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她16年前還清銀行貸款 如今突然冒出4萬罰息 還上了征信“黑名單”!貸款復活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1-11-21 11:59:36

              太魔幻了!一筆16年前已經結清的貸款,居然產生了4萬的欠息,還因此被拉黑了征信……

              據東方今報報道,11月18日河南漯河,市民趙女士稱自己16年前在國內某家知名銀行辦了一筆貸款業務,當年到期后已經辦理完結。

              不料,她在今年的5月份突然收到信息,稱當年的貸款還有一筆7000元的利息未還,如今已經累計到4萬多元。

              為此,趙女士多次前往銀行進行咨詢,卻始終沒有結果。銀行方面稱,因為時間太久了,現在不太好解釋,需要上報進行核查。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基金君給你捋一捋……

              驚呆!下載銀行APP

              竟冒出4萬多的罰息

              征信也被拉黑

              據58歲的漯河市民趙女士介紹,今年5月份,她去銀行辦理業務,銀行工作人員稱其銀行卡到了更換的年限,建議她辦理一張新銀行卡。

              辦理完后,工作人員又向她推薦了一款中國銀行的手機APP。趙女士起初沒有同意,認為自己年紀大了,不太會用手機操作,但是在工作人員的再三推薦下,同意了銀行工作人員的要求,并讓銀行工作人員拿著她的手機為其下載了一個軟件,并綁定了趙女士的身份證和電話號碼。

              回到家后,趙女士讓女兒教她怎么用這個軟件,沒想到打開后發現有一則消息提醒,稱其有一筆貸款未還。

              這讓趙女士驚呆了!

              該消息顯示,她名下有一筆2005年的貸款,因7698.75元的利息未還,如今連利息帶罰息4.1萬余元。現在銀行直接扣除了她銀行賬戶里面的錢,將趙女士征信拉黑。

              事涉16年前已還完的貸款

              趙女士表示,早在2004年9月自己因買門面房,的確在該銀行辦理過一筆一年期的貸款業務,貸款額為33.9萬元,但在2005年貸款到期后就已經還清。

              不僅如此,這么多以年,她從來沒有接到銀行方面任何形式的欠款、欠息口頭或書面告知。

              最讓趙女士氣憤的是,這么多年來,趙女士的電話號碼雖然更換過,但房子沒換過,身份及戶籍信息沒變。如果真的要找趙女士的話,應該很輕松。

              這筆利息是如何產生的?

              銀行也解釋不清

              據報道,事發后,趙女士多次前往該行反映情況,想了解欠息是如何產生的,但是銀行方面卻表示他們也解釋不清楚。

              該銀行一位胡姓主任表示,此筆業務時間太久,目前解釋不了,加上當年辦理時自己還沒有在此工作,所以不是很清楚。

              為何之前十多年一直沒有扣費,今年5月份才開始扣費?胡主任稱,或許是因為之前貸款時所關聯的銀行卡上一直沒有錢,由于趙女士今年重新辦卡后自動聯網,系統就自動開始扣費了。

              更有意思的是,當被問到為何當事人趙女士始終沒收到任何催要信息?這16年來銀行都是以哪種方式聯系趙女士進行欠款催要的?

              對此,秦姓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也不知道,“銀行有專人負責此事,但這個人請長期病假了,明年才能上班”。

              28億存款“不翼而飛”

              銀保監會:已派工作組進駐調查

              本以為銀行是最安全保險的地方,關乎人民群眾的“錢袋子”,但是近年來發生的多起奇葩事情,讓人民群眾大呼意外!

              近期,一些企業自曝在銀行的存款遭質押的事件引發市場熱議。

              10月23日,濟民可信集團稱其下屬子公司有28億元存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渤海銀行南京分行質押給了華業石化南京有限公司作為貸款擔保使用,由于部分貸款出現逾期,作為擔保的存款無法取出。隨后,渤海銀行回應稱相關業務濟民可信集團知情。

              就在雙方各執一詞,事件還未真相大白的時候,又一起類似事件被曝光,11月15日,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有近3億存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用于南通瑞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的質押擔保,而南通瑞豪未能按時償債,導致科遠智慧部分到期存款未能贖回。

              11月19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近期,個別商業銀行與企業客戶因存單質押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發生糾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銀保監會對此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要求相關銀保監局組成工作組,進駐銀行開展現場調查。目前,調查工作正在加緊進行。如調查發現銀行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罰問責。如調查發現涉嫌違法犯罪行為,將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案件相關方也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開展。

              上述新聞發言人指出,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是商業銀行的重要金融服務業務,在便利企業支付結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些商業銀行的票據業務也出現了發展不規范、有章不循、內控失效等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為有效防范和控制票據業務風險,促進票據市場規范有序發展,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強化了票據業務監管制度建設,并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近年來,銀保監會先后組織開展了“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年”等工作,均將票據業務管理作為工作重點,督促商業銀行強化內控建設,加強員工行為管控,強化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統一授信管理,堅持貿易背景真實性要求,加強質押存單的真實性、合規性及合理性審核,規范票據交易行為,嚴禁機構和員工參與各類票據中介和資金掮客活動。

              銀保監會發言人強調,各銀行機構要不斷提升內部控制水平,進一步規范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管理,按照“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嚴把業務準入標準,既要充分滿足金融消費者的服務需求,又要避免給不法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機,侵害商業銀行及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