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能源危機”之下 美國何以“逃過一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1-12-29 08:49:41

              就在天然氣和電價飆升令歐洲遭遇“能源危機”之際,能源已經獨立的美國“逃過一劫”,甚至還能出手“解救”歐洲。

              由于歐洲天然氣市場供應緊張,而美國供應充足,歐美天然氣市場價差相應擴大,歐洲天然氣價格甚至一度高達美國的10倍。與此同時,巨額的利潤誘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油輪將美國液化天然氣運往歐洲,歐洲天然氣價格也因此有所回落。

              在歐洲等地能源供應短缺之際,美國為何能夠“逃過一劫”?未來美國會祭出能源出口禁令嗎?能源價格飆升美國化石能源投資為何仍“小心翼翼”?未來美國在能源轉型上會繼續“三心二意”嗎?

              能源獨立令美國“逃過一劫”

              需要注意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嚴重沖擊了美歐經濟,和歐洲大力推動能源轉型不同的是,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提出能源獨立計劃,而在那之后,歷屆美國政府均將實現能源獨立作為能源政策的核心內容。

              在石油危機后,美國在頁巖油開發技術上取得了革命性突破,成功實現能源獨立。2018年美國產油量躍居全球第一,一度超過沙特。2019年9月,美國更是一躍成為石油凈出口國。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2月公布的月度預測,美國最大的頁巖盆地二疊紀盆地的產量將在明年1月份激增至紀錄高位,預計增加7.1萬桶/日至503.1萬桶/日,也將是史上首次超過500萬桶/日。不過美國其他地區的原油產量距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仍有距離。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頁巖油革命后,美國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能源獨立,相對于歐洲來說,美國在能源上“日子比較好過”。

              Agora能源轉型論壇(Agora Energiewende)中國事務高級顧問、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部原主任涂建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以前美國的能源市場是封閉的,基本上原油和天然氣是不能出口的,后來由于頁巖革命成功,美國開始為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松綁,美國和全球能源市場也越來越聯動,美國最近一段時間能源價格的波動也受到了全球能源市場價格飆升的影響。

              盡管美國國內在能源供應上不存在太大問題,但隨著美國能源價格受到國際市場影響也在上漲,呼吁限制美國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的聲音也出現了。

              王永中對記者表示,現在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其實遠遠低于國際市場,美國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很高。如果美國企業大量出口,減少國內市場供應的話,也會導致國內天然氣價上漲,取暖成本上升,進而會加劇通貨膨脹問題。

              涂建軍也解釋稱,美國頁巖革命成功后,本土天然氣價格比全球市場價格低很多,這對美國制造業和全社會都是一個巨大的紅利?,F在要更多地出口,無非就把這一塊紅利更多地讓油氣工業和海外消費國拿走了,這里面就牽扯到了利益怎么分配的問題,美國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反對出口的聲音。

              總體而言,美國不太可能會祭出出口禁令。在全球天然氣供應極度緊張之際,若美國強行禁止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在政治和商業層面造成極大的不穩定性。如果美國停止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導致美國天然氣市場供需嚴重脫節,扼殺對天然氣供應的投資,這可能造成更大的波動和全球市場的價格上漲。

              IHS Markit副董事長Daniel Yergin表示,當市場供應緊張時,更需要保障穩定、安全和可靠的供應。如果美國限制或改變供應方向,只會加劇緊張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并破壞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以及美國與盟友、伙伴國之間的關系。

              化石能源投資仍“小心翼翼”

              與以往高油價時期不同的是,盡管今年油價飆升,但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卻沒有大幅增產。投資者向美國能源公司施壓,要求它們限制鉆探,并將更多利潤返還給股東。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預計2021年美國石油產量平均為1120萬桶/日,2022年僅小幅增加至1190萬桶/日。而在2019年年底,美國石油產量曾創下近1300萬桶/日的紀錄。

              美國頂級頁巖油勘探公司先鋒自然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謝菲爾德(Scott Sheffield)表示,由于石油公司將現金返還給股東,而不是增加資本支出,美國石油產量每年僅會增長3%。在這種情況下,可預見的未來油價將繼續維持在每桶70美元上方。

