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拋儲、疫情輪番沖擊 原油陷熊市泥潭 OPEC+或宣布凍產?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1-12-02 09:00:41

              多重利空沖擊,令國際油價在剛過去的11月遭遇寒流,WTI原油近月合約重挫20.8%直接進入熊市,而布倫特原油期貨單月16.4%的跌幅也刷新了去年3月以來的最差表現。

              按照日程安排,產油國組織OPEC+將于今天召開月度部長級會議,敲定明年1月份的產量水平。在稍早前媒體吹風會上,該組織推遲了部分會議的時間,并稱將認真考慮目前的疫情因素。

              原油經紀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級市場分析師瓦爾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正面臨兩個巨大的未知數,一個是看似無休無止與病毒的戰斗,另一個則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博弈。 施瓦茨認為,考慮到脆弱的供需前景,OPEC+宣布暫停釋放產能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甚至不排除凍產超過1個月。

              拋儲、疫情輪番沖擊

              在上月召開的全體會議上,OPEC+連續第三次頂住了來自美國的壓力,繼續按照40萬桶/日的規模釋放產能。時隔四年重返80美元的油價令產油國嘗到了限產帶來的好處。然而,風險已在醞釀中。

              經過數周準備,11月23日白宮方面宣布了有關拋售原油儲備的決定,美國能源部將釋放5000萬桶原油,同時協同印度、日本、韓國和英國等國家一起釋放戰略儲備。居高不下的油價正在持續推高各國民眾生活成本,長期處于低通脹泥潭的歐元區CPI正在逼近5%,多個新興市場國家為應對通脹壓力進入加息周期。

              對于美國而言,汽油價格上漲可能對即將進入2022年中期選舉的民主黨產生政治影響。美國汽油價格在全國范圍內飆升至七年高點,在內華達州、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則達到了每加侖4美元。不斷走低的民眾支持率讓明年民主黨的中期選舉形勢嚴峻。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自11月初拜登明確釋放拋儲信號以來,國際油價區間跌幅逾10%。當外界幾乎消化相關影響時,奧密克戎毒株的出現將原油推向了熊市的泥潭。隨著包括美國、歐洲、亞太多國宣布實施旅行禁令,恐慌情緒迅速升級,上周五兩大原油近月期貨合約單日大跌超過10%,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4月原油市場因庫存空間耗盡經歷的黑暗一刻。

              瓦爾加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與去年的形勢存在不小區別。當時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不少人試圖做空市場,期貨各期限合約呈現升水結構,而現在多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從各合約貼水明顯縮小可以看出,原本樂觀的經濟復蘇前景正在面臨考驗。

              瓦爾加認為,相對于各國聯合拋儲對供應面的影響,投資者顯然對需求端面臨的沖擊更為謹慎。疫苗接種對于贏得這場戰役至關重要,然而在現階段全球疫苗接種推廣依然不平衡的背景下,多地疫情反彈和新冠毒株變異的消息正讓能源需求前景愈發充滿不確定性。

              供需失衡風險上升

              事實上,在11月中旬歐洲出現新一輪疫情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Mohammad Barkindo)已經對市場供應過剩發出了警告。衍生品市場上,多頭正在迅速退潮,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當周原油凈多頭頭寸已經降至30萬手左右,較一個月前減少20%。

              國際能源署(IEA)在上月發布的市場報告中指出,雖然原油需求依然強勁,但供應正在逐步趕上,10月份,全球石油產量日產量已經達到9770萬桶/日,11月和12月的石油產量將繼續增加150萬桶/日。IEA預測,原本持續下滑的全球石油庫存曲線正在出現逆轉。

              對于OPEC+而言,來自于非OPEC產油國的競爭也需要警惕。第一財經此前曾報道,四季度以來加拿大、巴西和挪威等國正在大幅增產。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1月9日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預測,高油價將吸引更多產能進入市場,明年初全球可能出現每天50萬桶的過剩產能。

              而各國聯合拋儲正在使得形勢愈加復雜。OPEC下設經濟委員會(Economic Commission Board)上周對此進行了評估。結論是,如果6600萬桶戰略儲備石油按計劃流入市場,那么明年1月和2月全球石油盈余將分別增加110萬桶/天,達到230萬桶/日和370萬桶/日。需要注意的是,這份預測發布的時間早于南非報告奧密克戎毒株的時間,現實情況可能會更嚴峻。

              對于今天的會議,瓦爾加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暫緩釋放40萬桶產能是最可能的結果,甚至不排除延長期限的可能性,當然這取決于組織內部對疫情的評估,一些產油國可能會提出異議。OPEC+目標是確保穩定和平衡的石油市場,因此暫時擱置增產既可以抵消釋放戰略儲備的負面價格影響,也是向外傳遞維穩信號改善供需形勢的必要手段。他認為,短期內油價走勢依然與疫情走勢密切相關,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可能在明年初面臨壓力,但隨著春季的臨近,有關病毒和疫苗研究的突破或將緩解能源需求端面臨的沖擊,布倫特原油有望在70美元附近得到支撐。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