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驚呆!600億“支付寶刷臉”獨角獸出大事:被爆料這方面“造假”!

              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1-12-04 15:00:31

              上市前的“臨門一腳”之際,支付寶刷臉支付業務背后的公司奧比中光,被爆偽造股權轉讓協議,“偷偷轉讓”合伙人股份。

              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合伙人離職后

              股份被偷偷轉讓?

              2021年11月16日,奧比中光在遞交給上交所的一份《補充法律意見書(三)》中提到,2021年10月29日,公司收到張樂、陳堃、馮準賽、李斌、李江林五名前員工就合伙企業份額轉讓相關事項的律師通知。

              根據《補充法律意見書(三)》顯示,這起糾紛在2021年9月24日就已經被法院受理,且企業已經收到了部分法院文書。

              11月30日,奧比中光在提交的最新資料中表示,“陳堃”和“李斌”兩人案件法院按撤訴結案處理,目前已結案。

              然而據清流工作室報道,陳堃等人明確表示未曾撤訴,奧比中光的相關股權凍結仍在走流程。

              據清流工作室報道,上述訴訟案件的原告方均為奧比中光前員工,且均于2015年上半年入職,并簽訂了股權激勵協議。2016年,張樂成為奧比中光旗下的員工持股平臺奧比中瑞的合伙人,陳堃、馮準賽、李斌及李江林四人則成了另一持股平臺奧比中泰的合伙人。

              按照合伙協議,張樂曾對奧比中瑞的認繳出資金額為 216.00 萬元;陳堃等人對奧比中泰的認繳出資金額為 81.00 萬元、36.00 萬元、5.40 萬元及 13.50 萬元,上述金額合計 351.90 萬元。

              這一部分也得到了奧比中光的證實。

              然而,2017年、2018年,兩個員工持股平臺奧比中瑞、奧比中泰發生多次合伙人變更。張樂、陳堃在這期間消失在股東名單中,且其所持份額被原價轉讓給了平臺合伙人黃源浩、肖振中。黃源浩是奧比中光實控人、董事長;肖振中則是該公司董事、首席技術官。

              根據陳堃等人的說法,他們分別在2017年、2018年離職,在這之后,他們便再沒有在奧比中光的相關文件上簽字。在兩家持股平臺工商變更期間,他們也并未收到任何書面通知、且未收到相關款項。這幾人中,只有馮準賽表示離職時被迫簽署了放棄股權的相關協議,但也未收到過轉讓款。

              其中一家員工持股平臺奧比中泰,于2017年12月21日作出了首份變更決定書,授權了肖振中、許崇言成為合伙人代表,代表所有人簽署協議;

              接著又在2018年 11 月 16 日,修改了協議中有關除名有限合伙人的條款,增加了以“終止勞動關系”為觸發條件的有限合伙人被除名情形;

              直到2018年11月29日,奧比中泰最終將陳堃等四人除名,并且將其原本所持有的合伙企業財產份額轉讓至黃源浩名下。

              另一持股平臺奧比中瑞的情況,則更為蹊蹺。根據張樂敘述,奧比中瑞雖然在2017年5月作出變更書,但工商備案中并未有其與肖振中轉讓財產份額的協議,其本人也表示沒見過、更沒簽署過該變更書。

              直到在得知奧比中光遞交招股書后,上述五位前員工通過調取工商登記內檔,這才發現奧比中泰及奧比中瑞,曾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過多次工商登記變更。按照他們的說法,有關需要他們簽字的文件也出現了偽造簽名、代簽、冒簽甚至湊簽名的情況。

              比如張樂的簽名,是由其先前獲得的有張樂簽字的空白A4 紙張后,通過拼接編輯打印文檔生成的決定書簽字頁,有的可能還是是直接偽造而成。

              另一員工持股平臺也陷入訴訟

              天眼查顯示,2020年,公司的另一持股平臺奧比中鑫,也因企業份額轉讓糾紛與合伙人對簿公堂。目前,奧比中光實控人黃源浩所持該平臺的合伙企業份額已被凍結,涉及金額達375萬元,申請人為公司原員工劉軒銘。

              在劉軒銘離職后,奧比中鑫合伙人黃源浩也是按照合伙協議約定受讓了劉軒銘持有的7.5%的企業份額,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不過劉銘選不僅因離職事宜申請了勞動仲裁,還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確認其等份額轉讓決議無效,并申請了財產保全。

