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期市播報:黑色系商品全線飄綠 焦煤主力跌近4%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時間:2021-11-12 11:58:19

              11月12日,國內商品期貨午盤多數走弱,黑色系商品全線飄綠,焦煤主力跌近4%,不過有色金屬多數拉升,滬錫漲超2%。

              截至發稿,焦煤跌3.91%,報2223元;螺紋跌1.49%,報4284元;熱卷跌0.72%,報4562元。

              (煤炭期貨行情圖;來源:東方財富期貨PC端)

              (黑色金屬期貨行情圖;來源:東方財富期貨PC端)

              今日消息面

              1、全國45個港口進口鐵礦庫存為15005.70萬噸環比增301.87萬噸

              2、歐佩克月報:能源價格高企石油需求可能減少

              3、干散貨船租船費1個月內暴跌7成 為5個月以來最低點

              4、發改委印發《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

              5、炸鍋!房地產突現九大傳聞至少三條有假?投資者四大靈魂拷問行情能否持續?

              6、50只個股新納入MSCI中國指數!(附全名單)

              7、國家發改委:全國煤炭產量實現創紀錄的1205萬噸

              延伸閱讀

              中信:大宗商品低位暴漲是否將見底回升?

              一、大宗商品策略:政策趨于緩解,定價邏輯轉向需求預期

              過去幾個月大宗商品的定價邏輯是不一樣的,從7月份開始,在國內需求持續走弱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卻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牛市,核心的邏輯是供給的三駕馬車驅動——粗鋼平控、能源緊缺、能耗雙控,特別是煤炭價格的大漲帶動了大宗商品的整體上漲。但是,從9月底開始,我們就在各種會議以及報告中反復強調(見9月29日《中信期貨大宗商品月度論壇(第6期)會議紀要》、10月13日《大宗商品為何大幅波動?》、10月20日《大宗商品為何暴跌?》、10月22日《驅動大宗商品上漲的“三駕馬車”散架了嗎?》),驅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三駕馬車在10月以后缺乏進一步邊際驅動,大宗商品面臨強弱轉換。隨著發改委的強力保供,動力煤供應大幅上升,煤炭緊缺的邏輯得到了緩解,而粗鋼產量未進一步下降,能耗雙控任務階段完成后主要工業品回升,之前支撐價格上漲的供給因素反向。與此同時,需求卻由于地產信用的收緊大幅下降,在“成本坍塌+需求疲弱”的雙殺之下,從10月中旬之后煤炭價格引領了大宗商品的暴跌。

              所以,在10月中旬之后,大宗商品交易的核心邏輯是成本坍塌以及需求的現實疲弱,但近期這兩方面的邊際力量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煤炭價格經過10月以來的暴跌之后,遠月的05合約進入了600+的價格,這個價格比較充分的反應了未來動力煤價格的下跌,對其他商品成本的進一步拖累作用較小,商品的成本坍塌邏輯基本走完;從需求來看,需求的核心在于地產的走弱,地產的走弱則在于地產信用的收緊。我們認為當前地產需求的下滑并不是施工項目出現了相應幅度的下滑,更主要的因素是地產信用的收緊使得地產企業資金緊張,導致在建項目難以轉換成需求。但我們認為對地產信用如此大幅度的收緊是不可持續的,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近期對地產信用已經出現政策緩解的跡象,這將改善遠期合約的需求預期。所以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在經歷了“弱需求現實+成本坍塌”邏輯之后,未來的邏輯將轉向“需求預期”定價,地產政策的趨于緩解將使得遠期的需求預期轉好。但受制于政策傳導需要時間,短期需求仍然疲弱,主要商品的現貨以及01合約仍然將較為疲弱,遠期合約將受到預期好轉的支撐,價格將逐步企穩,后期如果有進一步政策出臺,遠期合約重心或將緩慢上升,修復之前過于悲觀的預期。

