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國家電力市場呼之欲出 跨省跨區電力交易壁壘將逐步打破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1-11-25 22:32:43

              電力保供取得階段性成效之際,一份有關全國電力市場的重磅文件出臺了。

              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穩步有序推進,市場化交易電量比重大幅提升。要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電力市場,引導全國、省(區、市)、區域各層次電力市場協同運行、融合發展,規范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推動形成多元競爭的電力市場格局。

              盡管《指導意見》尚未公開發布,但多名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我國電力市場正從試驗先行,過渡到整體優化階段,跨省跨區的電力交易壁壘將被逐步打破。

              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

              《指導意見》是2015年3月中央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即將出臺的又一個標志性文件。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主要有三方面的意義:一是加強我國電源中心和負荷中心的匹配;二是健全多層次、多主體的電力市場從而優化整體;三是為建設電-碳協同的市場體系打好基礎。

              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下,我國的電源中心將集中在“三北”地區(西北、東北和華北北部),但負荷中心卻在東部地區。如果僅建設起省內電力交易市場,跨省跨區的電力交易不能順利聯通,那么將無法充分利用富余的電力資源。

              “雖然現在也有西電東送等跨區輸電的項目,但是體量相對較小、通道不多,而且是點對點或者點對網的交易,比較受限。例如,三峽給A省份專送的電,如果B省份愿意出更高的價格,那三峽能不能把電賣給B省份?現在是不可以的。但是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形成以后,它就可以賣?!蓖跤览忉?。

              針對“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王永利表示,這可以理解為大到全國、區域,小到省內、園區,不同層次的能源類型都能實現互補。例如一個區域內,包括光伏、儲能、燃氣等多種能源形式分屬于不同的投資主體,原本很難進行交易。但是通過構建一個整體的功能系統,就可以實現多能源主體交易,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此以外,構建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還是“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電力作為我國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單一行業,減排效果將直接影響目標完成進度。但是,省際間的電力交易無法互聯互通,同樣影響到了碳排放的統計核算等工作。

              “只有構建起全國電-碳協同市場,統一規則,才能真正實現誰排放、誰買單。”王永利說。

              不過,要想完成上述目標,諸多難題仍然待解。

              “據我所知,一些地區現在購買西電意愿越來越不那么強烈,甚至可能提出了比較苛刻的條件,購電的價格很低。所以要有很好的機制,能解決發電側、輸電側與用戶側的利益分配,電量才能得到消納。”一名曾在地方能源監管局任職多年的高層管理人員說。

              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解決的路徑在于“軟硬兼施”。既要下硬功夫,建立起遠距離的輸電通道,并提高其利用率,也要在軟的方面,包括交易機制、利益模式、政策配套等方面予以引導、支持。

              省間電力現貨交易先行

              在省際電力交易的規則方面,現貨市場率先破冰。

              11月22日,國家電網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的復函》要求,正式印發《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下稱《規則》)。

              根據《規則》,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覆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和內蒙古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范圍內全部省間交易,參與主體覆蓋所有電源類型,對于實現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的電力保供和能源轉型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現貨是電力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大的作用是發現價格?!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貨市場每小時會給出一個價格,并且發電或負荷所處位置不同,價格也會隨之變化。電力緊缺時,現貨價格甚至會成倍上漲。因此《規則》明確有利于加強省際間的電力流動,強化市場信號以促進供需平衡。

              國家電網25日表示,目前,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試運行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省間電力現貨交易啟動后,一方面能夠反映出電能的時空價值,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能源資源的及時調配。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全網保供能力,以市場化手段引導電能從平衡富余地區流向平衡緊張地區。同時,通過更高頻次的省間電力現貨交易,滿足西南、“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實現清潔能源在全國范圍的消納。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省間電力現貨交易的范圍僅局限于國家電網和內蒙古電力,南方電網等并未參與。同時,中長期電力市場、輔助服務市場也尚未出臺省間交易規則。

              林伯強認為,無論現貨交易或者其他形式交易,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關鍵在于地方執行的電改措施要保持一致。

              “以高耗能行業電價為例,今年10月出臺的電改文件規定,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價格不設浮動限制。從中央政策層面上,這意味中國的電力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了,因為高耗能行業是全社會用電量的主力。但問題是,從各地執行情況來看,它的電價沒有出現大幅的上漲。除了廣西等少數省份出臺了直接上浮50%的規定以外,其余省份都沒有相關規定?!绷植畯娬f。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