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元旦落地 地方中小銀行將受益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2-01-02 19:59:06

              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元旦落地,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1月1日,人民銀行下發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

              央行稱,將充分發揮好持續轉換的市場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引導地方法人銀行自主決策、自擔風險擴大包括信用貸款在內的普惠小微貸款投放,積極挖掘新的融資需求,加大對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持續推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降價、擴面,助力穩企業保就業,促進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內嵌激勵機制

              在市場看來,兩項直達工具的接續轉換是對此前政策的延續和升級。

              具體來看,一是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金融機構與企業按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貸款還本付息。從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銀行按照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資金,按季操作,鼓勵持續增加普惠小微貸款。

              二是從2022年起,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并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原來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可以滾動使用,必要時可再進一步增加再貸款額度。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可向人民銀行申請支農支小再貸款優惠資金支持。

              舉例來看,某一時期內,假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有100億元即將到期,若銀行繼續延期還本,此時余額并未發生變化,不能獲得激勵。若在原有貸款基礎上,銀行新發放100億元普惠小微貸款,則余額增量為100億,能夠獲得1億元激勵資金。

              “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的目標,不僅是延期還本,更是激勵地方法人銀行多放貸?!惫獯笞C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兩項直達工具的接續轉換使原有政策無縫銜接,有助于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信貸規模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從而實現穩增長的目的。

              日前,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直達工具的實施將繼續堅持市場化原則,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銀行和企業自主決策,更加市場化。二是體現正向激勵引導。工具中內嵌了激勵機制,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三是堅持穩健原則。在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的同時,鼓勵穩健經營,防范風險。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微市場主體量多面廣,是經濟活力的表現,也是帶動就業的主力軍??紤]到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和小微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力度,有利于穩企業保就業,有利于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此前兩項直達工具已延期兩次,此次人民銀行采用市場化方式對兩項直達工具進行接續轉換,有助于在保持和鞏固對市場主體支持力度的同時,用更可持續的方式繼續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工作。

              地方中小銀行將受益

              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內嵌了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降價、擴面。

              據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是工具支持的機構范圍為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銀行。包括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和民營銀行(含互聯網銀行)等六類。

              此外,按照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資金。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資金,資金金額按照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季度環比增量(即本季度末比上季度末增量)的1%確定。資金按季審核發放,當季余額增量為負的,后續季度補足后再計算增量,推動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持續增長。按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進行激勵,既有利于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市場化持續支持原客戶信貸需求,也有利于促進地方法人銀行挖掘新客戶普惠小微貸款。

              另外,堅持穩健原則。相關貸款的信用風險仍由金融機構承擔,以防范道德風險。鼓勵經營穩健、有潛力的地方法人銀行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王一峰指出,對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2020年至今,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均值大體維持在20%左右,假定這一增速繼續保持不變,至2023年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11.9萬億元,較2022年年初的余額增量約3萬億左右,其中2022年余額增量為1.77萬億。據此,地方法人銀行將獲得的激勵資金約為302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半年末,我國共有4400家機構參與央行評級,其中1-5級機構數量為2169家,占比49.3%。而目前,我國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數量在3900家左右,評級結果分布為2-10級,占全部金融機構比重為88.6%。

              “假定處于2-5級的比例也為49.3%,則符合申請條件的地方法人機構數量為1900家左右?!蓖跻环孱A計。

              王一峰認為,總體來看,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工具,對地方法人銀行營收改善幅度為1-2%,體現了政策的普惠性,具有一定的激勵效應。兩項工具的推出,主要效果是為銀行投放普惠小微貸款提供一定“貼息”,在“增量、擴面”方面,MPA考核、銀保監會“兩增兩控”等機制實際上已經發揮了較強作用。從A股上市銀行角度來看,地方中小銀行將受益于該工具的政策紅利。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