              二、黑色:黑色暴跌之后,進入謹慎觀察期

              黑色部分已發表于2021.11.10專題報告《黑色暴跌之后,進入謹慎觀察期》

              鋼材(姜秀銘):進入謹慎觀察期,觀察政策緩解跡象

              隨著過去一個多月黑色金屬的暴跌,我們認為當前將進入謹慎觀察期,后期主要觀察政策緩解造成預期修復的機會。

              對鋼材而言,當前的核心問題仍在于需求端,需求的核心在于地產。從地產需求來看,由于去年以來的“三道紅線”導致地產企業大量減少拿地,傳導到新開工出現大幅下降,而近期的政策強監管進一步使得房地產銷售出現大幅下降,使得在建項目也受到很大影響,這是近期鋼材需求出現超預期下降的核心因素。從拿地對新開工半年的領先作用來看,后期新開工仍然將比較弱,將使得現貨以及01合約在四季度將持續承壓。但我們認為后期05合約可能面臨預期修復的機會:從成本支撐來看,按照PB粉600-700、焦炭2500的現貨價格計算,鋼材成本在3500左右存在一定安全邊際,而過去幾年的現貨均價在3700-3800左右,現貨低點在3400-3500左右,3500左右也存在比較強的大眾心理支撐;當然,我們認為成本是動態的,并不足以形成實質的支撐,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政策端可能的松動。過去一段時間對于房地產的嚴監管可能使得房地產硬著陸的風險上升,為經濟不可承受之重,當前可能已經處于政策最嚴厲的時期,后期政策端總體將趨于邊際放松。我們認為當前需求下降幅度如此巨大,不完全是項目下降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資金的原因,資金的緊張使得在建項目難以轉換為需求,如果后期政策端緩解,后期地產用鋼需求可能回升,那么對于遠期的05合約來講存在預期修復的機會??傮w來看,我們認為經過10月份以來的連續暴跌之后,后期可以在低位震蕩中關注05合約的價值投資及盤面冬儲的機會。后期的主要風險在于房地產政策維持嚴厲的調控,導致地產需求下降幅度超預期,我們將進一步跟蹤政策的變阿虎。

              鐵礦(任恒):供需長期寬松,關注礦山邊際成本

              由于鋼廠限產仍較為嚴格,疊加明年一季度“2+26”城市30%的錯峰限產政策落地,鐵礦需求受到明顯壓制,港口庫存仍持續累庫,表內庫存已接近1.5億噸,且預計后續仍將持續累庫,鐵礦供需已脫離緊缺格局,疊加前期終端需求疲軟,鋼材利潤承壓,鐵礦價格深度回調。

              鋼廠的補庫很大程度受鋼廠利潤驅動,且對鐵礦價格有著直接影響。前期由于鋼廠限產疊加終端需求預期轉差,鋼廠對鐵礦開啟去庫節奏,使得鋼廠鐵礦庫存從高位明顯下滑,進一步加劇了鐵礦價格的下跌。但若如前文所述,螺紋鋼價格反彈推動鋼廠利潤擴大,將會刺激下游鋼廠對鐵礦的補庫需求,進而支撐鐵礦價格。

              結構性矛盾方面,由于力拓降低了PB粉的供應,而焦炭價格仍處于歷史同期高位,刺激了低硅中品澳礦的需求,所以即便鐵水產量低迷,港口庫存大幅累積,但PB粉庫存仍處于低位徘徊,累庫并不明顯,這就使得中低品礦價差盡管受鋼廠利潤壓縮而在收窄,但也同樣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以日照港為例,PB粉和超特粉價差為261元/噸,這就導致盡管當前普氏仍處于90美元/噸附近,但以超特粉為定價基準的盤面01合約折美元貨僅約47美元/噸,距離其30美元/噸的成本線價差僅剩17美元/噸。而我國對于以印粉為代表的非主流礦進口也早已迅速下滑。

              因此,若下游鋼材價格反彈,在主流礦庫存仍然偏低的情況下,鋼廠補庫將會支撐鐵礦價格。但鐵礦長期供需寬松格局已難以改變,但鐵礦長期供需寬松格局已難以改變,總體來講將進入低位震蕩格局。

