量也體現這一預期。

              圖表3 USDA11月供需平衡報告

              圖表4 美豆壓榨利潤

              數據來源:USDA 國元期貨

              南美大豆種進度正常,仍需警惕拉尼娜現象炒作

              近兩周南美降水相對減少,其中巴西南部已出現相對干旱現象,但前期充沛的降雨已助推南美大豆種植。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稱,截至11月6日,巴西2021/22年度大豆播種進度為67.3%,高于一周前的53.5%。去年同期的播種進度只有55.1%,因為當時天氣干燥影響播種。僅次于2018/19年水平;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發布的周度報告稱,截至2021年11月3日的一周,阿根廷2021/22年度大豆播種進度為7.1%,比一周前的4.6%提高了2.5個百分點。

              拉尼娜現象尚未大范圍影響南美大豆產區,國元期貨農產品小組此前文章具體分析國本次拉尼娜現象對南美大豆的具體影響,此處邏輯不再詳細展開,小組仍維持此前觀點,本次拉尼娜更多在情緒面影響南美大豆,且更多影響阿根廷大豆種植,而阿根廷因大豆種植面積下調,產量下調的預期已提前被市場消化。目前需繼續關注巴西大豆的動態,若未有更極端天氣影響巴西新豆生長,全球大豆庫存將維持寬松預期,進一步放松美豆價格支撐。

              圖表5 南美大豆未來兩周降水情況

              數據來源:NOAA 國元期貨

              國內油粕基本面逐漸轉向,政策面影響較大

              隨著美豆成本端下滑,我國油廠大豆榨利好轉,疊加美豆集中上市,我國四季度大豆到港量有增長預期。據Mysteel農產品監測數據顯示,10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為685.75萬噸,1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為809.25萬噸,12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為850萬噸,2022年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為810萬噸。而相比之下,豆粕需求端卻始終難以得到有效提振,一方面在于生豬價格波動劇烈,養殖利潤仍為負值,另一方面在于《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所再度提起的飼料糧替代方案,將進一步降低豆粕的使用量。預計供多需少局面將持續,豆粕基差持續回落,考驗期現價格底部支撐力度,盤面以弱勢震蕩為主,風險點在于南美大豆種植情況以及國內生豬去產能進程。

              國內油脂受外盤帶動效應較強,尤其在于馬棕,減產周期、勞工不足、出口提振等方面利多持續支撐馬棕盤面,國內油脂緩慢進入累庫周期,盤面上方壓力漸顯,另政策面拋儲傳聞持續存在但遲遲未落地,仍存在消息面炒作可能性,國務院提出控價保供,限制盤面下跌空間,因而國內油脂四季度仍以高位震蕩為主,風險點在于馬棕出口情況以及國內累庫情況及政策變動。

              圖表6 國內油粕庫存情況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網國元期貨

              圖表7國生豬養殖利潤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國元期貨

              油粕單邊操作風險較大,可考慮套利機會

              當前油粕市場資金博弈較為激烈,單邊操作風險較大,但油粕比已現高位回落趨勢,豆棕價差低位反彈,可考慮套利機會。

              圖表8 油粕套利分析

              數據來源:Wind 國元期貨

              (文章來源:國元期貨)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