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學歷造假!監管出手 銀行總監遭禁業10年

              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1-12-02 15:00:27

              學歷造假這件事,在香港金融界的后果能有多嚴重?

              12月1日,香港證監會(“證監會”)公布一項處罰決定,對新加坡銀行前大中華與北亞及臺灣小組總監兼高級客戶關系經理王郁晴做出禁業10年的處罰,原因正是證監會調查發現王郁晴在求職時學歷造假。

              證監會認為,王郁晴屢屢就學歷做出失實陳述,令其品格、可靠度以及是否有能力稱職地和誠實地進行受規管活動受到質疑,并非作為受規管人士的適當人選。

              被雇主舉報

              證監會的資料顯示,王郁晴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間在香港受雇于瑞士寶盛銀行(Bank Julius Baer & Co。 Ltd),擔任臺灣市場小組總監兼客戶關系經理。2019年3月,王郁晴跳槽至新加坡銀行,擔任大中華與北亞及臺灣小組總監兼高級客戶關系經理一職。

              6個月后,香港金管局接到新加坡銀行主動作出的匯報,質疑王郁晴簡歷中的學術資歷以及提交給銀行的學位證書的真實性。此后,香港金管局將有關報告轉交證監會調查。

              證監會經過調查發現,王郁晴并沒有從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但在兩次求職期間,她曾分別向雇主提交了假學位證書,顯示其在1990年至1994年就讀于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并獲得工商管理文學學士學位。

              證監會指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29 條,證監會在考慮某人是否適當人選時,除考慮其認為有關的任何事項外,亦須考慮該人的品格及可靠程度,以及其是否有能力稱職地及誠實地進行有關的受規管活動。

              在瑞士寶盛銀行任職期間,王郁晴曾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在新加坡銀行任職期間,則繼續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受規管活動。

              證監會表示,在決定王郁晴的處分時,已考慮到所有相關情況,包括她過往并無遭受紀律處分的紀錄。

              近年來處罰最重個案

              因為學歷造假而被禁業,王郁晴并非香港金融圈首例,但確是近年來處罰最重的個案。

              2015年7月,瑞士寶盛銀行香港市場客戶經理江曼怡也因學歷造假被禁業3年。公開資料顯示,江曼怡在簡歷中稱自己畢業于紐約大學,并取得教育心理學文學碩士學位,但她入職期間,瑞士寶盛銀行的背景調查結果卻顯示她只是肄業。

              面對人力資源部和合規部的質疑,江曼怡堅稱自己已經畢業,只是遺失了畢業證書。瑞士寶盛銀行的人力資源部與合規部聯合面談江曼怡后,她仍堅稱自己已經取得學位,只是遺失了畢業證書,但會后江曼怡就去買了一張假證書,并稱從大學教授手中拿到了證書的掃描件。

              經過反復對質和查證,最終,瑞士寶盛銀行獲得紐約大學確認,江曼怡并未獲得該校頒發的任何學位,她所提供的證書也是偽造的。

              2015年10月,星展銀行(香港)機構銀行部副總裁柯淑娟也曾因學歷造假,被禁業6年,今年10月剛可以重新進入金融圈。證監會當時公布的資料顯示,柯淑娟利用自己妹妹的學位證書偽造了一張臺灣淡江大學發出的經濟學學士學位證書,并用這張假證書獲得了星展銀行(香港)的職位。

              在被質疑學歷真實性后,柯淑娟向公司承認證書是偽造的,在獲聘不足4個月即被星展銀行(香港)即時解雇。除了禁業處罰決定,證監會還向警方舉報了柯淑娟的行為。

              學歷造假還可能坐牢

              在香港特區,學歷造假還可能被控使用虛假文書,相比刑事犯罪記錄,金融圈禁業數年的處罰已不算嚴重。

              2018年,香港特區民政事務總署一名前職員因為學歷造假被香港廉政公署起訴,最后被判歸還在政府部門工作期間的全部所得110萬港元,以及240小時社會服務令。

              這名職員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就讀,但因為掛科沒能畢業,機緣巧合下,他在特區教育局教師注冊組工作時接觸到別人在同一學校獲得的畢業證書和成績單,于是留下復印件并更改了名字,并靠著這張假學位證書騙到了多個政府部門職位,甚至還想靠這張假證申請廉政公署的職位。

              同樣是2018年,一位法律專業畢業生利用假學歷獲得律所實習律師職位,被法院判處監禁9個月。資料顯示,這名學生已經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博士學位,但法律專業證書課程的成績不達標,因而無法真正成為律師。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