              雙焦(辛修令):現實走弱有壓力,悲觀情緒定價需謹慎

              10月19號以來,在煤炭政策調控加碼,發改委對煤炭保供增產,價格干預以來,雙焦價格大幅下跌,焦煤跌幅接近50%,焦炭跌幅近40%,市場預期從樂觀亢奮向極度悲觀的轉變?;仡櫹掳肽觌p焦走勢,核心邏輯有兩點,一是動力煤的牽引,二是終端弱需求對上游原料的制約。在煤炭供需緊張、需求矛盾未爆發時,雙焦走出成本推動的上漲行情,在10月煤炭供需緩解、需求大幅下行,矛盾爆發后,又走出成本坍塌的下跌行情。

              我們在10月15日報告《能源緊缺以及能耗雙控對大宗及權益市場的影響》中,重點提示2000以上的動力煤需警惕政策風險,同時在10月20日報告《大宗商品為何暴跌?》中認為雙焦供需邊際發生變化,一是煤炭的保供增產力度加強,二是鋼材的嚴格限產還是在持續,雙焦的壓力也會加大,有補跌壓力。但限倉流動性不足的背景下,期貨的下跌速度,也超出了市場預期。

              站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雙焦現貨仍有補跌壓力,但期貨進一步的下跌,也需謹慎,一方面對煤炭的供需寬松預期透支較多,另一方面對終端需求的崩塌式走弱、鐵水絕對低產量的持續性,也需要謹慎觀察。

              雙焦下跌的幅度,核心在于焦煤,從當前的雙焦供需來看,已由前期的供需偏緊轉為階段性寬松,這從煤礦、焦化廠的庫存回升,現貨的下跌中可以體現。本輪焦煤產量的釋放源于安全、環保等制約供給的因素階段性退出,同時電煤對配煤的釋放、進口卸貨資源的通關,加劇了供給改善的預期。

              但長期來看,焦煤新增產能較少,在煤炭供需轉入寬松過剩后,可能重新面臨安全生產壓力,產量也將受到制約。采暖季臨近、焦炭供需兩端均有限產,目前焦化產能利用率僅為72%,鐵水產量已下降至204萬噸,采暖季、冬奧會、弱需求因素下,鐵水產量將維持低位。但若明年資金情況改善,鐵水產量將有回升。另外若明年一季度保供政策退出、發改委對煤價中樞的定價波動,雙焦價格也將受到帶動。

              由于煤炭供應的增加,導致了焦煤成本的坍塌,雙焦的下跌速度也較快,目前已開始第三輪提降,焦化行業已接近虧損,山西出廠價降至3660元/噸。若以動力煤800元/噸左右測算,考慮到焦煤的溢價,入爐煤成本跌至1500-1800元/噸,對應焦炭港口現貨價格在2180-2550,鋼廠煤焦成本在1050-1250,對應倉單價在2350-2750;目前期貨已提前下跌至2300左右,在煤炭現實過剩尚未明確前,需進入謹慎觀察期,觀察進一步的供需驅動及政策變化。

              鐵合金(辛修令):部分區域已虧損,估值支撐較強

              鐵合金今日出現大幅反彈,主要是由于需求預期修復、合金跌至虧損后的超跌反彈。今年下半年以來,合金受動力煤影響較大,前期的限產邏輯有兩點,一是缺煤限電導致的限產,二是能耗雙控下,高能耗限產及電費的提升。

              在煤炭調控加碼,能耗雙控階段性放松后,10月下旬以來合金大幅下降,硅鐵跌幅超過52%,硅錳跌幅38%,硅鐵現貨跌至9000左右,硅錳現貨跌至8900左右,期貨更是處于貼水狀態。硅鐵利潤大幅壓縮,廣西區域硅錳已進入虧損狀態,由于高能耗行業電價下調概率較低,硅鐵成本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因此合金估值已有理性回歸,且能耗雙控年度考核,限制兩高行業背景下,供應的集中減量在年底可能再度出現,大幅下跌后,價格存在階段性支撐,可能出現反復。