              在涂建軍看來,之前的低油價給資本留下了很慘痛的教訓。過去投了很多錢進去,但頁巖革命成果導致油氣價格走低,后來又疊加了新冠疫情的沖擊,所以在上一輪油價暴跌的過程中,很多油氣行業公司虧損非常嚴重,資本也是“有記憶的”。他進一步對記者表示,現在加上拜登又在極力推動凈零排放,油氣行業前景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行為也會更加謹慎。

              與此類似的是,高盛能源研究主管Damien Courvalin也認為,從長期來看,能源產出增長面臨多方面挑戰,例如上游成本上升,投資者選擇支持聚焦ESG的板塊,也導致能源行業資金成本上升。由于能源轉型及其對燃料使用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對長周期石油項目的投資也有所下降。

              價格方面,Courvalin進一步表示,盡管高盛的基本預測是明后年布倫特原油有望維持在85美元左右,但如果鉆井成本上升速度加快,或者遭遇意外的供應短缺,那么布倫特原油價格有可能會突破“三位數”。

              對于未來能源供給側面臨的風險,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Abdulaziz bin Salman)12月早些時候警告稱,因為勘探和鉆井方面的投資減少,到2030年原油產量可能減少3000萬桶/日?!叭绻麩o法在能源領域確保足夠的支出,我們可能會滑向一個很危險的階段,結果或許是演變為一場‘能源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我不是在預測,而是在警告,閑置產能將會消失?!?/p>

              美國能源轉型“三心二意”

              相對于歐洲在能源轉型上的堅決,美國則顯得“三心二意”。

              在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積極參與了氣候協議的討論與制定。但特朗普上臺后卻宣布美國不會履行承諾,并在2020年11月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而在拜登上任后,美國又立馬重新加入了《巴黎協定》,試圖將氣候變化議題打造為美國重塑領導力的重要抓手。

              這背后其實反映的是美國兩黨博弈,共和黨與民主黨所代表的利益集團不同。共和黨票倉更多與傳統產業利益集團綁定,因此在氣候問題上更為寬松;而民主黨票倉則更多與新興產業利益集團綁定,因此對待氣候問題更為嚴格,并承諾不遺余力運用外交手段推動其他國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化石燃料已經引發了一輪“唇槍舌劍”。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環保主義者警告能源轉型過慢會發生氣候災難。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公司則極力反對,認為如果沒有他們的產品,能源安全和供應將得不到保證,未來幾十年石油和天然氣仍將是重要的燃料來源,在各國政府尋求減少化石燃料來解決氣候問題之際,他們的價值不應受到低估。

              2021年12月,在休斯敦舉行的世界石油大會上,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的高管紛紛發言,將最近的燃料短缺和價格波動歸咎于對可再生能源的倚重和對化石燃料的投資不足。

              對此涂建軍向記者表示,雖然近些年石油在美國的重要性相對有所下降,但油氣利益集團在政治上的聲音依舊是比較大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如今是民主黨總統拜登執政,同時民主黨也在國會兩院均占優勢席位,但美國在清潔能源轉型和氣候行動落實上卻依舊步履維艱。

              在共和黨的阻礙下,拜登“重建美好未來”法案的支出規模已經由3.5萬億美元腰斬至1.75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也未能通過,民主黨黨內也有反對聲音。美國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明確表示,他不會支持拜登的1.75萬億美元“重建美好未來”國內投資法案,警告該法案會危及美國能源獨立。

              這也意味著白宮推動清潔能源轉型的努力遭遇重大挫折。“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將目前針對美國工會工人制造的電動車的稅收優惠從7500美元提高到12500美元,并為二手車提供高達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

              在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籠罩下,未來能源市場格局仍充滿了不確定性。展望未來,王永中對記者表示,在能源問題上也存在“不可能三角”的說法:穩定的能源供應、清潔的能源供應、便宜的能源供應這三者是不能兼顧的。不同的選擇需要付出不同的代價,需要有所取舍。伴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未來可能會迎來相對不穩定的能源供應時代。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