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上海一企業買進17噸黃金只為加工成銅合金?反常背后是一起52億大案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1-12-30 15:09:21

              短短一年多時間,上海一家企業就買入約17噸黃金,結果卻全是為了加工成“合金電解銅”?這一反常行為引起了上海市閔行區稅務人員的懷疑,隨著調查深入,一起涉及全國17家企業、涉案金額達52億余元大案浮出水面。近日,經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周某紅、謝某、周某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至7年半不等。

              記者了解到,這是一起典型的“黃金票案”。所謂“黃金票案”,指的是企業利用黃金體積小、價值高的優勢獲得進項稅發票,再將黃金轉賣給不需要發票的個人、黃金加工店等,回收購買黃金的資金。之后,再向有購買增值稅發票的其他企業出售發票,從中獲利。其他企業則利用獲得的黃金進項稅發票抵扣稅款,達到少繳稅的目的。這個過程中,為避免懷疑,買進黃金的企業往往會虛構一個業務,以掩蓋黃金實際上已被出售的事實。

              2019年2月,在閔行區某國企負責人的授意下,周某紅負責起“黃金票”的具體操作。她通過侯某等人(另案處理)尋找上下游相關企業,完成購買黃金及相關業務。周某紅只需在接到侯某通知后,把公司公章交給侯某完成簽單。到2020年5月,在侯某及背后團伙的組織介紹下,周某紅以該國企的名義,向上游數家企業簽訂合同大量采購黃金、電解銅,來取得黃金電解銅的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后通過虛構委托加工合同、出入庫單的方式,制造出黃金和電解銅已被加工成為“合金電解銅”的假象。最后,在無真實業務、交易的情況下,為十幾家下游企業虛開品名為“合金電解銅”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42億余元,其中稅額5億余元。其間,周某紅收受了共計27萬余元的“好處費”。

              經手了總價數十億元的虛假合同后,周某紅害怕卷入更多禍端,遂從公司辭職。但該公司的法律顧問謝某如法炮制,并由中間人周某聯絡下重啟“合金電解銅”業務。經審計,謝某以該公司的名義在無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10億余元。

              2020年6月,閔行區經偵支隊結合稅務異常數據和樓宇排查后發現,位于本區的某國企主營業務由糧食購銷新增為銷售“電解銅”“合金電解銅”等金屬產品,且購銷、委托加工業務均在外地,真實性無法核實,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嫌疑。閔行公安分局對該公司立案偵查,由此案發。經調查,被告人周某紅、謝某、周某3人打著“加工黃金”旗號,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向上游黃金企業收購黃金約17噸,采用票貨分離的方式取得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偽造黃金、電解銅被加工成“合金電解銅”“合金銅”“銅合金”的假象,向廣東、浙江、河北、遼寧等地的17家下游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52億余元,稅額6億余元。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