              動力煤:消費旺季啟動,庫存累積增速或將放緩

              10月份以來,煤炭市場在政策強力保供背景下,供應量大幅增加、市場缺煤情況基本得以解決,四季度的“煤荒”問題基本難以再現,缺口也在不斷盈余中緩慢彌補。而且隨著山西洪水的影響消散以及政策的不斷落地,節后的漲幅只是曇花一現,且在累庫情況下繼續下滑,港口現貨成交價從最高時的2590元/噸大幅回落到1100元/噸,不到一個月,跌幅高達58%,超出原先的市場預期。

              我們在10月份的報告《保供力度加強背景下的煤炭市場分析——暨內蒙產地調研報告20211025》中強調過,供應端的不斷增加基本可以確定,喊了半年多的“狼來了”的故事已經落地,后期的市場節奏就要看消費需求的變數。四季度初期的淡季屬于消費低、供應高的庫存累積期,因此累庫跌價在所難免,但如果旺季啟動,尤其是旺季高峰期還是存在隱憂的。雖然之前已有4000多萬噸的社會庫存得以累積,但同比往年仍有3000多萬噸的差值,也就是社會庫存儲備量的可用天數回歸正常仍有3天的差距。旺季高峰期的消費環比10月份的淡季增量大約在15%-20%之間,環比旺季初期也有10%的增量,考慮到經濟下滑與能耗管控,12-1月的動力煤消費量按照同比下滑3%來看,消費量也會在月均3.5億噸以上,如果冬季消費繼續超預期,則消費仍舊會超過3.6億噸的天量。

              我們確實看到了生產端保供的決心以及落地的強度不斷提升,但按照目前的生產情況月極值產量可能就在3.7億噸,進口冬季仍有保供,但4000萬噸已經是絕對高位,因此4.1億噸的煤炭供應基本就是冬季的月極值水平,其中動力煤最多有3.5億噸。如果僅從單月供需角度來講,12-1月仍舊會處于去庫存的狀況,四季度初期淡季的庫存累積是否可抵消庫存去化的減量依舊不容樂觀。由于今天寒潮天氣的提前到來,各地區供暖提前啟動,消費旺季高峰也可能要比正常年份要早,因此在高需求高供應的情況下,市場仍然會有小幅反彈可能。

              玻璃:終端政策緩解,遠期存修復可能

              對于浮法玻璃來講,最主要的終端消費行業就是地產建筑業,門窗安裝對浮法玻璃原片的消費占據70%的比例,因此浮法玻璃的核心矛盾就在于房地產。從地產施工的角度來講,2021年上半年仍舊屬于后疫情階段的趕工期,本屬于安裝工程淡季的時點卻在趕工的潮流下表現出淡季不淡的情況,地產企業拿地面積明顯下降,新開工面積連續下滑,房地產投資向后端傾斜較為明顯。因此建筑玻璃深加工企業訂單充足,原片產銷率長期位于100%以上,從而導致庫存的連續去化,從而也推動了浮法玻璃歷史性的大漲。

              但是隨著三季度之后監管政策的不斷趨嚴以及“恒大事件”的影響,地產資金以及按揭貸款大幅收緊、地產銷售大幅下滑,建筑原材料拖欠工程款問題越發嚴重,這也影響到了在建施工項目,同樣影響到了建筑原材料的消費需求。因此三季度后期,建筑門窗深加工企業訂單下滑,原片采購消費低位運行。而在上半年高利潤驅動下浮法企業大幅提產,產量持續高位,因此庫存出現長達三個月的累積,并將玻璃價格打回成本線附近。如果監管政策持續趨于嚴格,則地產行業的大幅下行可能會影響到經濟的穩定性。

              我們認為過去的幾個月可能是政策最嚴厲的時期,同樣也是建材消費最差的時期,那么后期政策的逐漸放松,尤其是對于遠期合約來講,地產竣工周期以及施工旺季的雙重影響,仍舊會對建筑門窗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提振作用,浮法玻璃的消費有望逐漸改善。但是近月合約仍舊會受到冬季施工淡季的影響,反彈空間相對有限。

