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烏克蘭局勢吃緊 如何挑動全球能源神經?

              來源:國泰君安 時間:2022-01-17 13:59:44

              1、本周聚焦:烏克蘭局勢推演與全球能源價格走勢

              2021年底,美國政府指責俄羅斯在俄烏邊境集結軍隊,俄羅斯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立格局不斷升溫,烏克蘭作為地緣政治的核心地帶,成為角逐的焦點。2022年1月10日至13日,俄羅斯分別與美國、北約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就烏克蘭局勢開展了3次對話,然而并未取得明顯成效。俄羅斯作為重要能源出口國,其地緣政治升溫,對全球能源價格產生顯著影響。下一步烏克蘭局勢如何發展,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領域關心的重要問題,尤其是對國際能源價格走勢產生重大影響。

              1.1 烏克蘭局勢的起因

              烏克蘭局勢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本質是俄羅斯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略利益之爭。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是歐盟與獨聯體國家,尤其是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交叉點,可以認為其是俄羅斯“戰略收縮的底線”和北約“戰略擴張的前沿”。1991年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獨立,長期在西方國家和俄羅斯之間搖擺平衡,期間受“顏色革命”影響,將前蘇聯時期留下的軍事、工業等設施銷毀賤賣,以獲得西方援助,親西方派逐漸掌權。直到2014年3月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烏克蘭開始全面轉向親西方,積極尋求加入北約和歐盟。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后,也在尋找中亞地區的軍事戰略基地,烏克蘭是其重點考慮對象,但是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面臨兩方面的掣肘,一是烏克蘭內部存在分歧,國內俄羅斯族不滿“脫俄入歐”,除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外,東部兩個州(頓巴斯地區)則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成立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共和國;二是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將直接挑戰俄羅斯底線,極有可能引發俄羅斯動用軍事行動和其他過激行為。

              俄羅斯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兩個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2022年1月10日至13日,俄羅斯分別與美國、北約和歐安組織,在日內瓦、布魯塞爾和維也納就烏克蘭局勢舉行會談,但未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是在兩方面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一是北約停止在俄邊境地區的戰略東擴,不能接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加入;二是北約不在俄羅斯與北約邊境地區部署進攻性戰略武器。從俄羅斯的戰略利益上考慮,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將直接挑戰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和歐亞聯盟的利益,既包括安全利益,也包括經濟利益。因而談判雙方短期內很難達成一致,烏克蘭局勢的走向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1.2 烏克蘭局勢的下一步發展方向

              從理性博弈的角度來說,烏克蘭局勢下一步大概率進入長期僵持的戰略穩定狀態。俄羅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談判的重點是雙方均希望削弱對方在烏克蘭的軍事部署和影響力,但是目前談判陷入持續僵化,預計未來較長期內相應問題無法有效解決。一方面烏克蘭涉及雙方戰略核心利益,雙方均不可能退讓,俄羅斯大概率在頓巴斯地區進行持續援助,助力其俄羅斯化,以增強在烏克蘭的控制力,以及阻礙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北約短期內接受烏克蘭的可能性不大,對于烏克蘭的政策框架將始終納入對于俄羅斯的政策框架之中,因而也幾乎不可能承諾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另一方面,雙方對于爆發直接正面沖突非常謹慎,拜登政府強調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代價和后果遠超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時的情況,俄羅斯在談判中也重申普京“不會入侵烏克蘭”的承諾,同時由于疫后經濟的陸續復蘇,歐盟等需要來自于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歐盟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于俄羅斯,俄羅斯也需要進一步依靠石油、天然氣等出口支撐經濟,比如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2021年底運營,每年可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也決定了爆發直接沖突的可能性很小,雙方沒有必要陷入很差的“納什均衡”中。后續俄德法烏“諾曼底”四方會談機制和俄烏與歐安組織的三方聯絡小組繼續發揮作用,加強歐盟與俄羅斯的對話,防止美國過激行為帶來俄歐兩敗俱傷的結果。

              但仍有一定可能性爆發局部戰爭沖突。從兩方面線索可看出有爆發局部戰爭沖突的可能,一是俄羅斯1994年和1999年在車臣的戰爭,以及2014年在克里米亞的出兵,均顯示了其對談判的容忍度有限,2022年1月在哈薩克斯坦遭遇內亂時,俄羅斯亦出兵協助,平息內亂,防止“顏色革命”,顯示了其在核心利益上的堅定態度,向美歐等西方國家釋放了強硬的信號,并且俄羅斯可能已有往東調動駐軍的跡象;二是美國政府與幾家國際能源公司舉行了會談,討論了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可能的沖突所致俄羅斯天然氣斷供情況下,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應急計劃,開始準備極端沖突下的后備措施,并且列舉了對于國家、高官和銀行等全面制裁措施。但是整體看來,爆發極端沖突的可能性較小,俄羅斯對歐盟的能源出口暫時不可替代,歐盟在美俄的談判中能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1.3 俄羅斯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俄羅斯經濟增長中對于出口的依賴度較高,尤其是能源產品的出口。俄羅斯的經濟動力結構中對于出口的依賴度較高,2000年時出口/GDP達到44%,其后逐漸下降,但到2020年仍然可達26%,同期美國為10%、中國為18%。在俄羅斯的出口中,能源類出口占比尤高,以“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分項來看,其在出口總額中的占比最高時達到62%(2013年),2020年其在出口總額中的占比為40%,在俄羅斯GDP的總占比為10%。從2000年至今,俄羅斯能源出口金額經歷了先上后下的趨勢,頂峰是在2013年,這與國際能源價格的波動有較大關系,能源價格對俄羅斯出口和GDP的影響較大。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在全球能源供給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出口到歐盟等地。根據中國貿易報數據,全球石油出口位居前三位的分別為沙特、俄羅斯和伊拉克,俄羅斯位居第二。俄羅斯2020年全年出口原油694億美元,原油出口主要去向為非獨聯體國家,尤其以歐盟等地為主。

              1.4 烏克蘭局勢演變對全球能源價格的影響

              烏克蘭局勢的演變已經對全球能源價格形成一定沖擊,后續依據形勢可能形成進一步沖擊。2021年初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基本處于上升態勢,11月奧密克戎病毒的影響對能源價格形成沖擊,但是隨后在12月中下旬又開啟上行趨勢,而且上行速度較快。我們認為這主要受到幾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奧密克戎病毒病癥較輕,多數國家繼續放開管制,生產恢復有序進行,對能源的需求持續上升;二是當前經合組織國家石油庫存水平較低,OPEC+雖在2022年1月4日的會議上作出增產決定,但由于檢修、油田關閉等因素,實際生產能力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產量目標;三是地緣政治影響,烏克蘭局勢升溫,對能源價格有一定的沖擊,2021年就因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減少,助推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從1月的26歐元/兆瓦,到9月份突破創歷史的100歐元/兆瓦,當前烏克蘭局勢的進一步角逐,也在持續影響能源價格。如果后續烏克蘭局勢繼續升溫,美歐對俄羅斯采取制裁措施,俄羅斯減少或中斷對歐出口,則能源供給短期內面臨較大沖擊,需警惕短期內價格快速上升的風險。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