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究竟產多少煤合適?專家呼吁:研究煤炭產量“安全區間”

              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1-11-25 18:01:26

              鄂爾多斯增加產能5860萬噸,另有106座煤礦獲得核增產能審批,全市累計新增產能1.4億噸;截至10月底,山西完成39座核增產能煤礦的報告評審和現場核查,預計凈增年度產能4100萬噸;對納入國家冬季應急保供的17個煤礦,陜西正在加快核增產能手續辦理……連日來,煤炭主產區紛紛增產增供,在保供穩價的同時也引發一些疑問——支持煤炭生產,會不會影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答案是否定的。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明確表示:“根據資源稟賦情況,煤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在做工作的時候,一直堅持系統思維、統籌兼顧,宣布的目標一定會堅定不移完成?!?/p>

              一邊是釋放優質產能,為能源供應兜底保障;一邊是推動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加快煤炭減量步伐。二者如何平衡與兼顧?

              當前增產增供不影響減煤降碳進程

              “十四五”期間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這是《2030年前達峰行動方案》確定的行動內容。據此方向,什么樣的控制節奏為宜?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人孫楨表示,既要推進煤炭減量,也要兼顧安全降碳。“近年來,我國能源生產結構由以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能源消費結構日趨低碳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能源安全等艱巨任務,調整能源結構仍存在諸多的現實困難和挑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堅持防范風險,處理好當前與長遠,減污降碳與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安全、群眾正常生活的關系,有效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風險?!?/p>

              太原理工大學環保產業創新研究院教授袁進表示,近期的增產增供非但不會影響減排目標,反而進一步加強了煤炭安全底線思維,讓地方對能源轉型的認識更加深刻?!吧轿髟霎a增供煤礦數量約40家,與14個省簽訂外送保供協議。但這些增量都是在規劃目標和正常波動范圍內,不是超常情況。事實證明,對山西省減煤降碳工作沒有負面影響?!?/p>

              長遠來看,我國也離不開煤?!懊禾肯M量占比雖然下降,在能源體系中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卻越來越凸顯?!敝袊こ淘涸菏恐x和平認為,即便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之際,我國仍需煤炭作為電力調峰、碳質還原劑及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懊禾繂渭冏鳛殡娏碓吹男枨笾鸩较陆担稍偕茉创蟊壤尤腚娋W,給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嚴峻挑戰,需要燃煤發電作為調峰電源平抑電力波動。其在電力結構中占比的下降速度,取決于可再生能源電量對煤電的替代和可再生能源電力對煤電調峰的需求?!?/p>

              研究建立煤炭消費量“安全區間”

              基于上述現實,究竟產多少煤合適?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峰提出,煤炭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要有序減少、減之有度。為此,應該研究建立煤炭消費量的“安全區間”。未來一段時期,煤炭消費量在安全區間內波動,以支撐新能源發展和油氣波動?!疤歼_峰、碳中和不是簡單的‘去煤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仍為我國能源轉型提供立足點。煤炭必將成為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橋梁,在未來能源結構轉變中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p>

              建立“安全區間”,不是煤炭一個行業的任務。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首席專家曹東表示,從下游來看,電力、鋼鐵、水泥和煤化工四個重點行業,煤炭消費占比達到86%以上,合計貢獻超過70%的二氧化碳。這些行業的減排表現,將直接事關煤炭生產、需求及達峰進程?!熬C合預測,鋼鐵、水泥煤炭消費在‘十四五’中前期率先達峰,煤化工在‘十四五’后期達峰。受電力需求增長驅動,電力煤炭消費將在‘十五五’中后期實現達峰。鋼鐵、煤化工行業的碳達峰年限與煤炭消耗相同,電力、水泥行業碳達峰時間晚1-2年?!?/p>

              謝和平提出他的預測:考慮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按其最大能力發展、正常發展設計適中情景和快速情景。在兩種情景下,分別假設燃煤發電占比以每5年18%、23%的比例降低,按可再生能源電力配置5%-20%的儲能容量,其中一半由燃煤發電來滿足進行測算。到2060年,燃煤發電裝機規模保持在3億-4億千瓦,年耗煤量3.9億-6.4億噸。“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前后,我國鋼鐵生產的碳質還原劑主要將由煤炭提供,這部分用煤需求為3.0億-3.7億噸。此外,緩解油氣對外依存度的煤炭需求量,2060年將達到4.9億-5.2億噸?!?/p>

              回歸合理規模,增加供應彈性和韌性

              謝和平坦言,我國曾多次出臺政策措施減少煤炭消費,但效果均不明顯。經濟社會發展對煤炭的持續需求,推動行業被動式超負荷運行。雙碳目標促進煤炭消費減量,帶動煤炭生產強度下降,給行業帶來發展空間受限的嚴峻挑戰,也留出降低發展速度、提升發展質量的時間和空間。“煤炭行業可放下產量增長的包袱,回歸合理規模,走科學產能之路。行業要盡快從擴大產能產量追求粗放性效益為第一目標的增量時代,邁向更加重視生產、加工、儲運、消費全過程安全性、綠色性、低碳性、經濟性的存量時代,快速提升發展質量?!?/p>

              劉峰坦言,煤炭工業仍面臨著生產產能過剩和先進產能不足的矛盾?!耙盐赵谖覈茉大w系中的主體地位和能源安全兜底保障作用,煤炭行業必須加強新型儲備能力建設。既包括煤炭資源的儲備,提升資源精準勘查能力,也包括煤炭開發建設能力的儲備,加強煤炭相關技術的研發,更要提升煤量儲備的能力,合理建設煤炭倉儲設施,增加供應的彈性和韌性。推動煤炭生產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完善煤炭跨區域運輸通道和集疏運體系,并隨著煤炭生產重心逐步向中西部轉移,高度重視富煤集中區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協調?!?/p>

              “單純為了減煤而設定一個目標很容易,但光是這樣還不夠,也不是說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越低越好?!眹覒獙夂蜃兓瘧鹇匝芯亢蛧H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認為,要讓煤炭消費真正減下來并實現可持續替代,還需要財政、金融、就業等政策保障。“隨著能源體系變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理中心可能發生很大轉移,背后是產業、就業等一系列變化。只有‘先立后破’,處理好減排和安全的關系,對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以及由此引起的阻力才會更小?!?/p>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