              純堿:浮法或有改善,消費預期有所恢復

              純堿的主要下游是平板玻璃,尤其是重質純堿,95%以上的比例用在平板玻璃行業, 而平板玻璃行業產能的80%以上是浮法工藝,光伏壓延工藝只有不到20%的比例,2021年純堿之所以能夠受到光伏壓延玻璃投產的提振,主要在于浮法工藝利潤突出,產能穩定增加,純堿消費主基石穩定下才能受到第二產能比例的光伏壓延提振。而10月份之后,由于浮法工藝利潤大幅壓減,盤面利潤為負,市場對浮法工藝后期的產能存在冷修預期,因此主基石不穩定的情況下,純堿原先的消費驅動大幅減弱,再疊加能耗雙控力度放松,純堿市場預期大變,盤面價格大幅下跌。

              因此可以看到,純堿實際上也是地產行業相關的子產品,受到地產行業發展的影響較大,隨著后期政策的逐漸放松,浮法玻璃的消費預期逐漸改善,利潤空間存在修復可能,則大面積冷修的預期也逐漸減弱,那么純堿的消費基石也將趨于穩定,而光伏壓延工藝的產能仍舊正常投放,純堿預期同樣存在修復可能。但是我們還要看到一個產業問題,那就是2021年的浮法工藝的超高利潤,使得數量較多的“老齡化”生產線一直超期服役,未能正常冷修。而地產政策的放松也只是對原先趨嚴的修正,并不是像前幾年那樣的大幅度刺激。

              因此地產施工的修復也只是恢復到正常情況,建材的需求以及玻璃的消費仍舊很難恢復到21年上半年同期的高位水平,利潤恢復空間同樣有限,那么一直推遲冷修的生產線同樣會存在冷修的可能,純堿消費基石仍不算完全穩定,總量消費驅動雖有恢復但上升空間有限,反彈強度謹慎看待。

              三、有色(沈照明):房地產悲觀預期緩解,有色弱反彈

              銅:宏觀情緒略微緩和,銅價弱反彈

              Taper如預期般落地,美聯儲發言偏鴿;并且美國眾議院通過5500億元基建法案,短期對銅價有利多刺激。目前銅供需雙弱,10月銅進口不及預期,同時受海外白電訂單推動,10月銅管企業開工率顯著高于預期,11月下游限電逐漸緩和,需求相對略偏強,供需延續偏緊局面,庫存延續去化。整體來看,短期房地產悲觀預期緩解會使竣工端的電線電纜、白電、五金等銅材預期需求修正,銅價或有望震蕩回升,關注7萬-7.3萬區間。中長期來看,美聯儲Taper利空銅價,供需偏緊局面將逐漸趨松,銅價重心將下移。

              鋁:房地產行業悲觀預期修復,鋁錠弱反彈或有望延續

              供應端:鋁錠供應維持在低位,并且仍存進一步收縮可能。消費端:10月下旬鋁價下跌后,鋁消費弱恢復,鋁錠終于迎來艱難去庫,但是我們也看到鋁錠現貨升水偏弱,這說明消費端偏弱,不過,近期房地產政策放松或有望扭轉此前過分悲觀的需求預期。成本端:電價并未因動力煤期貨價格下跌而回落,部分地區取消優惠電價轉為市場價,電解鋁企業電力成本抬升,氧化鋁價格有所松動,電解鋁成本維持高位。整體來看,短期市場關注點仍在消費和成本,近期政府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有所放松,這或有利于扭轉此前市場對房地產過分悲觀的預期,鋁價弱反彈有望延續;中長期來看,供應端縮減的邏輯并未改變。

              鋅:低庫存疊加基建預期,滬鋅中長期有望走強

              受庫存持續去化支撐,滬鋅漲勢偏強。從國內供給來看,四季度供暖季和云南枯水季,疊加疫情和運輸不暢,10月產量同比下行,預計供給端持續受限。從國內需求來看,北方氣溫驟降以及環保政策趨嚴影響,初端開工率偏低,當前需求多以剛需為主,終端預計四季度房地產走弱但邊際趨緩,竣工帶動部分消費,基建預計在明年年初增速有望溫和回升,明年上半年迎來明顯回升。整體來看,短期供需雙弱,但延續偏緊局面,偏低庫存支撐價格,中長期基建托底或可震蕩偏強。

