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焦點轉換 美豆“V”轉 油脂大漲 什么原因?

              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2021-12-08 09:00:58

              原油作為全球大宗商品的鉚,原油企穩給原本就價格抗跌的植物油帶來加持,國內三大油脂價格快速回升。工業品價格看需求,農產品價格看供應。近期油脂油料供應端的一些消息也是有利于植物油期價的再度上漲。

              另外,本周12月10日凌晨,美國農業部12月供需報告即將出爐,作為本年度最后一份供需報告,此報告公布后預示著市場可以演繹下一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格局?!霸趫蟾娉雠_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豆期末庫存存在調高風險。推導依據是,截至11月25日,美豆總出口量2107萬噸,相比較去年同期的2463萬噸,減少356萬噸,主要是因為大豆出場份額被巴西大豆所搶占,分析師普遍預計,2021/2022年度大豆年末庫存為3.52億蒲式耳,高于11月份3.4億蒲式耳的預估。預計美豆總產量變化不大,維持11月產量預估?!备窳执笕A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劉錦說。

              銀河期貨油脂研究員劉博聞認為,本月USDA美農報告的調整看點主要集中在大豆和玉米的需求端和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產量上。其中,市場對于2021/2022年度美豆期末庫存平均預估為3.5億蒲,較11月的3.4億蒲小幅上升。12月報告中單產和種植面積等供應端數據預估維持不變,而需求端的壓榨和出口量存在小幅調整可能。因近期美豆壓榨需求旺盛,壓榨預估值可能存在小幅上升,出口量可能存在不變或者小幅下調的可能。除此之外,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存在調整的預期,市場平均預估巴西大豆產量下調至1.4379億噸,預估區間為1.03億噸—1.05億噸,11月報告預估值為1.44億噸;阿根廷大豆產量平均預估4939萬噸,預估區間為4800萬—5000萬,11月報告預估值為4950萬噸。綜合而言,12月USDA報告因供應預估維持穩定,僅需求端和南美產量預估存在小幅調整可能,整體影響預計較為有限。

              是什么原因導致近期植物油價格出現大幅回調?

              新毒株奧密克戎病毒的出現令全球金融市場擔憂恐慌情緒急速升溫,對金融屬性較強的油脂價格形成一定的壓力。但隨著恐慌情緒的緩解,近幾個交易日全球股市以及商品市場逐步企穩甚至略有反彈,而本身油脂現貨供需偏強,強現實弱預期的格局始終存在?,F貨端偏強的情況下,近期宏觀情緒修復,油脂價格也隨之出現大幅反彈。

              2021年加拿大油菜籽產量再度遭到下調。雖然2021年烏克蘭和澳大利亞的菜籽迎來了豐收,但是由于加拿大油菜籽作為全球油菜籽的龍頭,對全球油菜籽供需平衡表起著決定性作用,加拿大油菜籽的產量恢復要到明年才能確定,加拿大油菜籽是春菜籽,播種在5月份,收割在9月底,所以加拿大的菜籽產量能否如期恢復仍存在較大變數。12月3日,加拿大統計局將油菜籽產量預估從9月的1280萬噸下修至1260萬噸,為14年最低水平,較2020年油菜籽產量減少35.4%。全球油菜籽供應方面較2020年仍有510萬噸的短缺。

              劉錦表示,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數據良好,庫存仍有下降空間。馬來西亞SPPOMA稱,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下降6.8%,其中FFB單產環比下降6.06%,出油率環比下降0.16%。船運調查機構SGS的數據顯示,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168萬噸,環比提高13.8%。產量降低,出口旺盛,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仍有下降空間,這對油脂未來的供應預期造成利空影響。因為目前新冠肺炎超級變異株一直存在,因此馬來西亞棕櫚油行業的人工問題可能存在較大變數,一旦疫情出現反復,原計劃2022年3月底之前能到達馬來西亞的勞工將會再度面臨延遲,預期的棕櫚油產量增產將會出現不確定性。

              “從國際市場來看,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同比由負轉正,給了市場馬來棕櫚油產量開始加速恢復的積極的信號。但11月出口較好,庫存將再次不增反降。受新一輪疫情的影響,馬來勞工的引入速度可能仍存不確定性,庫存重建需要大量時間?!眲⒉┞務f,除此之外,雖國際油籽豐產,但國際豆油和葵油四季度產量整體不及預期因農戶惜售情緒嚴重,令軟油價格維持強勢。另外,本周加拿大統計局繼續下調2021年加菜籽產量至1280萬噸低位,較去年下降650萬噸,也低于前期市場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印兩國的植物油庫存仍處于偏低狀態,國內油脂整體庫存仍處于低位,截至11月26日,豆油庫存為105萬噸,上周為105.9萬噸,減少0.9萬噸;棕櫚油庫存為53.1萬噸, 上周為47.5萬噸,增加5.6萬噸;菜籽油庫存為34.4萬噸,上周為36.3萬噸,減少1.9萬噸。國內三大油脂庫存仍處于5年同期歷史的低位,庫存的恢復仍需時間。印度植物油庫存仍處于低位。截至10月,印度植物油港口庫存為56.5萬噸,同比增加1.25%,渠道庫存114萬噸,同比增加11.76%。印度國內植物油庫存為170.5萬噸,同比增加8.05%。

              劉錦認為,中國和印度作為全球最主要的油脂消費大國,兩國的油脂庫存尚未建立,未來仍有強烈的補庫需求,中國和印度在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占比幅度高達40%—50%,這給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帶來了較強的需求端支撐。