              在奧比中光提交的最新材料中,并未透漏此項糾紛的進展。

              公司認為: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根據奧比中光披露的信息顯示,張樂、陳堃、馮準賽、李斌、李江林要求按照人民幣以每股人民幣 47.31 元進行和解。

              按照張樂等人的計算方法,根據當時的股權價格,肖振中在受讓了本屬于張樂的有限合伙財產份額之后,至今未向張樂支付財產份額的轉讓對價,目前轉讓份額市場價值超過 2160 萬元。而陳堃等四人也未收到應由黃源浩支付的約1400萬元的合伙份額轉讓對價款。

              奧比中光認為,“相關訴訟事項對本次發行上市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公司認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按照當時適用的合伙協議對陳堃、 馮準賽、李斌、李江林進行除名、辦理張樂份額轉讓事宜,并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同時,涉訴財產份額所涉金額較??;涉訴股權占發行人股權比例僅為 0.15%, 占比較低,不會對發行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控制權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會導致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诖?,張樂、陳堃、馮準賽、李斌、李江林合伙企業財產份額涉訴事項不會對發行人本次發行上市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實質性法律障礙。

              80后北大學霸創業

              螞蟻集團是二股東

              成立于2013年的奧比中光,是亞洲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AI 3D感知全領域技術的平臺型科創企業。2018年獲評“獨角獸企業”,是我國人工智能3D視覺頭部企業、全球感知智能領域的領跑者。

              其創始人黃源浩是妥妥的“學霸”。公開資料顯示,黃源浩1980年出生于廣東潮州,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專業,大學期間既保持全系前三的成績,又同時拿到計算機編程與電子商務的第二學位。北大畢業后黃源浩先后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并拿到全額獎學金。

              從讀研開始黃源浩便輾轉于中國香港、加拿大、新加坡、美國等地進行光學相關領域研究,總共去過7個研究院所,研究了光學領域十個左右的細分學科。2012年底,32歲在麻省理工SMART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員的黃源浩,已經是國際上最年輕的光學測量領域頂尖專家之一。

              2013年,黃源浩在深圳成立奧比中光研究3D傳感技術。創業之初由于研發投入大而收入少,公司壓力巨大,一度到了快發不出工資的地步。幸運的是公司于2014年獲得深圳市官方的資助,得以繼續發展。

              之后奧比中光陸續又獲得弘德投資、賽富投資、聯發科、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天狼星資本、松禾資本、仁智資本等機構的青睞。

              隨著刷臉支付的流行,阿里也開始注意到這家高科技公司。2018年5月,奧比中光宣布完成超過2億美金的D輪融資,此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賽富投資、松禾資本、天狼星資本等跟投。此輪融資之后,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根據IPO招股書顯示,IPO后,黃源浩以30.25%的持股比例仍為第一大股東,螞蟻集團旗下上海云鑫持股13.56%,成為第二大股東。

              其它機構投資者中,美的創新持股2.11%,松禾成長持股1.49%,國開制造持股為1.45%,福田引導基金(SS) 持股為1.41%,賽富復興持股為0.84%。

              除了在股權上深度綁定,在業務上,奧比中光的業務也嚴重依賴螞蟻集團。

              3年合計虧損13億

              高度依賴大客戶

              從招股書發現,報告期內(2018年-2021年上半年),奧比中光營收分別為2.10億元、5.97億元、2.59億元及1.62億元;同期對應歸母凈利潤為-1.01億元、-5.16億元、-6.15億元和-1.15億元??梢姽緺I收波動較大,2020年疫情影響線下零售,導致營收同比下降56.62%;同期凈利潤也連續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內連年虧損,合計虧損已逾13億元。

              公司稱上市時存在未彌補虧損,主要系公司自創業以來持續保持較高研發投入強度,并對骨干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確認大額股份支付費用所致。

              在大客戶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對螞蟻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26萬元、8496萬元、942萬元和2642萬元,占比分別為3.94%、14.23%、3.64%和16.36%;對阿里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為0.37萬元、4042萬元、4795萬元和535萬元,占比分別為0.00%、6.77%、18.52%和3.31%。

              此外,公司對其他線下支付細分場景主要客戶商米科技、禾苗通信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61萬元、2.12億元、1438萬元和898 萬元,占比分別為5.54%、35.45%、5.55%和5.56%。

              公司3D視覺感知產品最終應用于支付寶刷臉支付應用生態的客戶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24.05%、77.13%、51.70%和37.46%。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