              鉛:再生鉛產量回升,鉛價上方壓力較大

              從基本面來看,當前主要矛盾在于供給端再生鉛產量。近期再生鉛煉廠限電影響持續但力度環比減弱,安徽太和地區線路改造后復產,再生鉛利潤理論值約為378元/噸,受利潤修復支撐,市場預期四季度供應增加。需求端下游蓄電池企業進入提產階段,開工率緩慢上行,整體訂單尚可,支撐鉛錠庫存持續去化。整體來看,鉛價短期受去庫支撐。中長期供需偏過剩,鉛價重心有下行風險。

              鎳:房地產竣工屬于間接影響,鎳基本面向好態勢不變

              鎳的下游主要是不銹鋼和新能源車,不銹鋼的下游,房地產竣工占比較高,目前鎳基本面較好,在有色板塊中也相對抗跌,主要因為鎳鐵供應增量較少,電價調漲又導致成本提升,而不銹鋼企業也在復產,鎳鐵偏緊格局未變。新能源車銷量高速增長,濕法中間品增量有限,高冰鎳年底才供應,電解鎳偏緊格局深化,加上目前電解鎳對鎳鐵的貼水,對盤面支撐較強,而新能源車條線,鎳供需矛盾需要大規模的高冰鎳供應,方可緩解,而盤面對鎳鐵溢價在10000以上,高冰鎳才會有利潤,供應在上量,電解鎳去庫的中期矛盾仍然,鎳基本面繼續向好,中期看160000元/噸。

              不銹鋼:房地產竣工屬性強,需求可能延期至明年

              前期不銹鋼價表現較弱,一方面由于能耗管控放松,不銹鋼供應恢復,另一方面由于房企資金壓力太大,竣工端承壓明顯,導致資金做空不銹鋼需求,兩者疊加,導致不銹鋼價大跌。房企一定的資金壓力,會促使企業??⒐?,減新開工和拿地,以加大銷售房產,回籠資金,從而減輕債務壓力,滿足監管的三條紅線,但企業資金壓力過大,房企的資金可能更多用于償還利息和貸款,竣工的資金也會受到很大壓力,使得竣工承壓,這也是最近跟房地產竣工相關的品種,價格大降的原因。

              隨著國家對房地產的融資和居民住房貸款的邊際放松,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有所緩解,需求首先釋放的是竣工端,所以明年竣工端的需求會形成利多,不銹鋼將近40%的需求在建筑裝飾,餐飲廚具、家電等竣工端行業,會因此受益,但目前北方進入冬季,竣工旺季已過,所以需求在4季度釋放概率不大,可能會延期至明年。目前不銹鋼排產增加,廣青復產具有不確定性,后期供應壓力仍在,而淡季需求,不應過多期待,在鎳價支撐下,預計不銹鋼價暫時企穩,4季度也難有起色,預計價格以弱勢震蕩為主。

              錫:供需偏緊局面保持,滬錫偏強勢運行

              下游半導體需求持續向好,9月份銷售額再創歷史記錄,全球減碳大環境下,光伏需求旺盛。供應端,限電影響有所減弱,錫錠有恢復預期但目前進度偏緩。近日錫價受有色板塊悲觀情緒影響維持高位震蕩走勢,底部27萬支撐較明顯,同時國內外錫庫存維持在低位,現貨高升水,冶煉廠維持挺價局面,整體供需偏緊。悲觀情緒釋放有利于錫價繼續沖高,同時近期錫礦進口口岸所在的緬甸勐波地區疫情復發,可能對中國錫礦進口量產生負面影響,短期錫受利多刺激有望走強。中長期來看,供需偏緊局面維持,錫價將維持強勢。

              四、化工(胡佳鵬):煤炭和房地產提振,煤化工再迎反彈

              今日煤化工板塊再次反彈,核心在于動力煤期貨重回900以上,估值支撐預期再增,疊加房地產政策有一定放松,需求預期上也有一定修復,所以帶來煤化工相關品種的強勢反彈,主要在PVC、甲醇、尿素三個品種上明顯體現。