              “從國內市場來看,供應緊張以及庫存偏低,油脂價格的下方支撐更加顯著。國內棕櫚油供需兩弱。雖yp價差縮小至”負值“后需求幾近下降至剛需狀態,但12月后國內棕櫚油到港數量較少,緊供應的預期和現實依然未變,p15月差擴大至1200以上的歷史極值,月差最能反映現貨市場的預期,這反映出國內棕櫚油現貨預期偏強的基礎未變?!眲⒉┞劚硎?,國內豆油需求呈現穩定剛需,國內12月大豆到港量和壓榨量可能略不及預期,因此豆油的供應和庫存也難言壓力。目前豆油終端和渠道庫存偏低,節前備貨尚未交易到,因此豆油在現貨高升水的局面下期價也將得到支撐。菜油為近期最為抗跌的油脂,隨著進口菜油到港的下降,港口庫存如期下滑,目前看明年后國內菜系的采購存較大缺口,菜油的供應緊張也將持續下去,未來菜油將通過極端的價差來抑制自身的消費。

              據《油世界》預計,本年度全球7種油籽產量料達到6.009億噸,較上年度增加2590萬噸,其中大豆和葵花籽這兩種產品的產量分別較上年增加 1700 萬噸和700萬噸,葵花籽增產720萬噸至5760萬噸,菜籽產量較上月調增80萬噸至6300萬噸。全球棕櫚油預期也有小幅增長,印尼棕櫚油協會副主席稱,印尼棕櫚油產量有望在 2022年增至4800萬噸,較2021年產量增加2.95%。相比較2020年全球油料供應端的缺口,截至2021年,全球油料供應供應緊張的預期已經得到修復。

              “油料供應段充裕的預期正在構建之中,但是需求端的補庫依舊旺盛,在這種多空消息交織的狀況下,油脂期價將會維持高位振蕩行情走勢為主?!眲㈠\說。

              劉博聞認為,強現實、弱預期是2021年國內油脂市場的核心主題,目前來看,2201和2205合約也將延續這一主題。一方面,國內油脂價格處于絕對高價,棕櫚油產地增產的預期以及一季度傳統的消費淡季將為油脂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國內外油脂庫存均處于絕對低位,供應和恢復以及庫存的累積需要較長時間,而國內現貨始終處于高升水狀態,臨近交割月期價因現貨價格的強勢而得到明顯的支撐。因此,現貨端的現實將令盤面下跌的幅度和趨勢度并不會太強??偨Y來看,油脂近期走勢仍偏于上方壓力較大的高位振蕩,未來可以關注油脂的賣出看漲期權策略,獲取權利金。

              12月USDA供需報告前瞻及影響,以下是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的觀點:

              美國農業部將于12月10日凌晨發布12月供需報告,因11月報告超預期,市場對12月供需報告公布的美麥、玉米、大豆等品種關注度提升。11月末,奧密克戎毒株導致資本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原油日跌幅接近13%,使得市場通脹預期降溫,并拖累美麥價格下行。12月初隨著美麥企穩反彈,市場關注焦點重新回到需求旺盛對價格的支撐上。玉米市場,關注中國采購對美玉米出口銷售的影響;美豆市場,關注2021/2022年度庫存是否較11月數據上調。

              糧農組織(FAO)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糧價連續第4個月上漲。1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上升至134.4點,同比上升27.3%,環比上升1.2%,創2011年6月以來最高紀錄。其中,小麥、乳制品是重要推手,小麥價格攀升至2011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FAO稱,小麥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原因在于市場需求高漲,但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小麥供應偏緊。

              俄羅斯是全球小麥最大出口國,為限制本國食品價格上漲,俄羅斯提高谷物出口關稅,國際小麥市場供應更為緊張。自今年6月開始,俄羅斯引入浮動稅率制,該稅率適用于小麥價格超過200美元/噸的時候,按照市場價格和基準價格差額的70%計算。俄羅斯將在12月8日—14日的一周內將小麥出口關稅提高到84.9美元/噸,比前一周提高4.1美元/噸。俄羅斯在上調谷物出口關稅之后,小麥出口步伐放緩。關注USDA12月供需報告對國際小麥價格的影響。

              12月初,美玉米主力合約期價與美麥聯動反彈。在奧密克戎毒株擔憂情緒轉弱后,市場關注焦點重新回到農產品自身供需結構上來。11—12月,因中國新季玉米延遲上市,國內產銷區玉米報價居高不下。2022年春節前,在國內飼料消費維持高位的情況下,中國如何擴大進口采購,滿足國內飼用需求,成為國際及國內市場關注的焦點。

              眾所周知,自2020年開始,因臨儲玉米庫存清零,中國開始加大從世界范圍內對玉米及其他替代谷物產品的采購。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至2012年9月,中國方面累計進口玉米2950萬噸、進口大麥1200萬噸、進口高粱860萬噸。中國累計進口玉米、高粱、大麥等替代產品合計超過5500萬噸,這一進口水平超過2014/2015年度的進口峰值,進口替代有效彌補了國內玉米市場的供需缺口。對于國際玉米市場來說,中國大批量進口采購何時啟動將對國際玉米、大麥、高粱等產品價格形成重要影響。

              四季度中國加大對美國、烏克蘭等地玉米采購需求,這能否在12月USDA出口銷售數據中得以體現,是市場較為關注的問題。另外,12月供需報告中還要繼續關注玉米制乙醇消耗的數據。NASS近期報告表示,10月玉米乙醇消耗量在4.639億蒲,高于去年同期的4.342億蒲。美國農業部目前將全年玉米制乙醇消耗同比看高4.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可能會傳導到生物燃料市場。如果本輪全球蔓延的變異病毒影響持續,原油價格低位徘徊,那么玉米制乙醇消耗數據也可能相應調整。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