              首先是PVC。我們認為今日PVC大幅反彈主要是同時交易成本超跌反彈和需求端預期修復兩個邏輯。

              第一個方面,成本端的超跌反彈是指市場對于電石強供需的信心出現修復。前期由于電石限電有所放松和蘭炭價格暴跌,主產區內蒙烏海價格從7900元跌至4050元,這期間電價不降反升,因此電石價格直接擊穿生產成本,倒逼電石廠減產。同時陜西省政府日前重提9月13日榆林發改委的嚴格限產政策,降低了市場對電石供應完全放松的擔憂,由此給PVC帶來成本支撐。

              第二個方面,需求端預期修復主要包括:(1)地產政策邊際放松,之前過度悲觀的中長期需求預期被修復;(2)直接下游重點省區浙江和廣東限電有所放松,前期積累的生產訂單有階段性趕工需求,而其原料庫存水平不高。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PVC價格在前期充分調整后有望回到偏強震蕩的態勢。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的新產能壓力依然很小,而存量開工回到高位后也容易帶動電石重新緊缺。而需求端由于地產資金端政策邊際顯著改善,市場對于明年上半年竣工端的預期出現回升,只是眼下直接下游完成前期訂單后終端需求暫時要進入淡季。未來重點關注電石端開工情況和后期淡季的絕對累庫量。

              其次是甲醇。近期甲醇的波動來源主要是煤炭的預期變化。今日反彈加速主要是動力煤再次企穩反彈引發成本預期抬升的預期,這無疑給甲醇的成本和供應帶來偏強的支撐,且中下游在前期持續下跌的過程中積累了后置需求。

              未來去看,甲醇目前仍是弱現實強預期的狀態。短期上游庫存高位,且伴隨著裝置重啟,需求疲軟,內地仍有累庫預期,導致現貨壓力較大,因此短期支撐主要靠估值,當前坑口煤價對應的成本在2900-3000附近,現貨端生產仍是虧損現金流的,且下游利潤在逐步修復中,這使得做多有較好的安全邊際,只要煤炭不會繼續大跌。且甲醇供需去看,中下旬天然氣甲醇逐步開始檢修,海外伊朗近期檢修也有所增加,疊加下游需求的恢復,中期供需仍有改善預期,內地可能會出現庫存拐點,從而給盤面帶來支撐。

              但反彈空間仍需要關注MTO利潤和煤制甲醇盈利后的供應彈性,持謹慎樂觀觀點。

              最后是尿素。今日尿素基本面變動不大,整體仍是弱現實強預期的狀況,而價格主要是靠估值端來支撐,也是成本端,按照晉城目前1700的無煙中塊價格核算成本在2400左右,疊加尿素庫存高位的影響,減產預期相對偏強,這也是限制價格下跌的核心驅動。因此今日動力煤價格再次企穩反彈,增強了估值端支撐的預期,也提振了冬儲需求的釋放預期;另外就是房地產消費端放松跡象,提振了尿素的工業需求預期,脲醛樹脂主要做板材膠粘劑,三聚氰胺主要是板材的貼面,這些都有受到房地產需求的影響,因此也會給尿素帶來間接支撐。

              而后市供需去看,尿素邊際供需改善預期仍存,中下旬或陸續看到天然氣尿素裝置的減產,當然也會看到前期檢修的裝置有一定重啟,但中期整體供應是有下降預期的,另外就是年底還是會看到冬儲和復合肥備肥需求的釋放,屆時也能帶來一定支撐的。因此整體去看,若煤炭期貨沒有再次下跌預期,未來尿素在估值和供需邊際改善的支撐下,價格仍有震蕩反彈可能。

              整體而言,煤化工短期反彈核心驅動在煤炭反彈和房地產政策邊際放松,近期或帶來一定正反饋,反彈有望延續。后市若煤炭沒有再次轉弱,煤化工仍會回到供需上來,而化工品供需上有邊際改善預期,估值上支撐也偏強,因此我們近期仍樂觀對待煤化工,核心是PVC,而甲醇和尿素由于積累了較大的供應彈性,可能會限制其反彈空間,相對偏謹慎一些。(來源:曾寧大宗商品研究)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